摘要:在文章的開頭介紹了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概述,然后通過對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原則做了初步的分析,最后詳細的探討了地質找礦技術的常用方法及創新研究。
關鍵詞:地質找礦;問題探析;對策建議
一、前言
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與方法的創新影響了找礦工程的方方面面,它為人類提供了省時省力的新方法與新手段,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實現,其效率之高給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二、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概述
在專業領域之內,地質勘察等一系列的工作工過程被稱之為地質勘察,可以將其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階段,廣義的說,地質勘察工作又叫做地質工作,主要是以我國經濟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為基礎,對一些特殊區域內的礦產、巖石、地下水、地貌、巖石和底層構造等重點地標進行勘探,例如以查明鐵路、橋梁、水庫以及壩址等工程區的地質條件作為主要勘查目的的地質勘查工作;以開發與尋找地下水作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質勘查;以評價與尋找礦場為目的的礦產地質勘查。地質勘查還包括地熱調查、地震地質調查、環境地質調查、海洋地質調查以及地熱田勘探等等。地震勘察的實際工作內容主要是把地質觀察研究結果作為整個勘測工作的基礎,同時參照不同類型的具體要求,以最少的工作量和最短的工作時間,獲得較好較多的地質成果,選擇必要例如采樣測試地質遙感、坑探、鉆探、地球化學探礦、測繪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等技術方法或手段,施工過程以及這些手段和方法的使用,可以將其歸納在狹義的定域里,一般在現實工作過程中,把地質勘察工作劃分成五個層次為:開發勘探、勘探、詳查以及區域地質調查和普查等。
三、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原則
1、布局合理原則
布局合理是地質找礦勘查技術應用的基礎,在布局中應該充分遵循規律,尊重客觀實際,特別要針對地質資源和礦產資源的分布特點,形成對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和技術應用的合理布局。當前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應用應該與社會發展、經濟布局、城鎮化建設、人口分布等各方面特點組合在一起,真正形成地質找礦勘查技術應用的合理布局,引導地質找礦勘查工作向更為合理、有序的方向發展。
2、適度超前原則
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應用既要做到統籌兼顧,又要做到適度超前,地質找礦勘查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無論是公益性地質找礦勘查還是商業性地質找礦勘查都需要為未來留有足夠的空間和范圍,對地質找礦勘查工作起到長期指導的價值和目標。
3、合作原則
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運用有兩種趨勢:第一,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與其他技術融合的趨勢,這需要我們在立足于地質找礦勘查工作的基礎上,積極融入其他專業或學科的技術,以計算機、網絡、自動控制為輔助,加速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與現代其他科技的融合和合作。第二,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與國際市場同類技術的融合,在地質找礦勘查工作中應該與國際先進技術展開合作和競爭,使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得到新的發展。
4、創新原則
在地質勘察工作中,落實科技發展等要求,主要探討重大的地質理論及其相關問題,加快地質勘察工作,保持和現代化步調一致,將原有的地質區位優勢逐漸轉變成科技創新優勢,大力推進地質勘察技術發展與成礦理論,同時推動勘察和科研兩者的有機結合,完善整個地質活動的科技創新體系。
5、技術方法的選擇
新技術、新方法的共同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儀器分析水平要求很高,儀器設備投入大;測量的元素活動性大,不穩定性高,增加對礦體的判斷難度;信息微、弱,有些數據達億分之幾至百億分之幾;所測量的主要是來自深部地質體的信息;探測有效深度大,可達數百米至數千米。由上述分析,勘查者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合適的技術。
四、地質找礦技術的常用方法及創新研究
1、地質找礦的常用方法
地質找礦在我國的發展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也形成了一些適用于我國的地質找礦的常用方法,例如地質填圖法、重砂找礦法等,這些方法是基礎的找礦方法,基于這些找礦方法,我們得到了很多關于我國地質礦物的信息,這為整體把握我國境內地質礦產的分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里著重介紹一下同位成礦理論,這個理論也是我們常用的找礦方法,沿用至今,成功的發現多處重要礦產,為我國地質找礦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個理論認為,重要的、巨型的成礦區的形成,以及規模大的礦床都具有同位成礦的基本特征。基于這個理論的分析可知,有色金屬礦產,大部分都會集中在重要成礦區帶和礦床、礦體中,成礦的巖脈會有相應的演化及更新的特點,這些特點都可以闡明自然總體的不平衡和局部平衡這一對立而又統一的關系和狀態,這些都從理論上支撐著同位成礦理論,而基于此理論,一些重要的礦產相繼被發現,進一步驗證了該理論的可行性。
2、技術研究及創新
