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貴陽 550002)
摘 要:當前,較為典型的一個工程特色專業就是指冶金專業。企業對冶金專業學生的要求比較高,他們希望冶金專業的畢業生既是應用型人才,又是創新型人才,為此高校要改革冶金工程專業的教學,以此來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文章主要分析了冶金專業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問題。
關鍵詞:冶金專業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衡量高等教育成與敗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是否能夠培養出應用型的創新人才。冶金專業不同于其他的專業,其既要培養出研究型的人才,還要培養出復合型的人才。在當前社會需求的刺激下,冶金工程專業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都要根據時代的特點來進行,從而可以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1 基礎理論創新教學改革
在工程創新過程中,基礎理論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掌握了更為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那么才可以在工程應用中真正實現工程創新。所以,加強基礎理論課程、加強專業基礎理論課程以及不斷完善新教學方法,已經成為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關鍵點。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要想順利的開展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活動,這就要充分考慮到專業的實際發展需要,還要不斷擴大基礎理論課的范圍。除此之外,還要按照學科的發展方向來適時的調整基礎理論,鑒于此基礎理論教學改革的核心就是不斷拓寬基礎,把握創新方向。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教師既要考慮到學生所屬行業的發展方向,還要考慮到整個時代的特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要將學生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基礎理論教學的改革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特別強調的是,為了能夠推進專業基礎理論創新教學的改革,這就要構建一支具有創新能力、行走在學科前沿的教師隊伍,并且要將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理論引入到課堂中,真正提高學生的理論創新能力。對于專業教師來講,其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材上,而是要與學科密切聯系起來,只有學生真正了解到自身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其才可以在日后的學習中不斷創新。
2 技能性、綜合性、創新性以及開放性的實驗教學改革
冶金工程專業的實驗教學依據專業理論模塊開設了四個不同層次的實驗,第一層次,技能訓練性實驗;第二層次,理論綜合性實驗;第三層次,理論創新性實驗;第四層次,開放性實驗。
第一,技能訓練性實驗。開展技能訓練性實驗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實驗技能,還要讓學生掌握重要的測試方法。
第二,理論綜合性實驗。將專業基礎理論貫穿起成為綜合性理論,然后再開展一系列理論綜合性實驗。在設計綜合性實驗的時候,教師要將冶金理論的知識融入到其中,組成嚴密的實驗項目,接著還要考慮到實驗子項目的細節,這樣做既可以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將學生的科研興趣激發出來。
第三,理論創新性實驗。所謂理論創新性實驗是指借助專業教師所主持的科研等項目要求學生利用自身的課余時間來完成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最終將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分析數據、撰寫文獻的能力。實驗教學改革是多元化的,這樣的教學改革既可以將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拓寬,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 專業實習、工程實踐訓練方面的教學改革
冶金工程專業的專業實習教學是指教師帶領著學生到對口的工礦企業進行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以及就業實習,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讓冶金專業的學生對當前行業的生產狀況、行業的管理狀況以及行業的技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以此將學生創新實踐的興趣激發出來。對于認識實習與生產實習,往往都是由專業教師來帶領學生實習,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帶領學生到一流的企業進行實習。同時學校要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專業知識淵博、工作態度認真的實習指導教師,確保認識實習、生產實習這兩項活動可以順利進行下去。對于畢業實習、就業實習,這兩項實習活動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工程實踐方面的能力,充分結合各種類型的創新訓練項目,引導學生在實習基地上開展實踐訓練活動。在開展工程實踐訓練的過程中,學校要與企業合作起來,為學生提供開展工程實踐訓練的空間?,F階段,很多學校開始通過與一流企業合作來不斷擴大自身的科研基地,這樣做不僅便于學生開展實踐訓練,又讓學生在實踐訓練中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4 課外科技活動創新學分的新措施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多高校都制定了新的專業培養計劃,這些新的專業培養計劃中明確指出每一位學生要獲得2個課外科技活動創新學分之后才可以順利畢業。這一新的專業培養計劃不僅受到了學校專業教師的重視,還受到了學生的重視,很多專業教師在研討以及論證之后,其認為學生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來提高自身的創新學分。第一,學生要踴躍參加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例如:星光杯、創業計劃等項目;第二,學生要積極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并且要完成實踐、撰寫研究報告等多個環節,最終撰寫出來的論文將成為驗收的主要指標;第三,參與到大學生工程實踐創新項目中,學生在工礦企業實習完之后,要將自身的創新成果提交給指導教師,以此來獲得創新學分。學校通過課外科技活動創新學分這一新舉措,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激情,并且學生在撰寫科研項目報告、實驗研究報告的時候,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5 總結
為了能夠培養出社會、企業所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高等院校要努力培養出“多元化復合型”人才。對于冶金專業工程來講,學校要從基礎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工程實踐教學、課外科技活動等多個方面來進行改革,以此來達到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邵輝,龔方紅,徐萍,葛秀坤,趙慶賢,蔣必彪.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活動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10(09).
[2]龍紅明,李家新,王平,葉愛芳.冶金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作者簡介:劉利(1964-),男,四川人,本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