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的以發作性呼吸困難和哮鳴性呼吸音為特征的過敏反應性疾病。屬中醫之“哮癥”范疇。本病兒童多見,多發于春、秋兩季,反復發作,遷延難愈。
組方一:麝香2克,元胡、肉桂、生半夏、細辛、甘遂各5克,白芥子10克,另加生姜80克。
用法:先將元胡、肉桂、生半夏、細辛、甘遂、白芥子研細末并調勻,把姜片搗出汁來,入藥調成糊狀,再加入麝香,貼胸椎第3、5、7節左右旁開5厘米處及大椎穴處,共貼7處。每次貼2小時。
本方適應于虛寒哮喘:喉中痰鳴、痰白、面色晦暗、舌苔白滑者。
組方二:鵝管石、浮海石、銀杏、荊芥、防風、炙紫苑、柚皮、僵蠶、茯苓、麥冬、北沙參各10克,葶藶子、炙麻黃、橘紅、橘絡、牛蒡子各5克,炙款冬花12克,魚腥草20克,膽南星6克,天竺黃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每劑煎2次,溫服。
注:“鵝管石”為礦物鐘乳石的細長尖端部分(藥店有售)。上方藥量,小兒宜減半。
組方三:紅糖、冰糖、麻油、蜂蜜、白果仁(去皮去芯,切碎)、核桃仁(切碎)各125克。
用法:以上六味藥一起拌勻后隔水蒸爛。冬至后每天早晚各取一湯匙溫服。一劑服完后,便可見效。可備制第二劑,繼續服用,病可痊愈。
組方四:清半夏9克,炙鱉甲12克,前胡6克,桔梗5克,人參6克,炒枳實3克,吳茱萸9克,檳榔5克,生姜片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注:此方適應于突發性陣咳作喘、咯黏液樣白沫痰、舌苔白膩或面目稍水腫、左關脈浮細而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