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有了新的質量要求。以中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的形式對設置了商務英語專業的湛江地區中職學校的師生進行調查,分析當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6-0229-02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對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有了新的質量要求。其中課程體系是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本文以中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的形式對設置了商務英語專業的湛江地區中職學校的師生進行調查,分析當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1.根據《2014湛江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報考指南》,湛江有44所中職類院校,其中開辦商務英語專業的有6所學校。分別是湛江財貿中等職業學校;湛江市女子職業技術學校;湛江市智洋外語職業技術學校;湛江市第十五職業高級學校;湛江市霞山職業高級中學和湛江市旅游職業技術學校。筆者對上述6所學校的相關教師進行訪談,包括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狀況、課程體系設置情況等。
2.畢業生就業調查問卷。本文選取國家示范校建設項目湛江財貿學校商務英語專業2011屆和2012屆的101名畢業生做調查問卷。為了增加調查結果的代表性和可信性,在與教師的訪談中增加了解學生就業情況的內容。此次調查共發放101份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89份,整體問卷回收率為88.12%。
二、問卷調查和訪談內容的分析
(一)人才培養的效果分析
在畢業生問卷調查中,針對畢業生對在校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是否能滿足工作要求的問題中,有6人認為十分滿足,占6.74%;有36人認為基本滿足,占40.45%;有29人認為不能滿足,占32.58%;有6人認為與工作要求相差太遠占6.74%;還有12人認為說不清楚,占13.48%。可見,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畢業生培養質量并不能很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同時,人才培養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體現在畢業生的就業專業對口情況上。當問及畢業生就業的對口情況時,有34人認為對口,占38.20%;有23人認為一般,占25.84%;有32人認為不對口,占35.96%。可見,超過50%的被調查者認為該專業就業對口情況不容樂觀。當問及選擇對口性不強的工作原因時,主要集中在三點:一是外貿相關的工作條件、待遇不好。二是所學專業就業形勢不好,找不到相關工作。三是部分學生始終感覺自己中職的學歷低,自信心不足,不敢與更高學歷的畢業生競爭。
(二)課程體系分析
1.從課程培養目標。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是要培養哪些崗位的人才?學校培養的人才要符合社會和企業的需求。在89名畢業生中,有26人從事外貿業務員,占29.21%,有29人從事跟單員工作,占32.58%,有18人從事文員助理類工作,占20.22%,有5人從事客服工作,占5.62%;11人升讀大專;占12.36%;沒有人從事翻譯崗位工作,占0%。可見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最多的就業崗位是業務員和跟單。而英語專業素質要求較高的翻譯崗位,被調查者中沒有人從事該崗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用人單位的招聘意向。這說明從專業難到易的角度看,人才有明顯的分流。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或高職的學生填補了崗位要求綜合技能和專業技能相對高的翻譯和外貿等類;而中職畢業生集中在專業要求相對低的業務員、跟單和文員類工作。它反映了市場對人才需求的分層現象。
2.從課程設置和課程結構。在教師訪談中,6所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習年限有兩種:一種是2.5年在校學習,0.5年頂崗實習;另一種是2年在校學習,一年頂崗實習。采取前者年限模式的學校有2間;采取后者學習年限模式的是4間學校。當談到學校是否有固定實習單位時,只有2所學校有固定實習單位。在談及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方面,各校的課程體系結構稍有差別,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是6所學校都有的;拓展課(選修課)有3所學校開設;設置專業技能方向課的學校0所;開設實習課程的學校只有2所,這也與上題中問及學校是否有固定實習單位數據調查一致
在畢業生問卷中,在多選題問及中職學校學習到的知識體系中對就業有幫助的知識時,被畢業生排在前三位的是分別是專業基礎知識、專業實踐知識和專業核心知識,第四位是公共基礎知識,最后是政治理論和人文素質類知識。
在對就業最有幫助的技能方面,有35人認為一般通用技能最有幫助,占39.33%;有27人認為專業核心技能最有幫助,占30.34%;有22人認為專業相關技能最有幫助,占24.72%,有5人認為個人特長最有幫助,占5.61%。
在與教師的訪談中,談及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實訓課與理論課程設置比例時,發現各個學校的比例不盡相同。由此可見在湛江地區的中職學校里,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缺乏一個相對合適的統一標準,學校設置課程的隨意性較大。
