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于3月26日—29日在海南博鰲召開。作為我國周邊外交、多邊外交的重要平臺——博鰲亞洲論壇已經成為海南的特色品牌,這樣一個共商經濟、社會、環境及其他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臺,使海南經常成為中國和世界的焦點,提升了海南的名氣,匯聚了海南的人氣。
海南地處祖國最南端,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基地和向南開放的前沿陣地,尤其是當前中央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目的之一是“通過擴大同東盟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而海南作為我國距離東南亞最近的省份,也是與海上絲綢之路各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獨特的僑務資源優勢。海南省將如何利用其獨特的資源發展自身?海南省省長劉賜貴給出了回答。
發揮三大優勢打造\"海上絲路\"戰略支點
3月26日上午,海南省省長劉賜貴在海南省瓊海市調研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時強調,要充分發揮海南擁有的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加快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重點項目建設,致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和重要戰略支點,為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做出海南應有的貢獻。
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等項目現場,劉賜貴詳細了解博鰲樂城先行區、博鰲機場等項目建設進展情況,要求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全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劉賜貴表示,博鰲亞洲論壇作為落戶海南、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高端對話平臺,在推進區域合作、“一帶一路”建設和海南對外開放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們要圍繞服務國家總體外交戰略和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目標,更好地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劉賜貴說,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是中央給予海南的又一重大政策,量身定做了包括允許境外資本設立醫療機構、降低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門檻、放寬境外醫師執業時間等9項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海南的關心支持。劉賜貴要求,醫療旅游先行區要服從全海南省“多規合一”的要求,一次性規劃,分步實施,穩扎穩打。項目征地要量入而出,用多少征多少;安置要從便于群眾就業、生活出發來統籌考慮,安置點建設要注重和景觀融為一體,與旅游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基礎設施建設要注重長遠,特別是道路、地下管網、醫療垃圾和污水處理等設施,要超前規劃。“一定要堅持生態環保理念,維護好當地的生態特色,扎扎實實按照世界高端水準把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這20多平方公里打造好”。
劉賜貴指出,由于特殊的歷史、區位、政策、交通、外交、人文優勢,海南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有條件為國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先試,成為我國對外開放戰略中的“試驗田”。我們要充分發揮海南生態環境、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把海南建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海上救援基地、首腦外交和公共外交基地、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南繁育種基地等基地和平臺。要加快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的建設發展,打造一批符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需要的戰略支點。美蘭、鳳凰兩大國際機場,加上已經開工的博鰲機場,以及環島高鐵、“田”字型高速公路,將構建起海南便捷的立體交通體系和更加開放的對外交流合作基地。以國際旅游島為總抓手,構建南海絲綢之路旅游經濟帶;以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及開發南海油氣資源為重點,加快海上資源開發、加工、物流和貿易合作;充分發揮熱帶高效農業優勢,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種子硅谷”。圍繞海洋強國建設,努力推動海南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
以保護生態為前提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當前全國多地都在爭搶趕乘“一帶一路”這列快車。海南扼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沖,擁有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區位、資源、人文以及開放政策等有利條件。正如國務委員楊潔篪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海南團審議時所寄望:海南要爭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路先鋒。海南擁有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形成巨大倒逼后的獨特優勢:一流的生態環境、獨具特色和競爭力的旅游業,能很好滿足人們對健康、有品質生活的需求。
3月23日,劉賜貴赴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開展考察調研,要求以生態環境的保護為前提,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堅守環保標準,不斷提升環保技術,落實節能減排要求,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海南生態立省和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作出洋浦應有的貢獻。
劉賜貴先后來到海南煉化、金海漿紙、華信洋浦石油儲備基地以及洋浦港小鏟灘碼頭,詳細了解企業建設運轉情況,認真聽取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劉賜貴叮囑他們一定要以高度的責任感盯緊每個生產環節、每個工藝流程,時刻緊繃環保、安全這兩根弦,確保企業管理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最好水準。他鼓勵石油儲備項目進一步拓展產業鏈,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建設國際能源交易平臺,吸納全球供應商。他要求洋浦港加快與海口港等港口資源的整合、優化步伐,做大做強物流產業。
在調研中,劉賜貴特別關心環保情況,仔細詢問企業環保設施運行和污染物處理的情況,對洋浦多家企業加大投入采取國際先進環保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給予充分肯定。他對企業負責人說,你們在海南扎根就是海南人,就有責任守護好這一片凈土,要自覺想盡辦法提升環保水平,最大限度節能減排,做有良知、負責任的企業,為洋浦今后的發展帶好頭。
在聽取了洋浦工委和管委會的匯報后,劉賜貴指出,洋浦是“海南特區中的特區”,寄托了中央的殷切期望,洋浦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對洋浦工作的指示精神,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建設自由貿易區重大戰略機遇,在“特”字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開放中謀發展,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推動發展邁上新的臺階,為全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
劉賜貴強調,生態立省是海南發展的前提,如果要在生態和效益之間做取舍,生態肯定是第一位的,這是海南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必然選擇。洋浦所有的項目建設,一定要符合生態環境指標的要求,環保不達標決不允許上馬。有關部門要對洋浦的生態環境實施最嚴格全天候的監測和執法,對監管失職的要堅決追責,并公開監測信息,接受社會監督。企業要自覺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改進污染物處理工藝流程,優化結構,不斷提升環保技術,盡最大努力把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落實好節能降耗的目標要求。
海南要在國家戰略中找準定位、搶抓機遇、勇于作為,尤其作為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要大力增強海洋意識,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義不容辭地扛起海洋強國的責任擔當,推動海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劉賜貴說,從海洋大國到海洋強國,是全國人民的共同期待。海南一定要發揮責任擔當,不辱使命。全省都要增強海洋意識,在國家海洋戰略規劃中找準定位,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發展海洋漁業、海洋油氣、海洋旅游等產業,充分利用好博鰲亞洲論壇平臺積極拓展周邊合作,加強南海保障救助基地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