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數學課程資源呢?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二、高度重視——學生資源;三、巧妙利用——學校資源;四、善于開發——社會資源。
關鍵詞:數學資源 開發利用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數學課程資源是指依據數學課程標準所開發出的各種教學材料以及數學課程可以利用的各種教學資源、工具和場所等。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數學課程資源是數學課程實施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當前,一部分數學教師在“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數學課程資源”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非常優質的數學課程資源卻沒有被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如何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數學課程資源呢?我從四個方面談一談自己的見解。
1充分挖掘——教材資源
1.1創設情境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主題圖資源,會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罢J識零”的教材主題圖是一組“小狗吃骨頭”的插畫。狗爸爸的盤子里有二根骨頭,狗哥哥的盤子里有一根骨頭,調皮的狗弟弟的盤子里卻是空的。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采取多種方法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充滿童趣的情境中去獲得體驗并進行思考。學生從自編自演的故事中理解了“二”、“一”、“零”的含義。
1.2自主探究
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而且還應讓學生“會學知識”。我在教學“8至5的減法”時,因為在上節課時學生已經學會了“5至1的減法”,所以我一開始就讓學生自愿結組,自主探究,讓他們用塑料小棒“擺一擺”、“算一算”。學生們在已經學會了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很快就學會了“8至5的減法”。
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數學習題。這些習題都是非常重要的數學課程資源。教師可以非常靈活地采用“一題多種變化”、“一題多種提問”、“一題多種解法”等方法來開發教材的數學習題資源。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充分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與滿足。
1.3靈活創新
教師不能簡單地“再現數學教材”、被動地“適應數學教材”,而應努力做數學教材的“開發者”、“改造者”、“完善者”。在保持教材基本內容不變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靈活而創新地使用教材。讓教材更貼近課堂,更貼近實際,更貼近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基礎和教學條件對教材進行“刪減”、“增添”、“置換”和“調整”。
2高度重視——學生資源
數學課程資源的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應以“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出發點。數學課程資源的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課程資源。
2.1重視開發“生成性資源”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師備課時沒有想到的、偶然發生的、富有個性的語言和行為,這就是“生成性課程資源”。教師要善于發現,發現學生的語言和行為中存在的特別的價值。教師要善于調控,巧妙而靈活地應對課堂上出現的意料之外的變化。學生對一些問題的模糊認識,往往可以成為重要的數學課程資源。學生存有疑問的內容,往往可以成為最值得開發的數學課程資源。課堂上偶然發生的“小小事件”可能成為非常有價值的數學課程資源。重視開發“生成性資源”,會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搖曳多姿”、“妙趣橫生”。
2.2重視利用“錯誤性資源”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理解并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更重要的是利用“錯誤性資源”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錯誤性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然后判斷“錯誤性信息”能否轉換為“錯誤性資源”。教師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側重發揮“錯誤性信息”積極的一方面。教師要努力化“錯誤性信息”為“錯誤性資源”。例如: 游戲《喵喵汪汪找位置》快要結束時,大部分學生仍然能夠按照“游戲規則”進行練習,但感覺到學生的興趣有所降低。有一位學生卻故意說錯答案。我說:“前!”他偏偏站在后面;我說:“右!”他偏偏站在左面。我告訴他這樣做不正確。他竟這樣回答我:“這樣‘反著做’更好玩啦!”面對這一破壞規則的“錯誤”,我靈機一動把它巧妙地轉換成了“資源”。我迅速調整游戲規則,按照這位學生的“規則”進行游戲。全體學生練習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善于將“錯誤性信息”轉化為“錯誤性資源”,不僅巧妙地處理了突發事件,維持了課堂秩序,而且激發了學生興趣,收到了良好效果。
3巧妙利用——學校資源
3.1校園環境資源
校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數學課程資源。教師要巧妙利用校園環境資源為數學課堂教學服務。在學完“1至5的認識”時,我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美麗的校園中去發現,去尋找。學生們發現許多物體的數量都可以用“1至5”表示出來。這樣的教學設計,既培養了學生愛護校園環境的情感,又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
3.2學具、教具資源
直觀而有趣的教具,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學會新知識。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那些操作簡便、直觀實用、學生喜愛的教具,對提高教學效果非常有幫助。玻璃球、硬紙板、紙牌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這些物品完全可以成為教師數學課堂上的教具資源。
《新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自主探究。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需要大量的適宜的學具。然而,在很多時候,學生并沒有非常理想的學具。教師要巧妙地利用身邊的物質材料,制作一些簡單的、實用的學具,幫助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例如:用“雪糕棒”作“計數棒”,用甘薯、土豆等做成小方塊、正方體等。
