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航保信息資料分類以航海保障信息的知識內容為主要依據,通過歸納、聚類、列類而形成的航保信息資料等級體系,用于對航保信息資料進行分類組織、存儲和檢索,以及進行分析、統計等活動,是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途徑。本文首先介紹航保信息資料的內涵以及國內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發展的需求,勾勒出未來的發展趨勢,為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航保信息資料分類、航海保障、內涵、
中圖分類號:G2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中國的崛起離不開海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航標、海測和通信機構作為我國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國家參與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履行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的責任和義務,承擔著船舶航行的技術支持、航運經濟的服務保障以及國家主權的維護等職能,在保障我國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內涵
分類是人類思維的基本形式,是人們認識事物、區別事物的一種思維方法。信息的分類組織是構建有序化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指依據事物的屬性或特征對信息進行區分和聚類,并將區分的結果按照一定次序予以組織的活動。
航保信息資料是指海事部門為履行航海保障的職責而采集、加工、使用的信息資料。一般說來,航保信息資料包括航標導助航信息資料、海事測繪信息資料、電臺通信信息資料等。
航標導助航信息資料主要是指海區沿海干線航標和主要商港的航標建設養護信息資料。海事測繪信息資料主要是指轄區內民用港口、航道的周期性測量和測繪應急信息資料。電臺通信信息資料主要是指主航道水域的通信及應急通信信息資料。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是以航海保障信息的知識內容為主要依據,通過歸納、聚類、列類而形成的航保信息資料等級體系,用于對航保信息資料進行分類組織、存儲和檢索,以及進行分析、統計等活動。通過建立航保信息資料的分類體系,把具有某種共同屬性或特征的信息關聯在一起,將海量無序的信息變成可利用的有序信息,為實現航保信息資料管理、共享和服務等奠定基礎。
二、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現狀
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是管理我國民用航標、測繪、通信業務和各種航海保障資料搜集的重要管理部門。
2012年,根據國家海洋發展戰略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通過整合直屬海事系統航標、測繪、通信等機構,交通運輸部跨區域先后設立南海、東海、北海三個航海保障中心。
三個航海保障中心專門負責轄區內航保信息資料的搜集、處理、數據交換和管理。目前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管理實行“一對一”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按照目前航保信息資料的分類,對應相應管理部門;即南海、東海、北海三個航海保障中心各下屬的航標導航處、海事測繪處、通信信息處分別管理航標導助航信息資料、海事測繪信息資料、電臺通信信息資料。
三、航保信息資料分類存在的問題
1、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深度和精度不夠、邏輯性不夠嚴密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一級類目劃分詳細,但分類結構不夠清晰、深度不夠,層次較少,不夠細化。導致航保信息的歸類、管理、統計和查詢效率較低,隨著航保信息資料的日益增多,目前這種劃分深度會導致航保信息資料檢索功能越來越差。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精度也不夠,表現在類目劃分不合邏輯、大類設置不全、類目名稱不合理等諸多方面。導致信息資料歸類時入類困難,繼而造成信息檢索式的困擾,查準率也難以得到保證。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中類目劃分與類目次序的排列體現沒有嚴密的邏輯性,沒有從整體上考慮類目體系的平衡問題,沒有以最大限度地反映當代航保信息資料的發展狀況,信息的涵蓋面不夠。
3、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發展不平衡
目前航保信息資源分類還沒有形成規范化和標準化,造成各個航保中心的航保信息資料分類方法和內容各有側重。導致異構的航保信息資料無法互聯互通,信息孤島現象嚴重,信息資料利用率低,缺乏統一管理。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方法和內容不一致。不同的航保中心無論分類方法和內容都不盡相同,在類目名稱的設置上還是類目級別的設置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
4、現階段航保信息資料分類建設總體規劃不夠完善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缺乏全國層面的規范和協調。航保信息資料分類方法較簡單,尚未形成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目錄體系,尚未建成全國統一、互聯互通、分布與集中結合的孤立封閉的航保信息資源體系,致使信息資源不能有效共享,本該協同一致的完整業務過程被人為分割和打碎。
四、對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需求
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存在著兩類角色:信息資料使用者和管理者。信息資料的使用者通過網站和應用系統查詢航保信息資料,發現所需信息。信息資料的管理者負責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建立和管理,并保證航保信息資料的安全和維護。
