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參軍時,親人們總是囑咐要早日佩戴軍功章。因為軍功章是國家對軍人建功的褒獎,是人民對軍人奉獻的肯定,成為現役軍人的最高榮譽象征。所以,看到“讓軍功章永放光彩”征文啟事,筆者情不自禁地打開塵封的記憶,品味一件件關于軍功章的精彩往事。
追根溯源,我軍頒發獎章始于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最著名的是1933年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提出在“八一”建軍紀念日,頒發紅星獎章。從類型上看,抗日戰爭時期,各戰區部隊分別頒發過數百種獎章和紀念章,直到1979年,我軍首次統一制發英雄模范獎章和立功獎章,到了2011年8月1日,全軍正式啟用新式勛章、獎章、紀念章及獎勵證書。
斗轉星移。軍功章外形經歷了一代代的變化,軍功章的光彩一直是活力四射:戰士的立功喜報,被地方政府敲鑼打鼓地送到家;看到軍功章,親人們再苦再累也欣慰;甚至連蟊賊也對軍功章肅然起敬。
有例為證。南海艦隊某水警區裝備部修理所四級士官石永金服役期滿后,帶著一大包榮譽證書、獎章,敲開了駐地北海市“香格里拉”大酒店的大門,當上維修部門的主管。
這天下班回到家,他突然發現防盜門被撬,室內被翻得亂七八糟。沖進臥室,他發現抽屜和柜子里存放的錢物、存折不翼而飛。
誰知來到客廳,令他沒想到的一幕出現在眼前:5000余元現金、價值3000元的黃金首飾、5萬元存折、筆記本電腦以及珍藏在箱底的4枚三等功獎章、10枚優秀軍人證章、8本優秀黨員榮譽證書和1本優秀“南海衛士”標兵證書,被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令他更加驚奇的是旁邊還留有一張字條,上面寫著:“敬佩您,優秀的軍人。”
頓時,他恍然大悟:敢情連蟊賊也“崇尚”榮譽呀!當他站在老部隊的講臺上,繪聲繪色地講述這一幕輕喜劇后,在某水警區竟然引發了一場關于崇尚榮譽的大討論。大家感慨地說:“石永金靠埋頭工作獲取榮譽,靠一身榮譽找到出路,靠榮譽之光照亮一顆陰暗的心靈。這一經歷,不正說明了軍功章的特殊價值嗎?”
穿越歷史的時空,一枚枚證章見證著中國軍人一代代傳承的堅定信念和無悔付出。更讓人感動不已的是,那些戰功卓著的老英雄隱功埋名,用無聲的行動,踐行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堅定信念,讓塵封的軍功章永遠熠熠生輝。
張國福是全軍聞名的特級戰斗英雄。他參加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眾多戰役,他英勇無畏、敢打敢拼,先后榮立了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還被授予“孤膽英雄”“開路先鋒”“青年戰斗英雄”等榮譽稱號。他曾獲得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兩枚、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一枚、偉人獎章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獎章一枚……從朝鮮戰場回來后,他悄悄合上功勞簿,改名為張國福,從不向人提起他的過去、他的經歷,做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勞動者。40年間,不要說單位的同事,就連他的兒女,只知道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別的都一無所知。
一直覺得父親有著不平凡經歷的四女兒路過西安,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西安的某集團軍軍部探訪,了解一下父親的過去。走進榮譽室,她驚奇地發現英模榜上的“孤膽英雄”張國富照片是那么熟悉,越看越像父親年輕時的照片。講解員還告訴她,張國富的英雄事跡不光軍史上有記載,還以《孤膽英雄張國富》為題上過小學課本呢。一番仔細辨認,女兒確認英模榜上的張國富就是自己默默無聞的父親張國福。
在張國福病重期間,總參、總政的領導多次前來看望這位高風亮節、不居功、不自傲的特級戰斗英雄。張國福流著淚說:“40年了,我就是想讓大家忘了我,可你們還是沒有忘記我。領導還記住我,我十分感激。”
這樣的感人故事真是太多了。著名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熱情歌頌的英雄群體中的“活烈士”李玉安和井玉琢,隱姓埋名40年、恪盡職守的事跡,再一次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戰斗英雄王金山,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淮海戰役、抗美援朝等著名戰役,幾經出生入死,榮獲戰斗獎章17枚,復員回鄉當了農民,隱功埋名53年,堅守清貧,用軍人特有的風骨,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熾熱之心。
無需再講述更多的軍功章往事,這么多年來,變化的只是軍功章的外形,不變的是軍功章永恒的光彩。而且讓我們欣慰的是,已六次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的鎮江,更是格外青睞軍功章,不僅對在部隊立功受獎的戰士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還在退伍、轉業安置工作時給予優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