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分析了當前蔬菜病蟲害的發展態勢、發生特點,概述了蔬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并介紹了一些常見蔬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為蔬菜生產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2-75-03
1 當前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1.1 病害 (1)土傳積年流行病害逐年加重。如:自根栽培的黃瓜、西瓜、甜瓜、茄子等枯黃萎病,發展較快,甚至形成毀滅性病害,而黃瓜、番茄、草莓根結線蟲病有上升趨勢;(2)生理病害普遍發生。由于營養失衡原因造成的最多,約占63.2%,其次是由于溫度控制不適當;(3)多種病害混合發生態勢呈上升趨勢。低溫高濕病害與高溫高濕病害同時危害,如灰霉病、菌核病(低溫高濕)經常與黃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茄子黃萎病(高溫高濕)病害也同時發生;(4)細菌性病害呈上升態勢。黃瓜角斑病、茄果類青枯病、生菜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普遍發生,并逐年加重。在設施蔬菜生產中,經常出現細菌性病害與真菌性病害混合發生,防治難度大。
1.2 蟲害 (1)主要害蟲危害加重。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蚜蟲、薊馬、粉虱、螨蟲等主要害蟲,隨著氣候逐年變暖、栽培方式的改變(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等栽培),給害蟲提供了越冬越夏的場所和充足的食料,促成害蟲基數增加,發生世代增多,發生期提早;(2)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如:跳甲、根蛆類害蟲(韭蛆、蒜蛆)、盲蝽、小地老虎等;(3)外來入侵害蟲危害日趨加重。如:外來入侵的煙粉虱、粉虱等。
2 設施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
設施栽培具有溫濕度高、溫差大、氣流移動緩慢、光照度低等特點,這樣的半封閉式人為生態條件,使得許多害蟲如菜蛾、葉螨、粉虱等在冬天仍然可以正常發育與繁殖。而且由于蔬菜種類及品種復雜,復種指數高,茬口方式多變,導致病蟲害種類繁多,發生周期長,暴發頻率高,這已成為大棚溫室等保護地蔬菜生產的嚴重障礙。目前,設施蔬菜病蟲害總體呈現上升態勢,隨著設施蔬菜面積逐年擴大,種植效益逐步提高,諸如雨水沖刷等自然控制因子,難以對設施生態環境產生作用,從而導致設施蔬菜病蟲害發生日益嚴重,危害很大。
3 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3.1 農業防治
3.1.1 選用抗病、抗蟲品種 例如,以下幾種常見蔬菜品種可選用:黃瓜:津研7號等較抗枯萎病,津研4號、6號較抗白粉病;番茄:西粉3號等高抗花葉病毒病;青椒:甜椒1號、中椒2號等對病毒病有一定抗性;大白菜:青雜3號等對主要病害都有較強抗性。
3.1.2 輪作控病 對枯萎病、黃萎病、根腐病、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推廣水旱輪作控病技術,對霜霉病、灰霉病、輪紋病、白粉病等也有較好的控制效果。
3.1.3 清潔田園 清除作物的各種殘余物,如遺株(茬)、枯枝、落葉、落果、蛹卵、病菌等。
3.1.4 耕曬土地 充分深耕翻土、風化曬垡。
3.1.5 消毒處理 如:種子消毒、溫湯浸種、苗床消毒、棚室消毒、肥料消毒。
3.1.6 培育無病蟲壯苗 在改進育苗技術的同時,做好移栽前苗期病蟲防治。
3.1.7 加強水肥管理 保持氮、磷、鉀肥適當比例,增施腐熟有機肥。
3.1.8 換根嫁接技術 在黃瓜、西瓜、甜瓜枯萎病、茄子黃萎病重發區,推廣抗病砧木及嫁接技術,達到控病增產的目的。
3.1.9 生態調控 如采取改良土壤、深耕細作、合理密植、地面覆蓋、深溝高畦、微灌或暗灌以及通風降濕、高溫悶棚等措施,可以減輕病蟲害發生。
3.2 生物防治
3.2.1 生物農藥 應用多殺菌素、短穩桿菌、乙基多殺菌素、蘇云金桿菌、斜紋夜蛾多角體病毒、甜菜夜蛾多角體病毒、印楝素、苦參堿、甜核·蘇云金等生物農藥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薊馬、斜紋夜蛾、甜菜夜蛾、二十八星瓢蟲等,示范推廣應用枯草芽孢桿菌防治甜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
3.2.2 利用高效生物制劑防治病害 利用木霉菌“特立克”、武夷菌素、多抗霉素防治灰霉病、菌核病;農抗120防治白粉病、葉霉病、炭疽病、枯萎病、黃萎病;多效霉素、多抗霉素防治霜霉病、晚疫病;農用鏈霉素、新植霉素防治細菌性病害;阿維菌素防治根結線蟲等。
3.2.3 性誘劑誘殺 性誘殺技術主要用于葉菜類鱗翅目害蟲如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甘藍夜蛾、小菜蛾等,通過誘殺大量雄成蟲,控制子代種群數量。性迷向技術主要用于防治小菜蛾、實心蟲等。
3.3 物理防治