3.從課程內容。課程內容體現在教材的選擇上。訪談中發現各校商務英語專業核心課程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還是沿用本科或高職類的理論為主的教材,沒有學校使用校本教材和實踐性教材。這個從側面反映出了粵西地區教育發展的稍為落后。教師普遍認為目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優質教材仍太少,校本教材缺乏。表明了大部分學校教材建設仍有待加強。綜上所述,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學校應該面向用人單位的要求來調整各個課程內容的比例,適當增加行業課程內容和實踐課程內容。同時加強教材建設,一線教師多編寫適合本校和中職教育特點的校本教材,及時更新知識和信息,使教材能夠跟上行業知識更新的速度。
4.從課程機制評價。在訪談中,教師表示學校往往并不重視課程評價,缺乏完善的課程評價機制,而且評價的對象狹窄,手段單一,這樣不能反映出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崗位操作能力之間的差距。其實課程評價對象的范圍很廣,課程評價的對象包括“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等課程要素。也就是說,它不但要對課程效果進行評價,而且從需求開始就應該進行評價。
5.從對課程體系的整體評價。在課程體系整體評價的問題上,首先是對畢業生關于目前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滿意度進行調查,有52人的學生對課程滿意程度為一般,占58.43%;比較滿意的人有16人,占17.98%;非常滿意的有3人,占3.37%;不太滿意有10人,占11.24%;非常不滿意的有8人,占8.99%。可見,畢業生中認為課程設置整體較好的被調查者還不到總數的四分之一。
在訪談中,各個學校的教師們也對現有的課程體系評價一般。原因歸納為一方面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課程的開設缺乏嚴謹的調研作為支撐,隨意性較大,沒有一個統一的課程體系標準,導致課程設置各不相同,課程與崗位對接不足。另一方面課程及其教材缺乏職業特色,難以吸引學生和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效果一般。訪談中老師們給出的建議有以下幾點:(1)課程加強實訓的內容,學校多與企業掛鉤。(2)實踐教學內容設計突出實踐性和針對性。(3)課程設置突出科學性和系統性。(4)學校應該了解行業證書,引導學生考取精而不濫的證書。(5)首先教育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再培養工作技能,這樣會事半功倍。
三、實證調查的結論
通過以上的實證調查,我們可以了解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現狀,認識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有利于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和優化,使該專業能夠更好地建設和發展。
從就業情況上看,近幾年,中職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樂觀,一方面中職學校助學政策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畢業生數量相應增加。另一方面中職學校培養的人才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與用人單位的需求不符合,學生就業不對口率高,出現供求脫節現象。另一點問題是,目前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心態需要調整,一方面要有自信,另一方面不怕辛苦。據此現象,在設置課程時候,也要注意職業教育課和心理課程的安排,調整畢業生的心態,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工作和社會。
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效果上,企業需要的是動手能力強,具備較好的英語和商務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的應用型人才,各所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缺乏實證論證,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不是建立在對企業人才需求的系統調研的基礎上。大部分的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依據某個模糊的培養目標,專業特色不明顯,同時也沒有凸顯出中職的教育特點,導致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雜亂。
在課程體系上,第一,課程設置略顯隨意,課程設置泛、寬,學生學而不精。同時開設的公共基礎課面廣,如人文、文學等,而商務類的核心課程卻缺乏深度,也缺乏實踐性課程。另外,選修的拓展課程對學生的就業幫助不大。其次專業核心課程沒有突出中職特點,很多課程僅僅是高職或本科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復制或者僅僅是課程內容的簡單化。第二,目前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普遍忽視社會實踐環節。商務英語專業的實踐課程設置既沒有具體的質量標準,也沒有合理的社會實踐課時數,導致了實踐課程出現“走過場”現象,這樣學生無法真正地理論聯系實踐,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也很難跟得上行業里知識和技術更新的速度。第三,教材的知識更新遠遠跟不上行業知識和技術的更新速度,并且實踐性教材少。第四,課程的考核和評價基本是在課堂完成,很少有企業的參與或者實際操作的參與。總而言之,目前的課程體系容易造成學生學而不精,沒有掌握扎實的專業核心知識和技能。這與社會需求和學生對知識、能力結構的期望并不一致。在校企合作上,還停留在頂崗實習的層面上,與企業的深度融合不夠,合作形式較單一。
參考文獻:
[1]戴歆.外貿企業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人才素質能力要求的調研報告[J].赤峰學院學報,2013(7).
[2]吳寒.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與構建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