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寧夏生態移民遷入區相比遷出區的土地利用類型多發生改變,致使部分農戶在遷出區使用的種植養殖技術在遷入區的農業生產中不再適用。采取問卷形式對130戶移民進行搬遷前后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年收入以及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的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土地類型由移民前的耕地、荒草地為主變更為移民后以耕地、蔬菜大棚、養殖用地為主,農戶土地收入的主要來源也由遷出區的耕地變為遷入區的養殖用地和蔬菜大棚種植;在移民前后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的普及率總體較低,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以及更新較慢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今后加大養殖技術、蔬菜大棚種植技術、水田及水澆地種植技術以及農田灌溉技術等方面的培訓是寧夏應對生態移民工程后民生改善問題的工作之一。
關鍵詞:寧夏;生態移民;土地利用;種植養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S3-33;F30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2-06-02
《寧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規劃》提出,在遷入區通過土地整理充分挖掘水土資源,發展設施農業和特色種植業,引導移民走高效節水的農業路,扶持移民發展畜禽養殖,積極推進設施養殖業[1]。由此表明遷入地的土地利用類型及其利用方式相比遷出區是由原來的粗放式向精細化經營種植發展,必然導致搬遷后部分農戶在遷出區使用的種植養殖技術在遷入地不再適用。因此在調查搬遷前后土地類型變更情況的基礎上,配合調查農戶是否接受過種植養殖技術培訓以及培訓內容和效果,是開展下一步相關農技培訓工作的依據。
1 調查方法
問卷的調查方式是調查員入戶進行半結構性訪談,對調查員進行前期調查內容和訪談方法的培訓后,在調查員家庭所在的移民區,以及在校內對象為移民戶的寧夏大學學生分別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共完成有效問卷130份,調查問卷內容包含移民戶的基本信息、移民戶搬遷前后土地類型、面積、使用情況、土地年收入、移民戶搬遷前后接受種植養殖技術的培訓情況及其滿意度等幾個方面。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地利用變更導致土地收入結構的變化 生態移民后,農戶有使用權且可產生經濟效益的土地面積減幅達95%,且土地類型由移民前以耕地、荒草地為主變更為以耕地、蔬菜大棚、養殖用地為主。耕地中水田及水澆地的比例由移民前的3.8%上升至46%。
土地收入主要由土地面積和種植養殖技術2個因素控制。表1顯示受調查農戶在移民前后的土地收入變化情況。
在遷出地每戶家庭平均年收入為0.96萬元,在遷入地降為0.58萬元,降幅達到40%。搬遷前農戶土地年收入的主要來源為耕地和養殖用地,園地的果品和林地的林副產品基本用于自給自足,因此產生的經濟效益極少;移民后農戶土地收入主要來源于養殖用地,其次為耕地和蔬菜大棚。由此看出,生態移民后農戶土地收入結構因土地利用類型和面積的變更也在發生著變化。
2.2 生態移民前后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成效 針對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次數、內容及滿意度3方面進行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移民前僅有10%的農戶接受過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移民后22%的農戶接受過培訓,這表明相關培訓單位對搬遷后的移民戶有一定的政策傾向。
在遷出地調查對象接受過的培訓內容:經果林種植技術、溫棚種植技術、養殖技術、農機培訓共4種,缺失大田種植技術,而遷出地的耕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3%,其中耕地中96%又為旱地,因此旱作農業種植管理技術培訓的缺失是問題之一。在遷入地,所有5類培訓內容均有涉及,其中以溫棚種植技術的培訓范圍最廣,經果林和大田種植技術培訓范圍較小。
在遷出地接受過培訓的農戶,僅有15%對培訓效果非常滿意,69%的農戶認為效果一般,還有16%的農戶不滿意;在遷入地非常滿意培訓內容的農戶增加到75%,只有11%的認為一般,14%的不滿意。滿意的原因主要有:使用培訓所教的技術后,在肥料等方面節省開支,提高產量,防治病蟲害,最終的結果是收入增加。不滿意的原因則主要歸納為:年齡大或忙于打工,造成學習效果不好;內容針對性不強,與農戶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匹配;缺乏可操作性,如缺水地區進行灌溉技術培訓;培訓內容更新速度慢等。在滿意度調查分析中,有農戶提到通過培訓認識到科學種植的重要性,這應是培訓的重要成效之一,只有農戶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提升與培訓機構的積極交流,從而達到農技培訓的最佳效果。
3 研究結論與政策性建議
寧夏十二五期間政府對移民的農業生產引導,由遷出地的廣種薄收式傳統農業經營模式,轉向現代化精細化的設施農業和養殖業[1-2]。本次調查結果說明對遷出遷入地農戶的設施農業技術培訓還不能滿足所有農戶的農業生產需求,尤其是對移民前后土地利用類型完全改變的農戶。而在安置區水田、水澆地、養殖用地和蔬菜大棚的面積比例顯著增加,成為農戶土地收入中的最重要的土地類型,因此建議農業培訓機構在安置區加大主要土地類型的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力度,并能按照針對不同文化程度的農戶采取不同的培訓措施,并根據每年農戶的實際種植養殖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幫助農戶解決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寧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規劃[EB/OL].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2011-10-08.
[2]楊月菊.寧夏中南部生態移民遷入地土地整治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3.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