首先對于區域地質進行分析和研究,通過對于工作區域的地質環境進行分析,比如地殼的變動,可以明確各個時期相關地質的的實際環境和地質事件,再利用詳細的資料來研究地質構造和成礦的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掌握其發展規律,有助于更好的進行地質找礦部署。其次前期積累的找礦信息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找礦基礎,要整體把握,重點分析礦化信息。信息就是源頭,信息就是方向,這對于地質找礦來說也是相當適用的,通過對之前信息的分析整理,我們可以大致了解礦物的分布、空間特點、分帶規律等。這對于進行主要礦產的尋找,共生或者相關礦產地域分布的確定以及礦產分布的特征和礦物的類型界定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然后,沿著有利于成礦區帶找礦,能夠提高找礦的效率和質量。通過對于地質構造和地殼變動的研究,可以找到成礦和地質構造之前的一些關系,可以發現管制礦田礦床分布的次級斷裂的那些發展特點。所以沿著不同級次和成礦的關系,再對比相關的地質條件,這樣對于找礦的效率有著大幅度的提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地質找礦勘查有了新的進展,一些新的方法不斷被應用,根據礦藏的條件及開采目的等綜合考慮,與現代化的技術和方法相結合,建立了“地、物、化三場異常相互約束”的研究方法,同時結合GPS感應及定位系統,對礦物分布及礦物特征信息進行采集和使用。下面就其中的使用的遙感技術進行分析介紹:在我國,所謂的遙感地質,就是在比例1:50000的礦調設計圖編制,礦物檢查,地質填圖等和室內綜合研究相結合,工作核心就是建立區域構造格、解譯地質地圖并鎖定成礦及巖體,能夠在RTM影像中清楚分辨。通過這個技術,我們不僅可以有效的找到礦物,而且還可以進行區域內礦產的綜合潛力做出預測。這些新技術的運行,對于我國地質找礦勘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綜合應用聯合解釋找礦方法
應改變由地表到深部的傳統找礦思路,并從綜合應用、聯合解釋這一創新角度出發,即從巖石物理性質差異的角度認識深部地質結構和成礦規律,同時充分發揮高技術優勢,應用精密地球物理儀器測量,這樣獲取的數據就比較準確,同時適當校正數據、圖表,輸出高精度的資料圖譜。此外,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相關研究人員應緊密合作,從而達到高水平的解釋效果。
4、對地質找礦工作加強宏觀調控并加大財政投入
一方面,對于社會稀缺的重要礦產資源不能僅僅依靠市場的調節作用,同時國家還要加強宏觀調控。這是因為個體企業在進行地質找礦工作時,更加注重的是怎樣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不是如何實現礦產資源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容易偏離地質找礦工作的最終目的。另一方面,雖然當前在地質找礦工作中社會資金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但是在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的同時,要盡可能地在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使社會資金參與到地質找礦的工作中,從而彌補政府財政資金投入的不足。
5、堅持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的方針
這里所說的兩個市場指的是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而兩種資源指的是國內資源和國外資源,具體來說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國家要加大對礦產資源的勘查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國礦產資源的儲備量。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要處理好礦產資源儲備和急需利用之間的關系,不然會造成由于礦產資源開采過多而危害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可持續發展。
要開拓礦產資源的多元進口渠道,并建立境外供礦基地,同時還要積極參與到其他國家的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中,最大限度地緩解我國礦產資源供需之間的矛盾。
6、對礦業權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首先,對能源資源的礦業權要加強控制,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鈾礦等重要的能源礦業權要由國家統一控制,確保國家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這是因為一旦私人企業過多地控制這些重要能源礦產的開采時,就很容易控制其價格,從而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其次,要嚴格控制暴利型的礦權,比如金礦。這類礦產資源的探礦權和采礦權要由國家來控制,從而大大增加國家稅收,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此外,要對一般礦產資源的礦權放開政策,既能有效利用社會資金,又不會擔心其價格受到控制。
7、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地質找礦隊伍
對于企業來說,很難較好地完成地質找礦工作,因此就必須要打造一支專業化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找礦隊伍,并且要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從而實現地質找礦工作的新突破。具體來說就是要積極培養找礦技術人員,充實地質找礦隊伍;并加大對現有找礦技術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為我國實現地質找礦工作的突破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五、結束語
在現階段,要想以高效率的工作,就必需以技術利用為重點,以提供方便和效率為突破口,全面推動地質找礦勘查技術的應用,從而推進找礦工程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賈繼善.地勘工作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
[2]龔強.切實加強地質勘查工作為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貢獻[J]黑龍江史志,2007
[3]許冬梅.關于進一步推進地質勘查工作的思考[J].甘肅科技,2009
[4]范德昌.淺談同位成礦及找礦技術.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18期.
[5]易宗旺,雷東軍.淺談地質找礦勘查技術原則與方法創新[J].工業技術,2011.
[6]蔡毅,張仲輝,齊占良.淺議地質勘查技術的原則與方法[J].科學資訊,2013.
[7]穆世坤.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的研究[J].山西科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