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保證有序的城市建設和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編制城市綠地系統是非常必要的。城市綠地系統內容包括編制、深化、落實綠地的指標、要求、內容。充分利用人文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形成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綠色體系。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為政府啟動建設、公共投入、開發控制提供工作框架,指導近期發展建設的可操作性,控制落實長遠規劃。
關鍵詞:城市綠地系統、市域綠地、中心城區綠地、綠線劃定
中圖分類號:TU9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1.規劃背景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是對城市總體規劃綠地專業規劃的深化和細化,有效地指導城市綠地建設。有助于推動城市建設成為國家園林城市。
2.現狀分析
采用地面普查和影像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朝陽市區的各類綠地進行全面調查。對園林綠化現狀的有關資料和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
朝陽市現狀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但公園綠地結構布局有待優化。綜合公園面積比例很高,特別是森林公園,面積大且多山地,不利體現綜合性公園功能。
園林苗圃規劃缺乏發展戰略,苗木種類少。外來樹種大幅增多,應重視外來生物入侵對本地鄉土生物及生態系統的影響。
現狀防護綠地以高速公路、河流沿岸防護林為主,自然植被生長一般;防護系統各綠地間缺乏有機聯系,未形成網絡。
道路綠化整體較好,綠化覆蓋率高。
大部分機關單位綠化較好,綠地率高;大部分校園綠化率較高,有文化內涵;新建居住小區達標率高,綠化景觀優美;老城居住區綠地少,缺乏活動設施和場地。
3. 規劃目標
近期目標:調整綠地結構布局,完善綠地類型,加強城市公園綠地與防護綠地建設;道路、鐵路、河流工業衛生防護綠地形成系統。增加附屬綠地的面積數量,加大精品綠地建設,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整體水平和品味,在近期內創建成國家園林城市。
遠期目標:城市綠地體系完善,市民的生活、工作環境舒適、優美、安全;城鄉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園林綠地景觀優良,成為集優美宜人的自然山水環境和歷史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現代化、生態園林城市。
4.市域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目標:突出朝陽市“山水城市及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優美的市域大環境。
結構布局: “一城多山、一水多鏈、遺產密布、景區眾多”,形成一河穿城,眾山為屏,水庫相擁,遺跡獨特,綠廊成網的市域綠地系統結構。
“一城多山”一城指朝陽市主城區;多山是叢山環抱,景色宜人,現狀植被保持良好,已形成眾多的林場和森林公園。
“一水多鏈”一水指在市域范圍內,大凌河貫穿東西形成五個自然風景迷人的水庫,多鏈為連接朝陽主城區外圍及各縣、鎮、景區之間的主要公路沿線兩側綠化帶,連接市域綠色斑塊。
“遺跡密布”為分布朝陽市及周圍縣城主要的史前文化遺產地。
“景區眾多”主城區及東、西二側縣市內眾多的風景區。
5.中心城區綠地系統規劃
結構布局為“一環兩帶、五橫三縱、綠廊多斑、群山環繞”。
“一環兩帶”中心城區一條外環城道路綠帶和流經東西、南北的什家河和大凌河兩條濱水藍帶。
“五橫三縱”東西、南北穿城并與周圍山體相連接的八條生態廊道。東西五條生態廊道,南北三條生態廊道。
“綠廊多斑”經過中心城區高速公路、高鐵、鐵路、高壓走廊的綠色廊道。多斑為根據需要,相應布置多個斑塊狀公園綠地。
“群山環繞”指從城市外圍丘陵山體自然森林氧吧滲透入城區內部的綠色屏障。
6.城市水系規劃
1)市域水系規劃
市域水系規劃目標:構建相融相生的水系生態綠化體系,創造依山傍水,生態和諧的宜居城市。
市域內水系構成概括為“一帶、一環、五支、六節點”。
“一帶”貫穿朝陽市域的大凌河。
“一環”依附大凌河,流經其他縣市的河流形成環狀體系。
“五支”五條匯入大凌河的支流。
“六節點”位于市域范圍內各縣、縣級市內的水源儲備地。
2)城區水系規劃
城區水系規劃目標:水系起到聯系城中綠地作用。聯系城區綠地,并與城外自然景觀在結構和功能上聯系,建立城區與外圍相連的綠地系統。以大凌河及什家河為主,根據現狀水系走向,開發城區內支流水系,形成連續的水網游覽線路,提升城區游憩功能。 中心城區水系網絡布局結構概括為“一軸、一帶、多點”。
“一軸”即南北橫穿城區的大凌河。
“一帶”即倚城而淌的什家河景觀帶。
“多點”即依靠于大凌河、什家河及現狀地形形成各個親水公園。
7. 綠地綠線控制規劃
以管理城市綠地為主要功能的城市綠線應引起人們的重視。城市綠線針對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其內容和深度具有明顯的不同,有時它確是一條實實在在的控制線,而有時綠線是一個立體概念,通過相應定性與指標來體現。
作為城市總體規劃階段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對綠線的劃定主要是確定其形狀、走向和規模。對面積較大的公園綠地,應在圖紙上明確劃定的綠線位置,在文字中對其位置和面積作詳細說明。對面積較小、分布較廣的街頭綠地,此次綠線劃定以近期建設項目為主,以坐標形式進行劃定。
8.結語
為保證有序的城市建設和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構筑適應城市未來發展要求的綠地系統格局是十分必要的,編制城市綠地系統時,要充分利用人文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資源,優化和營建綠色斑塊、廊道和生態基質,維護與發展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形成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綠色體系,來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綱要(試行)》(建設部[2002年]240號令)
[2]《城市綠線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2年)
[3]孫榮欣、周文軍《城市綠線管理及其劃定的內容、原則和方法》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2(2)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