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主要介紹了江淮分水嶺地區高產油菜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分區種植、選用適宜品種、培育壯苗、合理密植等。
關鍵詞:江淮分水嶺;油菜;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2-57-02
江淮分水嶺地區多旱易澇,比較適宜油菜種植,但要獲得高產,不僅要有優良品種,還需要研究與優質油菜品種相結合的高產保優栽培技術措施。實現油菜高產栽培的途徑是“壯苗、早發、高積累、多壯果”,即以壯苗為基礎,抓住冬前和春后薹花期2個干物質積累高峰期,以求得較高的生物學積累,然后使其合理轉化和分配,從而獲得較高的產量。本文現將江淮分水嶺地區優質油菜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集中連片,分區種植,減少混雜
根據田間試驗,低芥酸油菜小區種植1a后,芥酸含量上升5%,但在規模連片種植后芥酸含量只上升1%。因此,為了確保優良品質,一定要做到集中連片,分區種植。旱地種單、雙低油菜,一定要選擇2a以上沒有種過甘藍型油菜,3a以上沒有種過白菜型、芥菜型油菜的土地。同時,盡量不要混雜其他含芥酸、含流甙高的油菜品種,其它十字花科蔬菜也不能讓其開花和留種。
2 選用適宜品種,確保高產保證
優質油菜品種與否,是油菜品質改良工作成敗的關鍵。目前,優質油菜品種資源還不很充足,選育出的新品種(系)在某些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且對溫、光、濕度反應敏感,有些優質油菜品種還不能成為當地真正的當家品種,但只能在一定地域內反復使用。經試種證明,品種的選擇應根據當地的生態條件、耕作制度而定,目前在江淮分水嶺地區宜選用耐寒性較強的冬性或半冬性偏晚成熟品種。
3 適當早栽早播,培育壯苗
3.1 選擇合適的播栽期 播栽期的遲早,是影響單、雙低油菜產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播種期,其營養生長期變化大,生殖生長相對穩定。隨著播種期的推遲,積溫減少,營養生長期短,產量下降。適當早播,植株能利用早期高溫,迅速搭好健壯苗架,充分利用所施肥料而獲得高產;相反,遲播植株生長緩慢,即使采取高肥措施也難獲得高產。因此,單、雙低油菜應適當早播早栽,以充分發揮溫光條件,長根發葉,搭好豐產苗架。在江淮分水嶺地區宜選擇在9月8~15日播種,10月10~20日移栽,苗齡40d左右比較理想。因此,單、雙低油菜適宜的播栽期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以達到適播適栽、壯苗冬發的目的。
3.2 培育壯苗 培育壯苗首先要留足苗床,一般油菜大田與苗床的比例為(5~6)∶1,每667m2苗床播500g左右的種子。播種前床地要整細整平,施足基肥,做到足墑播種,出苗后間去叢生苗,3片真葉時定苗,留苗密度為136株/m2左右。天干時要澆水抗旱,并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當苗長到6~7片真葉時,即可移栽,移栽前要施好“起身肥”。一般應在10月中旬移栽,爭取10月下旬完成,最遲不超過11月上旬。
4 合理密植,協調群體和個體關系
油菜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是一項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優質油菜冬發性較弱,增加密度尤為重要。在江淮分水嶺地區,單、雙低油菜在肥力水平較高的土壤中栽培,播種較早的情況下,每667m2栽植8 000~10 000株為宜,反之地力較差,播種較遲時,每667m2栽植12 000株左右為宜。在確定其密度時,還必須根據品種特性以及土壤肥力情況而定,以使雜交優質油菜豐產特性得到有效的發揮。
5 增施肥料,科學施肥
要想奪取高產,需增施氮肥,配合施用磷、鉀肥,分次施肥,普遍施用硼肥。
5.1 合理配比氮、磷、鉀肥 經反復試種,單、雙低油菜施純氮15kg/667m2時,能獲得較高產量,低于這個水平,油菜均減產。同時,無論尿素處于何種水平,產量均隨過磷酸鈣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和過磷酸鈣表現了較強的協調作用。因此,要想實現油菜高產,必須配合施用高水平的磷,同時還需配合鉀肥,在一般情況下NPK三者比例為1∶0.5∶0.5為好。另外,氮、磷、鉀的最佳配比,與土壤類型有一定相關性。當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時,油菜對磷素投入依賴性大,而氮、磷、鉀配合以1∶0.75∶0.5的產量最高,可見,缺磷土壤,磷肥施用比例應增大。
5.2 采用科學的施肥技術 在同樣的施肥量情況下,分次施肥比一次性集中施用增產效果更顯著。單、雙低油菜春發性較強,如果后期養分不足,易造成脫肥早衰,因此要注意后期科學施肥。在江淮分水嶺地區,由于氣溫回升較快,春發時間短,春季雨水多,則應采取“前重后輕”的施肥方法。氮素基肥應占到50%,追肥可分苗肥、臘肥、薹肥3次施用,其比例分別為50%、30%、20%。磷、鉀肥應以基肥為主,中后期適當追施一部分,這樣既促進了冬發,又滿足了后期的養分需求。
5.3 施用硼肥 優質油菜對硼肥的要求最為敏感,當土壤有效含硼量過低而又未施硼肥時,會引起花而不實現象而減產。當土壤嚴重缺硼時,油菜苗期即表現出缺硼癥狀,如施硼不足或不施硼時會嚴重減產。因此,單、雙低油菜在缺硼土壤中栽培,有機肥施用少時,一定要施硼肥。單、雙低油菜在施用硼肥后,植株生長健壯,單株有效分枝數,角果數、角果粒數和千粒重均有明顯增加。一般每667m2施250~500g硼砂,就能滿足油菜對硼的需求,不宜過量施用,以免影響后作的生長發育。
6 加強栽培管理,促進秋冬發
優質油菜要實現高產目標,秋冬發是關鍵。為了達到豐產目標,在培育和管理上應抓好以下幾點:
6.1 中耕松土追肥 油菜移栽返青成活后,應抓緊中耕松土,板茬油菜將行間挖松,清除雜株雜草,追施提苗肥。
6.2 防寒防凍 單、雙低油菜年前生長弱勢,抗寒能力較差,應切實抓好防凍工作:加強冬前培育,促使壯苗早發;冬至前10~15d,施有機肥作臘肥,壯苗保暖防凍;結合中耕培土雍根,保護好根莖;在寒流來到前濕潤土壤,使土壤與根系結合,杜絕寒氣襲擊,澆水后及時松土等等。
6.3 防治病蟲害 冬前應以防治蚜蟲、菜青蟲為主,春后主要防治菌核病。防治菌核病,應及時進行清溝排漬,摘除黃、老、病葉,并且進行藥劑防治。如用40%滅菌威150mL,兌水噴霧防效可達93.5%,在盛花初期、盛花末期和終花期各噴一次,效果顯著。
6.4 單獨收獲、收藏和加工 收獲時分田塊單收,單獨脫粒,防止器具和曬場的機械混雜。然后專倉儲藏,單獨加工,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優質油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