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年來,許多高校不顧自身情況,開設大量學科,但其只有廣度,沒有深度,學科生命短暫,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實際意義。因此,將實體學科群遷移到以IT為基礎的虛擬學科群系統成為大多數高校的不二選擇,本文對學科群資源庫的管理流程進行了簡單設計。
關鍵詞:學科群;管理流程;虛擬學科
學科群資源管理是管理流程的主體,本文針對學科群資源的獲取、分類、提交、過濾、審核、發布和評估等相關流程進行研究。
學科群資源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資源分類、初始化資源庫、資源提交和入庫、資源過濾和審核、資源分享和發布、資源維護和評估等。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
1 學科群資源庫分類研究
在虛擬學科群系統運行中,不同的用戶需求不同,這就需要對各種請求設置不同的資源庫。本文將學科群資源庫分為事件資源庫、問題資源庫。
1.1 事件資源庫
為了快速解決用戶提出請求,系統將已有的事件解決方法存放在事件資源庫中供服務中心進行查找。
1.2 問題資源庫
當事件管理不能對用戶請求做出解決時,事件升級為問題,這就需要二線工作人員在問題資源庫中進行相關查找,或研究解決方案。
2 學科群資源庫管理用戶分類研究
在學科群資源庫管理的過程中,不同流程實現的功能不一樣,此時通過設置角色,讓每個角色只負責處理一部分功能,通過給用戶賦予不同的角色讓用戶參與不同的流程處理,這樣可使學科群資源庫管理的流程清晰化。本文根據流程的參與者將學科群資源庫管理的角色分為:
2.1 學生
在系統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不僅是學科、學科群知識的學習者,也是學科、學科群知識的創造者,通過學科群知識的學習,前沿綜合實踐的研究,提出新問題,新請求。
2.2 教師
作為學科知識的傳授者,將教師分為一般學術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帶領、指導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某一學科群領域進行研究,并對學科群資源庫內容進行編輯、更新、審核、評估、歸類等管理,解答學生針對學科群內容提問請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自己綜合水平也得到整體提升。
2.3 系統管理員
系統管理員分為一般型和專家型兩類,負責學生和教師用戶的統計管理,同時對用戶提出的系統運行管理等請求進行解決,并進行系統問題的更新、審核、評估、歸類等管理。教師也是可以兼顧系統管理員的。
3 學科群資源庫管理子流程研究
知識管理是個復雜的過程,包含多個子流程,即:提交流程、刪除流程、變更流程和評估流程。每個流程都規定了相應的輸入輸出以及要達到的目標,每個流程由多個角色參與處理,每個角色也可以參與多個流程。
3.1 提交流程
提交過程分為兩部分,一是針對學科群的教學資源進行編輯,而是對編輯內容進行審核。首先是資源編輯,由老師或者學生完成此操作,其次,編輯后確認無誤后進行內容提交,交由普通教師或者最低級的系統管理員進行審核,有無法解決的問題再提交給專家教師或者高級系統管理員進行審核。審核合格的方可錄入到學科群的資源庫,對沒有通過審核的內容,返回給提交者。
3.2 刪除流程
學科群資源庫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管理過程是動態的,當中過期的資源會不定時的被清理掉,或者是使用率不達標的內容會被清理,以此保障資源庫有足夠的剩余空間存放新資源,保持資源庫中的內容常新。
3.3 更新流程
資源庫管理的另一重要操作就是新內容的添加更新,目的都是為了保持資源庫的新鮮度。資源的更新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對原有資源的內容向更寬更深的層次挖掘。
3.4 評估流程
評估的流程是根據資源內容的難易程度進行過濾評估,日常操作由普通教師和最低級的系統管理員進行操作,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會被提交給專家教師或者高級系統管理員,以此種方式評估資源庫內容,使得資源庫被充分利用,內容不斷更新,形成良性的循環過程,最終達到實現學科群資源庫內容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甘露.民族院校學科群建設研究[D].武漢:中南民族大學,2011.
[2]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