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林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加大了造林綠化的力度,造林綠化的質量好壞直接與林業種苗息息相關,所以需要加強種苗的發展,確保林業和生態建設能夠得以順利實施。文中從林業種苗的意義和基本方針入手,分析了林業種苗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進一步闡述了林木種苗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林木種苗;意義;問題;發展對策
前言
在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下,我國生態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在這種情況下,林業的發展對林木種苗的需求不斷提升,種苗建設也開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變。特別是在當前林業戰略發展過程中,由于人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度不斷提升,生態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所以需要加強種苗的發展工作,優先發展種苗,確保能夠更好的推動林業的快速發展。
1 林業種苗的意義
林業的建設離不開種苗,種苗不僅是林木繁衍及發展的重要保障,而且其還承載著林木遺傳基因,有利于更好的推動生態建設和林業建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種苗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不僅滿足了數量上的要求,而且種苗也開始向多樣化和優良化的方向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由于國家對林木種苗工作較為重視,所以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種苗事業不僅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體系,而且也成為林業和生態建設的重要保障。
2 林業種苗工作的基本方針
2.1 依法治種
林業種苗事業的發展,需要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因此需要加快社會法律意識的提升,確保依法決策及依法行政,從而使依法治種得以成為現實。
2.2 科技興種
當前種苗事業的發展,需要將生產與科研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加快種苗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技術上的創新有效的提高種苗的科技含量,利用科技興種來確保種苗事業能夠得以健康、有序的發展。
2.3 強化服務
林業種苗事業的發展,需要建立健全的種苗管理機構和行業協會,從而更好的提升種苗的社會化服務,在林業種苗生產、流通、消費及分配等整個過程中做好全程的服務。
2.4 發展產業
林業種苗事業的發展,需要從實際出發,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產業來抓,通過多種形式確保林業種苗工作能夠走向產業化發展之種,從而加快種苗向專業化、多元化、標準化和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3 林木種苗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 林木種苗總體質量低
當前我國林業種苗整體質量較低,基地供種率較低,而且種苗的使用率也不高,很大一部分種苗需要由群眾進行采集,很難保證種苗的質量。同時在當前大部分良種基地內,遺傳增益和高世代種子園比重較小,速生樹種及輕抗逆性樹種在選種時重視度較高,這對于當前生態建設工作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3.2 林木種苗市場混亂
當前我國種苗事業發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而且社會化服務體系也不完善,缺乏先進的監督和管理手段。再加之當前生態建設和林業發展過程中對種苗需求量較大,社會育苗過熱現象較為普遍,針對社會育苗現象,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及信息引導,從而導致市場較為混亂,不僅存在無證經營情況,而且對產品命名存在隨意性,假苗和劣質苗以次充好,虛假宣傳及炒作等問題較為常見,這不僅嚴重損害了林農的合法權益,而且還給造林的質量和效益帶來較大的影響。
3.3 林木種苗機制不活,產業化尚未形成
當前我國一些國有種苗基地在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完全的擺脫傳統經濟體制的束縛,而且市場意識較差,內在動力不足,很難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狀態,同時在種苗發展方面相關的宏觀政策也存在著不健全、不完善的情況。
3.4 宏觀管理力度不夠
當前我國林業種苗管理機構屬于事業單位編制,實行的是自收自支及差額補貼,所以在實際經營過程中,為了彌補經費上不足,往往會從事經營性行為來進行創收,該行業微觀業務管理較多,但宏觀管理力度不足,這對于種苗執行法、技術監督、信息引導等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使林木種苗管理機構的行政職能不能有效的進行行使。
4 林木種苗發展對策
4.1 加強領導,落實政策,創造良好的種苗生產經營氛圍
做好林業種苗工作是加快林業建設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首先應該從思想意識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從領導到基層員工都應該認識到種苗建設的重要性,然后指定完善的種苗建設體系,并且將其落到實處,作為林業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在種苗建設工作中,應該做好儲備工作,并且將良種補貼落實到位。在種苗建設工作中,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所以需要取得金融機構的支持,大力興建林業種子基地,將各項基礎設施配備齊全,并且在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營造良好的種苗生產氛圍。
4.2 依靠科技進步,進一步提高種苗的科技含量
通過多種形式來加強種苗技術培訓工作,從而更好提高林農和果農的管理能力。對于種苗應用技術,需要與科研院所進行聯系,從而聯合對其進行研究,加大種苗科研的力度。在種苗選育工作中,需要選擇具有較強抗逆性的生態林良種、選擇具有速生豐產的用材林良種,同時還要選擇優良經濟林良種,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來建立和完善良種推廣體系,從而加快對良種繁育、苗木培育及種苗流通環節的一系列實用技術的推廣,確保林木種苗科學含量的提高。
4.3 強化行政職能,切實加強對林木種苗基地的建設與管理
種苗管理隊伍在公共服務方面具有較多的職能作用,所以可以通過加強林木種苗管理隊伍的建設,確保種苗管理隊伍服務能力和執法能力的,從而實現種苗管理職能的轉變。進一步發揮種苗生產基地的龍頭作用,以其為主體形成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苗木生產供應體系,建立起規范、協調、透明及高效的林木種苗行政管理體制。
4.4 創新林木種苗發展機制,增強林木種苗發展活力
加快對國有林木種苗基地的改革力度,加快推動國有種苗基地的市場化運行,使其能夠實現自主經營和自負盈虧。同時還要加快機制、體制和科技創新的力度,利用多種形式來加大對種苗發展的探索力度。在種苗事業發展過程中,可以打破傳統的束縛,不受行政區域的限制通過多種形式,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組建種苗培育聯合體,這樣不僅能夠有效的盤活國有資產,而且還能夠擴大經營的規模,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種苗的質量和效益。另外還要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各種社會主體來對種苗產業進行投資,允許有能力的人員、企業、外地投資者利用單獨或是合伙的方式對林木種苗進行生產和經營,從而進一步推動林業種苗事業的健康發展。
5 結束語
林木種苗工作直接關系到林業的發展和生態建設,所以需要從多方面來對林業種苗生產經營者的整體素質進行提高,培養其較強的法律觀念,從而更好的推動種苗生產和經營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陳勇.“入室”環境下國營林業產業的對策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2(2):54-59.
[2]段才一,王寶債,戴月欣,等.青島市林業種苗花卉發展現狀及對策[J].山東林業科技,2004(4):46-47.
[3]李朝忠.關于加快山東省林業產業化發展途徑的探討[J].山東林業科技,2002(增刊):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