3.3圖書報刊資源
教師要巧妙利用學校的圖書、報刊等資源,獲得符合學生特點,能滿足學生興趣的資源。數學故事主要包括“著名數學家的故事”和“數學小故事”?!爸麛祵W家的故事”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家獲得成功前付出的努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啟示。比如,《華羅庚的故事》、《祖沖之的故事》等等?!皵祵W小故事”可以是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數學小趣事”、“數學小知識”等。還可以鼓勵學生編寫“關于自己的數學小故事”。
3.4現代媒體資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光盤、網絡等現代媒體資源發展十分迅速?;ヂ摼W上充足的信息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與思路?;ヂ摼W使交流更及時、更開放。我們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使學生更好地看到數學的過去、數學的現在和數學的未來。
4善于開發——社會資源
社會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數學課程資源。教師要善于開發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課程資源,努力營造“和諧、寬松、有趣”的教學氛圍。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充分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及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學生的數學生活經驗是一種重要的數學課程資源?!袄碚摰膶W習”聯系“實際的生活”,既讓學生鞏固了數學知識,又讓學生鍛煉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4.1把數學融入社會
“數學是日常生活和進一步學習必不可少的基礎和工具?!保ㄒ浴稊祵W課程標準》)數學教學要善于發揮“生活”這一課程資源的教育功能。數學教學要善于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分析”、“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把學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課堂中,讓學生嘗試用“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知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善于開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將學會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在教學“分類”時,我讓學生到社會中去調查:“什么地方有分類?”我鼓勵學生走到社會生活的角落中,去收集與整理各種分類現象:新華書店里的,連鎖超市里的,服裝專賣店里的等等。一周后,班級內部進行了“分類調查結果展示”。
4.2讓家庭協助學校
家庭教育對于學生茁壯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每個學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環境中。每個家庭環境中都存在可供開發的數學課程資源。小學生由于受生理和心理等的限制,家庭資源的開發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家庭中有數學”,“數學在家庭中”。
4.2.1發揮家長優勢,開拓學生視野
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與發展,有許多家長的綜合素質非常高。例如:在學習了《認識物體》之后,我請了一位擅長電腦繪畫的家長走進了課堂。這位家長結合自己從事的工作,深入淺出地講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等形體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并在計算機上演示了這些形體的畫法。這位家長的精彩演示博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
4.2.2發揮家長優勢,開展課外活動
學生進行“數學課外活動”時,因為經驗缺乏,能力有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家長的幫助與指導。例如:在學完《認識人民幣》之后,我與家長們協商,讓孩子當兩個星期的“小家長”,做一個“小財務管理員”。在家長的鼓勵與支持下,孩子們儼然成了“小家長”。孩子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交電費、去超市買東西、做簡單的家務活等等。有的家長對我說:“老師,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孩子變得特別懂事,知道心疼家長了,知道節約零用錢了?!闭怯捎诩议L發揮優勢、全力支持,我們班的孩子才參與了一次又一次的實踐活動;正是由于家長發揮優勢、全力支持,我們班的孩子才獲得了豐富且直接的生活經驗。
4.2.3發揮家長優勢,輔導學生作業
數學家庭作業的完成,數學成長記錄袋的整理等,都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密切配合。孩子是否能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地用到生活中去?孩子在目前的數學學習中遇到什么具體困難?……這些也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密切溝通。有一位低年級的孩子在做家庭作業時,發現有一道題的要求是“又跑來了五只小雞”,但圖上畫的卻是“又跑走了五只小雞”。孩子不知道究竟是用“減法”還是用“加法”。這位孩子的家長沒有簡單地告訴孩子怎么做,而是指導孩子把自己的疑問寫了下來。這位家長“授之以漁”,不“授之一魚”的輔導方法非常值得肯定。
以上,就是我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高度重視——學生資源”、“巧妙利用——學校資源”、“善于開發——社會資源”四個方面闡述了我對如何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數學課程資源的見解。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敝灰覀兘處煆膶W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充分地開發和有效地利用好各種數學課程資源,我們的課堂就一定會更加生機盎然,異彩紛呈!
參考文獻
[1] 吳玲.湖湘文化中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小文.高中思想政治課程資源開發的現狀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安富海.論地方性知識的價值[J].當代教育與文化,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