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季的到來,蘆筍地上部植株逐漸枯黃進入休眠狀態,但地下根群仍然繼續活動并積累養分,要抓住這個時期開展清園、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田間管理工作,保證蘆筍安全越冬,為翌年優質高產打好基礎。
1.清園消毒
冬季,蘆筍的地上部莖葉逐漸枯萎,應于“大寒”至“立春”先后割除地上部莖稈,徹底清理枯枝落葉及雜草等,運出田間燒毀。第一次施越冬肥時可把植株基部的培土適當扒開,在“立春”后,選擇晴天天氣把培土全部扒開,暴曬1~2天,操作時注意不要損傷基部鱗芽群。每畝撒施3公斤地蟲殺星,或用40%蘆筍青600倍液噴灑土壤及根部,然后覆蓋5~6厘米厚客沙。偏酸性的筍園每畝可撒施50~75公斤生石灰。
2.重施越冬肥
蘆筍秋季采收結束后,要分次重施越冬肥,以滿足地下根群生長的需要。分別在“立冬”及“冬至”施一次越冬肥,以有機肥為主,每次每畝施土雜肥1000~2000公斤、鈣鎂磷肥100~200公斤、碳酸氫銨20~30公斤。“立春”再施一次肥,每畝施20~30公斤復合肥混合2~3公斤硼砂或磷酸二氫鉀,促進嫩莖出土生長。每次施肥后及時澆水,干旱季節每隔6~7天澆一次水。
3.清溝防漬
蘆筍的根系為肉質根,若土壤含水量過高,冬季易受凍害或引發根腐病。因此,要及時清溝,降低地下水位,以防漬害和根腐病的發生。
4.病蟲害防治
蘆筍越冬期間的主要危害病蟲是莖枯病、蚜蟲和地老虎。防治莖枯病要及時清理溝渠,降低地下水位,少施氮肥,增施磷肥和土雜肥,同時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600~8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地老虎可采用毒餌、堆草誘殺或用人工捕捉等方法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