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巧施肥料
山茱萸進入盛果期后,每年需施肥兩次,第一次在4月至5月,以速效性化肥為主,每株追施1~1.5公斤或噴灑美果四合一1000~1200倍液。第二次在10月至11月,施基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
施肥方法:逐年輪番開條溝施肥。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按不同方向開條溝,溝寬40厘米、深50厘米、長100厘米,當年只需挖兩條溝。挖溝的同時適當挖斷細根,注意不能傷及粗根,并將表土與底土分開堆放,施肥后先填表土,后填底土。以后每年按此法在不同方位開條溝,根據樹冠擴展情況,逐年向外擴展開溝。
2.應用激素和微量元素
在山茱萸小年開花前和幼果期,噴施10~20毫克/公斤赤霉素和萘乙酸可提高坐果率12%。噴施硼酸能提高坐果率8.5%,或噴施美果四合一1000~1200倍液,可增產20%以上。
3.合理修剪
山茱萸大年修剪以短截疏除為主,小年以培養結果枝組和保花保果為主。山茱萸進入盛果期后,隨著結果量的增加,樹勢逐漸減弱,抽出的枝條減少,而花芽量增多,此時期應注重更新結果枝。方法是及時回縮側枝,更新復壯,以免側枝大量枯死。通過修剪,剪口較近的短枝生長轉旺,整個側枝又開始向外延伸,同時側枝中下部也能抽出較強的生長枝,可用來替代后面的衰老結果枝。結果枝組也應修剪,適當剪去部分細弱、下垂的結果枝和花蕾,以減輕樹體負擔。樹冠內萌生的當年徒長枝要視其樹勢強弱情況,疏除1/3~1/2,留下的徒長枝可作輔養枝培養,待3年后開始掛果時用來更新側枝。對每畝栽植密度60株、郁閉度在0.8以上的林地,應進行透光砍伐,保持每畝40株、郁閉度不超過0.6。
4.加強樹下管理
及時挖除樹冠下的灌木叢,鏟除雜草,墾翻土壤,為根系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但要注意在墾翻土壤時,冠內宜淺,避免損傷根系。壘擋保土,防止水土流失,種植綠肥,刮除老樹皮,剪去根際抽生的萌蘗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