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旗飄飄 《紅旗頌》是慶祝國慶最佳之樂,每當聽到此曲,你不由得心潮澎湃,濃情激蕩。我國著名作曲家呂其明作于1965年,樂曲以舒展、優美的頌歌為主題,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神圣莊嚴,萬眾歡呼。上海電影樂團演奏的該曲,將中國內在底蘊與西方器樂充分的表達力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人動容,讓人振奮。當然在這張“中國管弦樂紀念名盤”中,不忘收入耳熟能詳的李煥之的《春節組曲》、馬思聰的《山林之歌》、華彥鈞的《二泉印月》、馬紅業和鄭路的《北京喜訊到邊寨》。不用說一放碟機,你肯定會一聽到底,因為都是當年中央交響樂團和中國廣播藝術團交響樂團原班人馬的精心演繹。不用擔心錄音,老曲母帶采用當今高技術品質HDCD壓縮技術處理,沒噪聲且非常動聽,誠為試音級發燒碟片。
黃河滔滔 如今已看不到殷承宗演奏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但當時那首演的盛況至今難忘,中國唱片公司做了件好事,終于用HDCD2型處理器將這母帶全新亮世。此協奏曲是一首標題音樂,由多位作曲家根據冼星海《黃河大合唱》共同創作,風格與拉赫瑪尼諾夫的同類型作品相似。首樂章氣勢磅礴,樂隊奏出強有力的樂句。黃河頌的樂章中,旋律發展依序漸進,表現了中國山河的壯麗景色及中華民族悠久而優良的傳統。黃河憤樂章進入極為樂觀的境界,氣氛逐漸緊湊,反映出中國人民齊心抗日的頑強斗志。終樂章保衛黃河,鋼琴奏出華彩句,樂曲進入高潮時,《東方紅》主題出現,尾部亮出《國際歌》片段,使氣勢更加宏大。該碟還收有珍貴歷史錄音鋼琴伴唱《紅燈記》。正值抗日戰爭70周年,聽聽兩部作品,怎不熱血沸騰!
國樂融融 今人多不識潘寅林,因為其1981年被日本讀賣交響樂團、東京都交響樂團聘為首席,長期在外,反響很大。其實他一直是中國樂壇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終于2003年應上海交響樂團盛邀,返回闊別23年的故鄉樂團擔任首席。潘寅林1972年以小提琴獨奏首演《千年鐵樹開了花》而聞名全國,之后首演了一大批國樂小提琴曲目,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如今國人終于又聽到他的琴聲了,在這套雙碟中,都是久違的中國經典小提琴作品:《金色的爐臺》《苗嶺的早晨》《我愛祖國的臺灣》《迎來春色換人間》和《滿懷深情望北京》等18首佳樂。懷舊之情,油然而生。潘寅林演奏音色優美,高音明亮富有穿透力,低音渾厚溫暖,各個音區銜接流暢,讓人沉醉其中。中國好聽的小提琴曲不是很多,這兒都有了,聽了能不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