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對生物學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生物學研究生;課程教學;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22-142-02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d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biology and found som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and solutions o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tually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Key words:Biology undergraduate;Education;Questions;Solutions
生物學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能力。從事科學研究需要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科研思維和創新能力、科研實踐能力、科技文獻查閱能力及綜述和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等[1]。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的最高端,是國家高層次專門人才的主要來源。我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碩士研究生應“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應“具有獨立從事本學科創造性科學研究工作和實際工作的能力”。而課程教學作為研究生教育之本,其建設直接關系到研究生教學質量與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在整個研究生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生物學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招生規模的的擴大,研究生公共課、基礎課上課的人數較多,大部分課程還是以講授式為主,而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非但不能使研究生教學與本科生教學有太大的差距,還限制了一些注重實驗、動手能力培養的理工科專業研究生的學習效果。相對于本科生“接受性”的學習方式,研究生教學應該更能體現其研究性、學術性,培養研究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更傾向于教師單方面的授予,學生被動的接受,與學生自主性學習相去甚遠。
1.2 教學內容陳舊 由于現在大部分研究生課程沒有統一教材,任課老師難以把握教學內容范圍,多數沿用自己總結的講義、課件,而研究生的導師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以外的時間,往往難以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或者只能掌握自己研究領域內的前沿發展,導致一些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陳舊或者不夠全面。另外,將前沿的文獻知識總結、歸納至集結成書往往需要耗費多年的時間,而研究生的研究內容必須為本學科的前沿方向,這也限制了研究生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
1.3 考核方式過于簡單 受研究生教學方式的影響,現在研究生考試方式主要還是以閉卷、開卷考試,以及文獻作業等形式進行,一般以期末考試成績為主,較少考慮平時成績,學生一次發揮不好,就會對整體成績產生較大的影響。片面注重應試能力、考核方式固化、考核目標追求過于單一、考核規范性程度低、考核偏重結果等,突出地表現為重課本-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對學生測試輕課程自身建設等弊端,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創新精神的形成,又不利于課程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從而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2]。
2 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建議
2.1 改過教學方法 根據研究生的特點及其特性,不應一味強調教學方法的改進,而是應該增加課程形式的多樣性[3],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最大程度地發揮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科研實踐環節,培養研究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實踐能力,將科研訓練與課程學習有機結合起來,使課程學習起到提升研究生科研素養的最終目的[4]。
2.2 優化教學內容 與本科教學相對,研究生教學應更加著重于培養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此,應在傳統教學基礎增加實踐類課程,同時增加選修課,擴大研究生的視野,使之掌握前沿文獻的閱讀、歸納及總結方法,培養研究生對學科前沿的掌握能力;鼓勵研究生參加“獨立學習課程”,當學生對某一領域非常感興趣時,可以直接和相關教授一對一地制定獨立課程學習計劃[3],這種學習方法需要查閱和研讀大量文獻,不僅豐富了學習內容及范圍,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激發了他們從事科研創新活動的內在動力。教師可以提出學科領域內一些待解決的問題,或由研究生發掘自己課題內的一些問題,由研究生自行查閱相關文獻,提出解決方案,再由教師對其方案進行評閱、對相應問題提出相應的見解,培養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的主動性,以及獨立解決科研問題的能力,使研究生教學內容真正脫離教科書的限制,直接與今后的科學研究工作接軌。
2.3 完善考核方法 根據生物學學科特點,研究生畢業后多數繼續從事科研或者科研相關的工作,考核內容應體現出學科特點,側重于學術價值或實用價值,力爭觸及本學科領域的前沿問題。鼓勵研究生敢于選擇一些較有難度的課題為題,用新方法、新思路去思考和解決問題,用更加廣闊的視野和多學科的知識去攻克科學堡壘[5]??己藭r應減少期末考試成績的比例,適量增加平時成績所占份額,考試形式多樣化,不拘泥于卷面成績,增加文獻報告、實驗報告及課程論文等形式。不同的學科和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使用不同的、多樣化的課程考核方式,將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有機的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并最終提高研究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3 結語
研究生課程改革已是勢在必行,應同時關注研究生的培養方案設置,充分考慮理論與科研方法相結合,豐富課程內容,完善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從而促進研究生語言能力的強化、專業知識的拓展以及研究能力的提升。綜上所述,本文對生物學領域內研究生課程培養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對發現的相關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孟萬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結構要素的調查研究及啟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6):57-62.
[2]熊豐.研究生教育課程考核現狀及出路——基于X大學的調查分析[J].教育與考試,2013,6:73-79.
[3]鄺繼霞,羅堯成.美國著名大學研究生課程設置有特點及啟示——基于美國三所高校教育管理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1):75-79.
[4]高芳祎.我國研究生課程與教學改革效果的調查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27-31.
[5]曹雷.研究生課程考核方式及研究生質量保證體系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0,31(4):487-490.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