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剛1932年1月1日出生在大連,是國家一級演員,曾參演多部電影。對于王心剛的銀幕形象,新中國幾代人都再熟悉不過:電影《海鷹》中英勇果敢的海軍魚雷快艇艇長張敏、 《紅色娘子軍》中大義凜然的黨代表洪常青、《知音》中儒雅倜儻的愛國將領蔡鍔、《偵察兵》中英勇機智的偵察兵郭銳……
幾十年來,王心剛以英俊的形象、精湛的演技,為廣大觀眾塑造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銀幕形象。他不但是電影表演的實力派、演技派,而且為人正派、低調、實在。在2014年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王心剛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如今,年過八旬的他常說:“我愿做一個普通的老頭兒!”
解放初考入文藝骨干訓練班

王心剛自小喜愛文藝,尤其對舞臺表演有濃厚興趣。1949年伴隨新中國的誕生,還在讀中學的王心剛,聽說沈陽市舉辦文藝骨干訓練班,招收年輕人學習話劇表演,他立即報了名。在嚴格的考試面前,王心剛表現出色,得以中榜。學習話劇表演,王心剛非常刻苦,上課認真聽講、細心揣摩,課后刻苦練習,練功房里常有他不知疲倦的身影。有時走在路上,想起老師教的某個動作,他也會下意識地伸胳膊抬腿。
一次,王心剛到商店買東西,出了店門,他突然想起剛排練的小品中揮手告別的動作,立即抬胳膊比劃,結果一下打在身邊一位過路的女人身上,惹得對方大為光火,沖著他大吼:“你這小子,干什么呀! ”嚇得他又是鞠躬又是道歉。正是憑著這股刻苦勁兒,王心剛進步很快,表演起來有模有樣。訓練班學習一結束,王心剛就進入解放軍東北軍工局文工團,成為一名話劇演員,正式踏上演藝之路。一年后,他轉入東北軍區文工團。
東北軍區文工團常排新戲,因為外形條件和表演功底俱佳,王心剛常被安排扮演重要角色,曾先后出演《李闖王》《三個戰友》等多部話劇。軍工局所屬單位官兵,都對王心剛扮演的角色喜愛有加,也很快記住了這個帥哥。經過幾年舞臺實踐,王心剛的演技日臻成熟。面對掌聲,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話劇舞臺上干出一番事業。
正在這時,一件在別人看來順理成章,而出乎王心剛意料的事情改變了他的藝術人生。
1958年進入八一廠成為部隊專業電影演員
1956年,長春電影制片廠籌拍反特故事片《寂靜的山林》 ,劇組遴選片中的男主角史永光。導演朱文順選了幾位演員都不滿意,于是派副導演到王心剛所在文工團搜尋目標。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副導演進團第二天,一眼就相中了王心剛。小伙子不僅相貌出眾,而且身上有種特殊的軍人氣質,太符合角色要求了。于是當即拍板:就是他了!
起初,一心撲在話劇上的王心剛,不愿意去拍電影。這讓很多人費解——拍電影遠比演話劇受眾面大,也更容易成名。文工團領導找王心剛談話,他說出心里話:“電影得一段一段地拍,還不能跟觀眾交流,不如演話劇過癮。 ”領導狠狠地批評了王心剛:“不論演話劇還是拍電影,都是工作需要,這是組織的安排,你必須服從。去了以后,你一定要盡全力完成好任務! ”
一聽是組織安排,王心剛無話可說,只得服從。到了劇組,王心剛認真對待任務,加上有幾年話劇表演經驗,很快通過了小品測試、角色分析和試鏡。主創人員也都非常認同這個小伙的銀幕造型,一致同意由他擔綱男主角。
王心剛是那種凡事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干好的人。初上銀幕便擔當男主角,王心剛自覺將壓力變成動力,潛心研究角色。在導演的指導下,他很快就熟悉了電影拍攝流程,短短幾個月,便顯露出過人的表演才能。他在片中塑造的偵察員史永光,一舉一動,都顯得真實質樸。影片公映后,圈內圈外叫好聲一片,人們從此記住了王心剛這個名字。
面對贊譽,王心剛也為自己順利完成任務而自得??烧谒麥蕚渲鼗匚墓F繼續自己的話劇表演時,長影廠又邀請他在新片《牧人之子》中飾演重要角色德力格爾。令他更沒想到的是,此后一發不可收,他竟和電影結下一生之緣。1957年,拍完《牧人之子》后,國內幾家電影制片廠都看好王心剛,想將他收入麾下。結果,八一電影制片廠搶得先機,通過部隊組織快速將他“拿下”。1958年,王心剛正式進入八一電影制片廠。從此,他成了部隊的一名專業電影演員。
成為億萬觀眾的偶像影星后處處以普通演員要求自己