1、E航海建設的需要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航海時代的到來,我國的E-航海戰略也不僅僅僅停留在跟蹤研究階段,迫切需要建立E-航海相關工作協調機制,完善交流平臺,暢通溝通渠道,制定總體戰略框架,參與國際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從而實現與國際應用研究成果的對接,提高我國在國際海事事務中的話語權。
航保信息資料是e-航海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進行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研究,建立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有利于航海安全保障信息的動態分類、采集、管理。實現航海保障類數據信息在各類船舶和岸基設施之間、船舶之間、岸基設備之間無縫交換,整合、提供更加全面、及時、可靠、準確的航海保障信息服務。進一步提高中國海事沿海水域監管能力、海上安保能力和信息服務覆蓋面,不斷提升航海保障的安全性、安保能力、可靠性、運輸效率和集成性,加強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運效率,促進海洋環境的保護,是構建E-航海戰略總體框架重要的前期工作基礎。
2、GMDSS現代化的需要
目前的GMDSS 系統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現代海事通信搜救的使用需求。GMDSS將以先進的數字通信技術升級改造現有的GMDSS 系統,改善GMDSS 系統的性能,提高通信能力。2017年以后水上通信將從模擬轉向數字方向發展,水上移動業務頻率和頻道安排將會有所調整,很多用于現有模擬業務的頻率被允許用于新技術。對于海岸電臺來說,未來模擬技術工作的單邊帶電話業務也將不會受到保護,DSC業務也面臨新引進GMDSS 的技術及應用的競爭而弱化,這些都將對海岸電臺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基于這種情況,迫切的需要對現有的航保信息資料進行分類研究。通過梳理航保信息資料分類,建立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有利于建立數字信道,通過數字語音、短信息和郵件等方式,使GMDSS通信手段更加豐富、先進、高效。通過將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等應用納入GMDSS體系,逐步實現將導助航信息以及水上商業信息等納入播發范圍,加強現有海岸電臺頻率資源管理和保護。
3、使用者的需求
使用者可以分為公眾使用者和內部使用者,這兩者對航保信息資料的權限和使用范圍是有所區別的。公眾使用者可以通過清晰的分類,以多種方式查詢和檢索航保信息資料中自己關心的、可以公開的資源,能夠瀏覽對信息資料的描述,對獲取資料按照授權范圍進行使用。內部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開展部門之間的協作辦公辦事,實現跨地區、跨部門的信息需求。還可以根據實際形成專題內容,加強部門之間的聯系,提高辦事效率。
4、管理者的需求
航保信息資料的管理者負責信息資料分類的建立和管理,并保證信息資料的安全和維護。通過梳理航保信息資料分類,建立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和管理制度,及時掌握動態的航保信息資料的現狀、規劃航保信息資料建設,加強對航保信息資料的管理。
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一、能夠對航保信息資料進行管理,建立分類、增加分類節點、修改類名等。二、能夠對注冊的航保信息資料進行審核、規范化注冊內容,統一信息資料名稱及唯一合法出處。三、能夠對航保信息資料做發布、作廢等管理處理。
五、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發展趨勢
1、分類合理化
未來的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結構清晰、精度適當、類目劃分和設置合理。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可以采集、存儲、使用和管理信息資料目錄內容,通過元數據信息的定位和發現,實現航保信息資料共享和業務協同。充分解決信息資料重復采集、分散管理、底數不清、信息獲取渠道不暢通等問題。
2、功能完善化
建立信息資源目錄體系,運用有效的實施手段和管理方法,可以實現航保信息資料的梳理、編目和應用。可以通過智能搜索引擎、智能瀏覽器、智能代理等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既可以進行單一途徑檢索,又可以進行多途徑復合檢索;既可以進行精確檢索,也可以進行模糊檢索,已完全實現智能化、多途徑、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檢索。信息資料的管理和利用向信息采集、管理轉變,實現航保信息資料的合理配置、科學管理,為航海保障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3、資料電子化
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高密度存儲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逐漸體現在航保信息資料中,使得航保信息資料很多內容上體現了電子化、數字化等特點。沖破了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傳統局限,信息資料的表現形式從封閉走向開放,航保信息資料分類的內容變化趨勢明顯。
六、結束語
航保信息資料目錄體系的建設一個長期、細致、復雜的工作,航保信息資料分類是目錄體系建設基礎和依據。做好信息資料的分類,必將進一步促進航保信息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也為最終實現航保信息資源共享明確了方向。但是在分類的規劃、目錄體系的建設上還是任重而道遠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