3.3.1 燈光誘殺 使用頻振式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殺蟲種類廣,可誘殺多種葉菜蔬菜害蟲,如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銀紋夜蛾、煙青蟲、黃條跳甲,螻蛄等。
3.3.2 防蟲網 采用上部覆蓋薄膜避雨、周圍覆蓋防蟲網通風防蟲。主要采用:大棚覆蓋,多用于小白菜、甘藍等葉菜類蔬菜的生長及夏秋季蔬菜育苗;大型平棚覆蓋,用于大規模葉菜生產技術。
3.3.3 色板誘殺 使用黃板等誘殺害蟲;使用銀灰膜或銀灰拉網、掛條驅避害蟲。用于蚜蟲(黃色趨性)、白粉虱(黃色趨性)、潛葉蠅(黃色趨性)、黃條跳甲(黃色趨性)、薊馬(白色趨性)、棕櫚薊馬(藍色趨性)等趨色的微小害蟲的誘殺。
3.4 蔬菜常見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蔬菜害蟲防治應首選生物農藥,其次可選擇低毒高效的選擇性農藥,但重復多年使用一種農藥容易產生抗性。害蟲抗性問題往往可通過混合使用和輪換使用克服,并且要注意改變施用技術,如:能挑治不普治,能兼治不單治,改噴霧方法為毒餌、毒土、拌種、潑澆、穴施等方法,可以有效保護菜田天敵,同時協調化防和生防矛盾,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的目的。另外,嚴格按害蟲的防治適期和防治指標用藥,注意采收的安全間隔期及根據害蟲的為害習性用藥等,這樣可解決蔬菜農藥殘毒問題,也是提高蔬菜用藥技術的重要途徑。
3.4.1 菜青蟲、小菜蛾 防治方法:菊酯類2 000~3 000倍,蟲酰肼(促脫皮)、氟鈴脲(抑脫皮)、抑太保1 000~1500倍,25%滅幼脲等500~1 000倍,1.8%蟲螨克乳油2500~3 000倍液。小菜蛾常年猖獗,抗藥性發展極快,應注意不同藥劑的交替輪換使用。
3.4.2 蚜蟲 用菊酯類農藥2 000~3 000倍液防治,噴灑時應將藥液盡可能噴射到瓜蚜體上。抗蚜威對菜蚜(甘藍蚜、桃蚜、蘿卜蚜等)具有特效,但對瓜蚜效果差。保護地可選用20%滅蚜煙霧劑400~500g/667m2,分散放4~5堆,用暗火點燃,冒煙后密閉3h。
3.4.3 甜椒螨蟲 (1)噴灑藥劑應選擇早晚進行,高溫時段用藥,蟲體活躍,防治效果差;(2)選擇不同殺蟲機理的藥劑,輪換使用。選擇的藥劑如阿維菌素、溴螨酯、螺螨酯、愛卡螨等;(3)及時清除大棚內和棚周圍的雜草,清除掉害蟲的隱匿場所。
3.4.4 夜蛾 在低齡幼蟲鉆入葉球前施藥,可采用5%菜拂(氟鈴脲)EC1 500倍,40%蟲辛EC、滅殺斃、40%氰戊菊酯乳油、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1 000倍液,或5%銳勁特懸浮劑等噴霧。
3.4.5 潛葉蠅 在始見幼蟲潛蛀時,第一次用藥,頭2次連續噴,以后可隔7~10d再噴一次,共防治2~3次,注意交替使用藥劑。藥劑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3 000 倍液,52.5%農地樂乳油1 000倍液,40%二嗪農乳油1 500倍液,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4 000~6 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等。在成蟲發生高峰期,及時用滅蠅靈等熏殺,減少田間落卵量,每hm2用熏煙劑大棚3kg、露地4.5kg,連續熏殺2~3次。
3.4.6 煙粉虱 抓好冬春季煙粉虱防治是控制全年煙粉虱發生的關鍵。重點抓好50目防蟲網育苗、大棚通風口防蟲網阻隔、無蟲苗移栽、摘除下部老葉、棚內黃板誘殺、苦參堿等生物農藥使用、麗蚜小蜂、漿角蚜小蜂天敵使用、揭膜前吡蚜酮、噻嗪酮、噻蟲嗪、阿克泰、啶蟲脒、吡蟲啉等高效低毒化學農藥使用。
3.4.7 蝸牛 (1)控減基數:種植前徹底清除田間及鄰近雜草,耕翻曬地暴裂其卵,徹底清理蝸牛棲息場所。改善菜田生態環境,通風排濕,增加光照,控制澆水等;(2)物理隔離:菜田周邊開隔離溝或撒生石灰或干細沙阻止蝸牛進入菜田;(3)藥劑防治:于始盛期,選用2%滅旱螺毒餌0.4~0.5kg/667m2,或6%密達顆粒劑0.5~0.6kg/667m2,或8%滅蝸靈顆粒劑等,于晴天傍晚誘殺或撒施。
3.5 蔬菜常見病害綜合防治技術
3.5.1 猝倒病 (1)采用快速育苗或無土育苗法,看苗適時適量放風,忌大水,增光照,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2)苗期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液,提高抗病力。(3)床土消毒:每m2苗床可選用40%五氯硝基苯10g,加細土5kg拌勻,1/3藥土撒在畦面上,余下的2/3藥土播種后覆蓋,防病效果90%以上,殘效期月余。
3.5.2 立枯病 苗床管理同猝倒病,發病時可噴施5%井岡霉素水劑1 500倍液。猝倒病、立枯病混合發生時,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淋,視病情隔7d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
3.5.3 黃瓜霜霉病 (1)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栽培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的抗性,適時適量灌水,澆水量以土壤處于濕潤狀態為準;(3)藥劑防治方法: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的藥劑有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提倡藥劑之間輪換交替使用,噴霧時力求均勻周到,隔7d左右噴一次,連續防治3次左右。
