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微型小說學會、鎮江市文聯、上海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金山雜志社承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評選活動,在李敬澤為終評委主任,葉辛、雷達、梁鴻鷹、格非、范小青等終評委的評審下,已于日前揭曉。一等獎空缺;湯雄的《是否回到意外關閉》、劉建超的《大漠里的旗幟》、江岸的《老娘土》獲二等獎;萬芊的《外婆的壓歲錢》、劉琛琛的《小聲點,表姐就要高考了》、劉黎瑩的《陪兒子回家》、謝素軍的《你必須是那個兇手》、游睿的《如冰》獲三等獎;另有若干篇作品獲優秀獎。
終評委對本年度入圍作品的普遍感覺是比較整齊,總體精彩。
葉辛認為:今年的微型小說年度獎,質量明顯地提高了。有的作品耐人尋味,有的作品頗為新穎,有的作品構思機巧,所有進入終評之作,可以說都是微型小說中的佼佼者。
雷達認為:此屆獲獎作品,涌現了不少佳作,顯示了微型小說創作的新收獲。首先是現實感的加強,且能顯示一定的人性深度。文體上的創新,也是一個亮點,某些傳統題材和情感方式,經作者妙手處理,新意盎然。但一些作品總有相識之感,是習見題旨的重復。還有,不是任何題材都適合以微型小說來表現的。人物太多、事情太繁、頭緒太雜者,不宜,所以選材和提煉非常重要。
梁鴻鷹認為:目前,微型小說創作關注現實,寫普通人,寫細節,注重價值觀引領,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有不少作品過實,藝術上不夠講究。一等獎空缺,在他看來,是目前微型小說創作“有高原,無高峰”的具體表征。
江曾培認為:2014年中國微型小說年度獎復評入圍的作品,形式多樣,總的質量是好的。這些優秀作品是微型小說創作領域的新收獲,擴大了微型小說文體中“高原”的疆土。不過,在這些作品中,還缺少那種一見就令人精神一振的特別出眾之作。也就是說,未見“高峰”式作品。據此,他投了二、三等獎的票,而沒有投一等獎的票。堅持標準,寧缺勿濫,有利于激勵作者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向“高峰”攀登,這是他個人意見。此外,他認為要重視語言的錘煉。小說是語言的藝術,要求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微型小說屬于精煉的短小文體,更容不得“語言垃圾”。
范小青認為:微而不弱,小而有力,大部分作品貼近現實,精致巧妙。如能在作品的文學質地上再有提升便更佳。
附:獲獎名單
一等獎
空缺
二等獎
江 岸 《老娘土》
湯 雄 《是否回到意外關閉》
劉建超 《大漠里的旗幟》
三等獎
萬 芊 《外婆的壓歲錢》
劉琛琛 《小聲點,表姐就要高考了》
劉黎瑩 《陪兒子回家》
謝素軍 《你必須是那個兇手》
游 睿 《如冰》
優秀獎
周海亮 《春天里》
陸 夢 《我的哥們曹操》
侯發山 《通話記錄》
鄭武文 《菩薩》
王 偉 《天狗吃月餅》
李伶伶 《鄉村驢事》
趙明宇 《鋤奸》
傅修建 《捐》
劉全武 《橋》
何一飛 《手術刀》
王世虎 《絕招》
陳永林 《家》
秦德龍 《老孟的哲學》
周月霞 《掖庭木》
謝志強 《舅舅的鼓》
周國華 《藏獒》
韋延才 《影青瓷》
徐均生 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