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視施用有機肥:在大棚蔬菜種植面積迅速擴大的地區,很多新菜地更要注重有機肥的施用。只有將大量有機肥混入土壤,使根層土壤性狀改善,結構良好,具有緩沖性能后,才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長,提高土壤的保水和保肥能力,減少頻繁灌溉帶來的養分流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施用有機肥的數量不能少,一般用量為每畝5~10立方米。有機肥的種類在施用時也有講究,例如:常見的雞糞含有大量的磷氮養分,但是碳含量較少;而秸稈堆肥的磷氮含量少,可碳含量多,因此最好將二者混合施用。大量施用混合型有機肥,既可全面、均衡地供給蔬菜養分又可改良土壤,肥效也會更明顯。
2.巧用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用其作底肥,養分全面,肥力持久,發揮肥效快;用其作追肥,肥效快,作用顯著,是菜田較為理想的一種復合肥。可每畝用120公斤作底肥,在蔬菜定植時撒施或溝施;每畝用40公斤作追肥,開淺溝施入,埋土后灌水。
3.巧施氣肥:大棚生產蔬菜,基本處于密閉條件,棚內二氧化碳含量低,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故需增施二氧化碳。試驗證明,黃瓜增施二氧化碳可增產35%以上。葉菜類以生育前期施用二氧化碳較好,瓜果類宜從始花期開始施用。一般晴天上午9—11時進行二氧化碳追肥,可用碳銨+硫酸,或小蘇打+硫酸,混合后產生二氧化碳,使棚內二氧化碳含量達到0.1%。追施二氧化碳時不要通風,施用1.5~2小時后可適當通風。如果施用二氧化碳固體顆粒氣肥,每畝需施40公斤,可直接撒施或埋入地表,有效期可達45天以上。
4.基肥、追肥配合施用:基肥應深施。在有機肥基礎上,適量配施三元復混肥。復混肥的氮磷鉀比例要適中,不要突出氮肥,即使在不施有機肥的情況下,也不要選擇高氮型復合肥,因為高氮肥不僅會使苗不壯,還可能引發番茄臍腐病。除了復混肥也可采用單一型氮肥加普鈣和硫酸鉀或氯化鉀。微酸性土壤地區可選用鈣鎂磷肥,它比其他磷肥效果更佳。
5.補充中微量元素:要適當注意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因為果菜對鈣、鎂、硼等養分的需求量比較大,除了常見的番茄臍腐病以外,近年來裂果的發病率也日趨嚴重,大棚蔬菜容易出現裂果、軟腐等生理病害而影響產品的質量。為此,在蔬菜生長的中后期宜適當施用含有鈣、硼、鎂、鋅等的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根據蔬菜缺養分的程度分別采用根外追肥或土施,肥料品種可選單一型或復合型品種,但不要選十全大補型的,那樣的肥料針對性差,效果并不明顯。肥料劑型可液體或固體。
6.邊采收邊補充養分:果菜采收期長,需要邊采收邊補充養分,才能滿足不斷開花結果的需要。所以,追肥同樣很重要,追肥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則,以氮鉀肥為主。氮素每次每畝施入量不超過5公斤,肥水配合達到一體化。追肥分第一穗果膨大期的催果肥,第二、三穗果膨大期的壯果肥;進入盛果期后,根系衰弱,吸肥能力下降,此時既可土施氮鉀肥,也可采用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硝酸鈣或氯化鈣、硼砂等成分的水溶肥,以保后期壯株壯果,減少生理病害的發生,提高果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