王心剛被調進八一廠不久,就趕上廠里籌拍慶祝建國10周年的獻禮影片《海鷹》。他接到飾演海軍魚雷快艇艇長張敏這個角色后,深感肩上擔子的分量。為演好這個角色,他很快到海軍某部魚雷快艇體驗生活,與官兵們一起出海訓練、巡邏。
《海鷹》公映后,全國反響強烈,贊譽聲一片。尤其是王心剛在片中開著敞篷吉普車、帶著年輕漂亮的王曉棠(扮演民兵隊長吳玉芬)兜風的場景,不知迷倒多少青年男女。以致后來王心剛與王曉棠搭檔演繹《野火春風斗古城》后,“男看王心剛,女看王曉棠”的說法,立刻在全社會廣為流傳。不少年輕姑娘給王心剛寫信求愛,然而,那時的他,已是孩子的爸爸了。
王心剛在銀幕上塑造的一個個英俊角色,不僅征服了億萬觀眾,也奠定了他在電影界不可替代的地位。1962年,王心剛被國家文化部評選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如今,很多花甲之年的女士回憶起當年看王心剛出演的電影時,臉上依然會流露出迷戀和崇拜的神韻。
繼《海鷹》后,王心剛相繼參加了《哥倆好》《野火春風斗古城》《偵察兵》《永不消逝的電波》《紅色娘子軍》《南海長城》《知音》等影片的拍攝。
王心剛不僅演技高超,做人也非?;磉_正直。尤其成名后,他從不拿自己當明星大腕,而是時時處處以一名普通演員的身份看待自己、要求自己。
1962年,八一廠拍攝電影《哥倆好》 ,導演分別選擇張良、張勇手扮演片中男一號、男二號,希望王心剛演片中指導員這個角色。導演擔心王心剛有想法,就單獨找到他,以試探口吻征求他的意見,沒想到王心剛一句“沒問題”就痛快地接受了。事后,一位好友對他說:“這是一部反映部隊生活的男人戲,你現在已經是名演員了,不演男一號,也不能去演個配角,這多沒面子啊! ”王心剛聽了,非常認真地對好友說:“我就是一名普通演員,有點兒名也是大家扶持、觀眾捧場的結果,怎么能拿它做砝碼去計較主角、配角?做人,心中一定要有顆定盤星,隨時定好自己人生的天平。千萬別拿自己太當回事兒! ”
王心剛這樣說,也這樣做。1965年拍攝電影《烈火中永生》時,他被安排出演片中三大主角之一的成崗。拍攝過程中,劇本被改來改去,最后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重點突出江姐和許云峰的形象,成崗的戲被全部刪除。于是,王心剛改演戲份很少的劉思揚一角。豈料到后來,劉思揚的戲也被刪除。王心剛只在片中露了一下臉,成了一個“無名英雄”。對此,他毫無怨言。
1981年,王心剛以49歲的年齡在影片《知音》中成功塑造了30歲愛國將領蔡鍔,一舉奪得第五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
德藝雙馨三次榮獲電影終身成就獎
1987年,王心剛拍完《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后,覺得自己的年齡不適合再從事影視演藝事業,于是和妻子一起去了在美國工作的兒子那里。一段時間后,他又回國定居在北京。息影后的大明星,過起普通人的生活。
2006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希望王心剛在新片《我的長征》中出演一位紅軍老戰士,身為軍人的王心剛欣然服從。當淡出觀眾視野近20年的王心剛現身銀幕時,大家驚喜地發現,盡管歲月的風霜在他臉上刻下了滄桑印痕,但已是古稀老人的他,氣質不輸當年。
王心剛有一兒一女,他們都沒有傳承父業。不是王心剛不讓他們當演員,而是他們有自己的愛好。兩個孩子都從事IT行業,現在他們又都有一兒一女,兒孫們回家時,王心剛家是個熱鬧的大家庭。
與王心剛感情甚篤的妻子楊紹采,原本也是部隊演員,曾在電影《突破烏江》中扮演紅軍衛生員。與王心剛結婚后,楊紹采為全力支持丈夫,主動放棄自己的事業?!拔母铩敝?,楊紹采因受刺激得了重病,王心剛為妻子四處尋醫,最終使妻子逐漸恢復了健康。
現已年過八旬的王心剛對平淡的晚年生活十分適應。雖然他享受副軍級待遇,但他一直把自己當普通人,沒有一點官架子。當年,他服從上級安排擔任八一廠業務副廠長,退休前廠里專門配備的專車他很少用,除了開會,他每天自己騎自行車上下班。生活中,他常說:“我愿做一個普通老頭兒! ”
1995年,王心剛當選為“中國影星”;2009年,他獲得“中國電影終身成就獎”;2012年,他獲得亞洲演藝名人“中國電影終身成就大獎”;2014年,他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終身成就獎。這些榮譽,是國家和觀眾對這位德藝雙馨電影表演藝術家的最好褒獎。
(據《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