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技工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使得一體化課程改革迫在眉睫。關于職業教育的一體化教學理念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本文主要結合學校數控專業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過程,介紹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技工教育 工作過程 一體化教學 典型工作任務
一、現階段技工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改革的調研中,我們發現技工教育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內容過于陳舊、枯燥
很多技工院校使用的教材理論知識過多,教材內容沒有及時更新,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與現實技術的進步不能很好地匹配,導致現有的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及模式過于陳舊,不能實現與現代的藍領技術同步跟進。教材內容的崗位針對性太差,不能很好地適應技工學校學生的培養模式及方法。這就使得人才的培養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對技術人才的需求,所培養的人才也難以適應崗位的技能要求。
2.培養的學生缺乏相應的崗位技能和素養
大多技工院校對學生培養的主要模式還只是單一的依據課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要領進行專業和技能訓練,缺乏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
3.教師專業技能及素質要求滯后
現行技工院校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在學科教育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對技工教育不熟悉,甚至不了解,技工教育的意識和能力非常缺乏,導致技工教育并沒有成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職業教育。一些專業課教師只是形式上的“雙師型”教師,很少有專業教師經過系統的專業實踐訓練,普遍存在能力結構偏失的問題。
以上幾方面的問題在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尤為突出,在現行的教育體制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勢必會漸行漸遠,不能很好地滿足對技能人才的有效培養,也不能為我國的制造業輸送更多實用型人才。
二、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理念的提出
技工院校的教學改革呼聲強烈,所以近年來,關于職業教育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基于工作過程的理念最初起源于德國,為德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工作過程”的關鍵要素有:工作者、工作對象、工作條件、工作設備、工作方法和工作產品。以德國布萊梅大學教授、國際現代學徒制創新研究網絡(INAP)主席菲利克斯·勞耐爾(Felix Ptauner)教授為主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學派認為,工作過程是指“在企業里為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和經驗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
最近二十余年,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過程借鑒了德國的這種先進指導理念。但是這種理念得以推廣主要是集中在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而在技工院校的教育理念中還只是單一的理實一體化教育教學,理念過于陳舊。2009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關于印發技工院校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拉開了我國技工院校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改革的序幕。筆者主要結合學院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介紹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三、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的實施
結合近五年學校數控專業的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筆者認為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必須要扎實下面幾項工作。
1.確定本專業的職業崗位
經過廣泛的調研,我們制定了數控加工專業的職業崗位表,見下表。
2.根據職業崗位調研提取典型工作任務
“典型工作任務”是職業行動中的具體工作領域,也稱為職業行動領域。典型工作任務的提取分析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重要環節。提取典型工作任務的關鍵在于收集一定數量的相關企業專家在工作崗位中的經驗與能力。從實踐專家訪談會中,了解企業專家職業能力發展的階段及企業、行業的基本流程及技能要求,明確該專業在企業的各崗位中有哪些工作任務,崗位需要具備的哪些知識結構、崗位能力和崗位素質要求。再根據這些提取出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以此作為各課程建設的依據。當然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務要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要有可實施性,從簡單易行的工作任務開始,使學生在從事工作時能夠有信心,完成工作后能夠有成就感。
3.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領域課程體系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要體現兩個職業特色:一是要基于工作崗位來創建新的課程體系,二是要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來組織教學內容。該課程體系的建立要通過深入相關企業進行職業活動分析(包括崗位、職責、知識、技能等),以培養崗位工作能力為教學目標,打破傳統的學科制教學,重新整合,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把除文化基礎課外的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實訓課等融合,創設生產型學習情境,實現教學與生產同步,實習與就業同步,以達到學生在校期間所學的知識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不同類別的課程建設應體現差異性。主干課程建設要圍繞數控加工行業對從業者的專業技術能力,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支持課程建設以該課程對主干課程的支持程度為出發點明確教學內容,使相應的知識和基礎技能達到支持主干課程的目的;其他課程的建設以使學生掌握該課程的技能,使學生從事數控加工行業的技能與知識更加全面。
四、總結與展望
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靈活應用,使教師、學生從中受益匪淺,為技工教育的改革帶來希望。一體化教學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對于職業教育工作者來說,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要把這項工程做好,不僅要打好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的一體化課程體系的基礎,還要做好實施這項工程的保障,即培養出一支一體化教學的師資隊伍,因為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的首要條件是教師。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學習鍛煉,學習并掌握典型、實用的教學案例,必須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能夠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盡管一體化教學改革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相信經過技工教育者們不斷地努力、探索,基于工作過程的一體化教學定會日趨成熟,從而發揮它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完成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凌靜.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1.
[2]程宜康,吳景松.對當前高職教育課程改革若干問題的思考[J].學術論壇,2008(4).
[3]劉祥為.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機械制造專業課程開發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1(11).
[4]張茂根.構建實踐課程體系培養創新人才[J].黑龍江教育,2005(9).
[5]關秀霞,高影.關于基于工作過程“典型”工作任務的確定應考慮的幾個因素[J].中國科技財富,2012(16).
(作者單位:杭州第一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