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上,再次對“定向調控”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要堅持宏觀調控正確取向,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把創(chuàng)新宏觀調控與推進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更加精準有效地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防范和化解風險,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
“更加精準有效”,是新形勢下對我國經濟調控的更高行動目標。對于我國貨幣政策來講,除了一貫要保持“穩(wěn)健”之外,如何能夠更加“精準”、“有效”地對重點領域“定向降準”進行“微刺激”顯得更加重要。
長期以來,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企業(yè)發(fā)展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實體經濟融資的主渠道。如果這條渠道有“堵點”、不暢通,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就難以得到滿足,對穩(wěn)增長、調結構帶來不利影響。
2014年4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首次提出,加大涉農資金投放,對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yè)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隨后在不到10天的時間內,央行宣布從2014年4月25日起下調縣域農村商業(yè)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這是“定向降準”首次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當中。隨后,央行“定向降準”機構由第一次的縣域農村商業(yè)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擴展為第二次的2/3的城商行、80%的非縣域市場流動資金。縣域農村商業(yè)銀行,縣域農村合作銀行,其他各類商業(yè)銀行這些“支小”金融機構。
“引導信貸資源更多流向‘三農’和縣域的正向激勵作用,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支持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是央行采用“定向降準”代替“全面降準”的初衷。
今年以來,在繼續(xù)延續(xù)去年加大定向調控、定向降準力度的方向上,截至目前,央行兩次采用了“全面降準”加“定向降準”的貨幣政策,顯得意味深長。
回顧今年4月14日,總理在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提出,堅持穩(wěn)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靈活施策,在區(qū)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政策工具,守住穩(wěn)增長保就業(yè)增效益的基本盤。
“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相對應地,央行在今年的兩次“定向降準”方向上除了早前提過的小微企業(yè)、“三農”領域外,還增加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領域。
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對此回應稱,未來央行將繼續(xù)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松緊適度,更加注重預調微調。通過綜合運用貨幣信貸政策,推動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此外,專家認為,“精準有效”強調了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落實的效果,表明了政府對“調結構”目標不遺余力的態(tài)度。
在參加總理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的專家連平看來,下半年,我國貨幣政策操作將從之前的普調為主、定向為輔,轉變?yōu)槎ㄏ驗橹鳌⑵照{為輔。“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幅度會明顯小于上半年,可能最多有1-2次、1個百分點的下調。”連平認為。
連平認為,下半年政策操作重點是加大定向調整力度,更有效地促進長期融資利率下降。‘三農’、小微企業(yè)等領域,以及基建投資、保障房建設等重點領域將成為定向降準、定向再貸款等政策支持的精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