3.5.4 蔬菜霜霉病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2)播種前可用種子重量0.3%的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拌種;(3)菜田深翻曬土,增施優質有機底肥,起高畦并整平畦面利于排水,及時中耕除草利于田間通風降濕;(4)發病初期,噴布58%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或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50倍防治。可每隔7~10d噴一次,連續2~3次,輪換交替使用。
3.5.5 西瓜綿腐病 (1)嚴格選擇營養土:選用無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用帶菌的老苗床土、菜園土或庭院土;(2)加強苗床管理:采用快速育苗,避免低溫、高溫的環境條件出現;(3)藥劑防治:出苗后、發病時,可用72%霜脲錳鋅800倍液進行噴霧,亦可用25%嘧菌酯1 200倍液噴霧,或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懸浮劑600倍防治。
3.5.6 芹菜軟腐病、根腐病 定植后發病前澆緩苗水時,用50%氯溴異氰尿酸或50%銅鈣多菌靈,每667m2用1 500~2 000g隨水澆灌;或用72%鏈霉素3 000倍液、2%春雷霉素1 000倍液、5%中生菌素1 500倍液,5~7d噴施一次,嚴重時隔3~5d噴施一次。
3.5.7 白菜病毒病 (1)選種抗病品種。普通白菜可選用葉色深綠、花青素含量多、葉片肥厚、葉肉組織細密,生長勢強的小白菜、油菜、青菜等普通白菜品種。(2)適期播種,躲過高溫及蚜蟲猖獗季節。蹲苗時間過長,妨礙白菜根系生長發育,易染病。(3)水分管理。為了防止地溫升高,連續澆水,地溫穩定,可防止病毒病的發生。(4)苗期防蚜至關重要,把傳毒蚜蟲消滅在毒源植物上,春季在十字花科蔬菜上早防。(5)發病初期開始噴灑 20%病毒 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 000倍液,83增抗劑100倍液,隔10d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
3.5.8 黃瓜細菌性角斑病 (1)選用耐病品種;(2)種子處理。用50℃溫水浸種20min,撈出晾干后催芽播種;(3)加強管理。加強栽培防病,生長期及時清除病葉、病瓜,收獲后清除病殘株;(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1 000萬單位農用鏈霉素1 000倍交替使用,每隔7~10d噴一次,連續噴3~4次。噴藥須仔細地噴到葉片正面和背面,可以提高防災效果。
3.5.9 番茄灰霉病 (1)保護地采用生態防治,加強通風和變溫管理。(2)發病初期適當節制澆水。澆水后防止結露。(3)及時摘除病果、葉、枝,集中處理,嚴防人為傳播。(4)關鍵期用藥:①第一次用藥在定植前用50%速克靈15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噴淋番茄苗,要求無病苗進棚;第二次在沾花時帶藥。做法是第一穗果開花時,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釋液中,加入0.1%的50%速克靈、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沾花或涂抹,使花器著藥;如遇連陰雨,氣溫低,可再防1~2次,間隔7~10d。②灰霉病始發期,施用特克多煙劑,每100m3用量50g(1片);或10%速克靈煙劑、45%百菌清煙劑。每次250g/667m2熏一夜,視病情注意與其他殺菌劑輪換交替使用。灰霉病菌易產生抗藥性。
3.5.10 芋頭疫病 (1)選用高產抗病品種,選留無病種芋做種;(2)輪作:實行1~2a水旱輪作,及時鏟除田間零星病株,病殘體集中收集處理;(3)加強管理: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注意增施磷、鉀肥;深溝高畦種植,注意田間排水,改善通風透氣條件;(4)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藥劑可用代森猛鋅、烯酰嗎啉、嘧菌酯、雙炔酰菌胺等噴霧,每隔5~7d防治一次,連續防治2~3次。注意輪換使用藥劑,以提高藥效。
致謝:江蘇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陳建軍教授、江蘇興化農技中心徐東旭站長等提供大量的寶貴資料,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張春梅,白和盛,蘇建坤,等.江蘇里下河地區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2,18.
[2]侯建文.江蘇省近幾年蔬菜害蟲的發生分析與防治對策[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2007,(23)2.
[3]江蘇省植保站.江蘇秋季蔬菜主要病蟲害偏重發生[J].農藥市場信息,2011,2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