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創新精神,在機械設計領域同樣如此。文章對現代機械的特點進行了介紹,并對國內外機械設計的創新方法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機械設計;創新;方法;研究
1 現代機械特點
1.1 性能較高結構簡單
與傳統機械不同的是,現代機械具有較高的性能,其結構也越來越簡單,功能變更更加容易、方便。隨著技術的發展,設計方法變得多樣化,作為設計人員,可以將多種技術進行融合,最終實現現代機械的綜合利用。并通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點,使現代機械具有更加科學合理的結構,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
1.2 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現代機械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能夠獲得更多的效益,節省人力、物力、財力。同時現代機械的效率也獲得提高,縮短了工作時間。對于工作成果的展示更加清晰和明確,使現代機械使用人員對于工作成果可以進行較為直觀的理解和感受。在產品質量上也獲得提高,工作整體質量得以提升。
1.3 功能增加柔性增強
現代機械的功能逐漸增加,并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涵蓋面及涉及對象的領域越來越寬廣。現代機械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其柔性逐漸增強。所謂柔性,就是功能要求發生變化時,機械產品能夠進行很好的適應,因此柔性的增強無疑能夠使現代機械獲得更加廣泛的應用。
2 現代機械設計方法概論
2.1 現代機械設計創新理論
現代機械創新設計是一種實踐活動,以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為基礎,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合理運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和技術手段,使得設計出來的產品更加具有實用性、創造性。現代機械設計已成為一個龐大的學科,種類和結構日益復雜,功能更加多樣化。機械設計創新理論是指在機械設計學理論的基礎上,聯系并緊密結合認識哲學、認識科學、思維科學、設計方法學、發明學、創造學等相關學科中的有益成分,凝結設計人員的聰明才智,并且運用系統科學、信息科學、計算機技術等技術手段,融合美學原理,設計出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價值的產品。通常來說,可以將現代機械設計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方案結構設計、運動設計、動力學設計。在這三個設計階段中,方案結構設計是最初的設計環節,也是最能體現其設計的創新性的環節,其設計的原則是根據客戶的需求,對機械結構進行改變和優化,使得設計出來的產品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要求。
2.2 機械設計創新內涵
機械設計創新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較為常用的是提高機械產品的性能以及優化產品的技術特性,如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等指標。此外,也可以設計全新的機械產品來實現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舊的設計思維和設計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設計的需求,機械設計需要具有獨創性、實用性、突破性和聯動性。獨創性,即打破傳統的設計模式和設計理念,采用科學合理的全新的方案和組合。實用性,即機械設計的創新應具有針對性,滿足市場的需求,具有合理的功能,易于生產,使用方便。突破性,即轉變原有的思維方式,不局限于機械設計領域自身,而是擴展到其他領域,并從中獲取靈感,為機械設計提出新的原理,開拓新的局面。聯動性,顧名思義,在對設計方案進行改進和優化的過程中,作為設計人員,應有發散性的思維,從橫向、縱向、逆向不同角度進行機械設計的創新。
2.3 開展現代機械設計創新的意義
現代機械設計創新的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產實際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其具有的學術價值更是不容忽視的,對于機械設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其發展的根本動力。機械設計產品所體現出來的并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運用與實現,更是設計者思維方式的反映。設計者在進行機械設計的過程中,其思維方式也不斷地獲得提高。同樣設計者的思維方式融入到產品的設計中,使產品更加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在兩者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機械設計作品更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向著集約化、自動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現代化的創新力量不斷涌入,必將促進機械設計的發展,使機械產品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3 國內外機械設計創新的方法研究
3.1 國內機械設計創新方法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于機械產品無論從質量上還是從精度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機械設計領域也產生了重大的突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先進的設計理論和設計方法不斷涌現,在傳統機械設計方法的基礎上獲得了進展。機械設計是十分復雜的過程,涉及到的知識和理論也非常復雜,在設計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然而在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和機械設計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豐富了機械設計的理論,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對于機械設計中出現的問題,已經能夠很好地進行解決。高科技及先進理論的引進使設計過程得以簡化,為機械設計的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當前,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化設計、局部或全局性設計等創新方法已獲得廣泛的應用。
3.2 國外機械設計創新方法
相對于國內的機械設計創新,國外的創新研究開始的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應用得較為廣泛有以下三種。普適設計理論是在傳統設計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源于德國,通過將現有設計方法進行總結和規范,形成具體的設計規則模型,根據既有的經驗,設計和構建能量的輸出和輸入環節,進而將機械設計的功能結構具體化。公理化設計理論方法則是在決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源于美國,使科學決策和系統理論相結合,與普世理論相同的是,功利化設計方法同樣注重于經驗的積累,最終形成以法律公則和科學方法為基礎的創新方法。公理化設計理論的優勢在于能夠優化和完善較為復雜的機械設計,其設計效果也比較令人滿意。三次設計法理論主要包括系統設計、參數設計、容差設計幾個方面,起源于日本,近幾年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這種方法是目前較為先進的設計方法,準確率和效率都有所提高,機械設計的整個過程可以很快的完成,充分體現了高質、高效、方便、快捷的特性。
3.3 培養機械創新設計思維
在進行機械設計的過程中,創新思維方式的培養非常重要。這是因為機械創新設計是極具創造性的工作,作為設計人員,在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能力的同時,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思維方式尤為重要。對于機械設計工作應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突破傳統的設計方法和思維模式,廣開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新技巧,運用先進設計手段,使原有的設計更加完善或者創造出全新的設計作品。發散性的思維方式也是進行創新設計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從多角度、多方面入手,善于聯想,從其他事物或者不同領域獲取設計靈感,從而使得設計更加優化和完善。
4 結束語
現代機械設計創新方法是一門綜合學科,更加離不開創新。現代機械設計人員應該在傳統的機械設計的基礎之上,樹立創新設計的思維理念,將各種創新方法綜合運用,并整體優化,還要熟練應用現代機械設計分析工具,設計出高質量、高生產率、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機械產品,順應當代市場經濟的發展潮流,提高機械產品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張前森.淺析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及研究進展[J].科技資訊,2011,31(18):111.
[2]許鴻艷.討論現代機械設計的方法及研究進展[J].湖南農機,2013,40(5):55-57.
[3]閻文.淺析現代機械設計方法及研究進展[J].機電信息,2013,357(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