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很多課程適合采用項目教學,但每門課程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教學目標也各不相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所采用的具體教學方法和程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本文以《公共空間設計》這門課程的項目教學改革為例,講述該課程在項目教學改革中的研究和實踐,以期取得空間設計類課程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推廣項目教學的經驗和方法,從而帶動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項目教學改革的推廣和深入,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方面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
關鍵詞: 項目教學 環藝設計專業 課程教學 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
長期以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是以講授和模擬實踐來進行,通過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存在著很多眾所周知的弊端,而目前進行的項目教學改革,正是為了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而采用的一種嘗試性探索,這種針對學生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為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改革,打破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教學方法,對老師和學生從教與學的角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實,項目教學已經在英美等很多國家普遍應用了,這種教學方法產生于20設計80年代,是以來自生產一線公司或企業的實際完成項目為教學任務,圍繞這個任務來開展教學,將課程內容融合于其中,從而使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這種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具有靈活性、開放性和實踐性等特點,是立足于學生就業所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項目教學完全的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將所傳授的理論知識融入項目任務中,利用真實的工作任務來引導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同時對理論知識進行掌握,這種教學模式大大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以項目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主要表現在:
(1)在教學內容方面;在整個項目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往往貫穿于整個教學內容體系,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和項目任務進行銜接整合,首先,對整個項目根據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進行有目的的設計,有針對性的提出每個階段所要進行的任務,而完成這一任務需要的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與教學內容相銜接,從而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其次,針對教材內容,老師根據學生任務的完成情況來組織和整合其內容,這種組織和整合有可能打破傳統教材所給予的秩序性和系統性,而這些內容將依據項目任務為引導進行重新梳理,這種教學內容上的改革,有效的糾正傳統教學教與學相脫節的弊端,使學生和老師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緊密結合,真正的完成教中學、學中教,教學相長。
(2)在教學模式上: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教師講授、自學和相互學習等方式完成工作任務的理論或實踐知識的學習;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教師主要對主體的學習進行引導和評價等作用,并負責整個學習任務運作過程的設計、實施以及成果的檢驗工作;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之間形成良性競爭,而小組內部可相互幫助,共同學習。
(3)在成果表現上:與傳統的教學成果不同,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在教學成果上呈現多樣性,主要在于項目教學允許各學習小組的個性化體現,這種個性化體現在學生對學習任務的理解和完成形式上,最終呈現出不同的學習成果的表現形式。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由于專業的特殊性,項目教學有著良好的實踐基礎,將教學內容融合于社會實際工程項目中,以合作企業為背景,以真實的工作環境和任務要求為平臺,圍繞著培養目標以完成項目任務的形式展開的開放式項目教學,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這種自主性體現在開放學習形式與教學方式、過程化的實踐管理和學習環境等,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欲望,這種主動的追求進步的精神狀態引導著學生對更高層次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引導他們不斷的追求進步;同時,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在項目教學方面,具有其他專業所不可比擬的優勢特征:其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工程項目適合進行項目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每一個項目可劃分成若干個子任務,學生在循序漸進或螺旋上升的模式下學習或鞏固所學內容。其二、環藝專業的知識結構具有復雜性,既有陳述性的知識也有程序性的知識,既有理論也有技能,而完成任何一個項目,都是這些知識的綜合運用。
我們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公共空間設計》課程為例的項目教學改革實踐,從中可以看到項目教學模式的基本方法和運行程序。
2013年,我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公共空間設計》課程進行了項目教學改革,教學的對象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大二的學生,教學項目的來源是某房地產公司的售樓中心的設計,學生前期已經學習了《工程制圖》、《手繪表現技法》、《室內裝飾材料與構造》等前期專業基礎的教學內容,后期將進行畢業設計等教學,學生劃分學習小組,每小組為5~6人,在整個《公共空間設計》教學過程中,總共劃分為三個課程實施階段,具體課程設計實施如下:
(1)設計前期:這一階段主要是明確教學的目的,布置教學任務;在這一單元課程中,首先要介紹和分析項目任務、劃分小組以及明確小組內部任務分工;同時,需要明確考核目標和考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就能夠對任務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其中,項目分析主要是根據業主的要求,分析項目設計的重點和難點、分析學生現有的知識結構、明確需要達到的目標要求和拓展的知識內容;并根據項目任務,制定學習內容和方法。同時,根據項目任務的目標要求,可以使學生掌握招標文件所包含的相關問題,了解行業標準,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2)教學項目實施過程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工程設計項目與社會崗位任務相銜接,在設計公司的崗位工作中,設計程序一般按照項目調查、項目概念設計、方案細化、施工圖的繪制、項目投標這一過程完成,我們則根據這一程序來組織教學項目內容的實施,具體如下:
①項目前期調查、工地測量、實際項目考察等
在實施的初期階段的單元課程中,先要對項目任務按照招標文件的內容進行項目前期調查,明確項目任務的基本要求和所給定的條件,從而明確設計的方向。小組同學進行工地測量,確定圖紙和現場之間的差距,感受現場的實際情況;同時,可安排同學們對已完成的相關項目進行現場考察觀摩,從中找到設計的靈感和學習相應的設計內容。這一階段學生要學會研究標書、提交調查報告、測量工地等學習內容。
②項目空間平面規劃
學習小組根據前期調查的結果和已知的條件,討論明確設計的方向,小組共同完成項目空間整體的設計內容,如平面規劃、色彩與材料方案等。在此前提下,繼續進行下面的設計。這一階段學生應該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設計負責人應該學會根據成員的特點安排各自的任務,而小組成員應該注意各自的設計風格等內容不能跨越小組討論范疇。
③概念設計
在這一單元中,小組成員進行各自分工,每個成員完成一個獨立小空間的設計設計意象,要求提交的材料如設計創意、色彩和材料意向圖等。這一階段主要學習設計理論等內容,注意各類的設計標準和規范的使用。
④設計細化和表現
老師根據課程的進展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設計概念的匯報,在此,老師根據各小組的完成情況提出意見,小組成員根據意見來進行設計方案的修改,通過后繪制效果圖和施工圖。在這一階段小組成員主要學習的是設計的表現技法及電腦軟件的應用技能等。
⑤設計成果匯報
針對設計的完成情況,按照投標模式,組織成果匯報,可與實習基地相聯系,安排一線的設計人員作為指導老師進行設計內容的評價,根據招標要求來確定方案的優劣。
(3)綜合評價
教師在課程的后期,可針對課程的實施情況,對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小組合作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評價。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可以深入建筑裝飾企業進行調研,擴大校企合作,在社會項目來源穩定的基礎上,將學生真實的帶入到社會工作崗位中,并融合到專業教學內容中,從而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就業的社會競爭力以及服務社會的能力。
項目教學在課程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1)與課程同步的社會工程項目:由于課程安排的時間關系,往往不能夠同社會項目完全的吻合,因而工程項目的來源需要多種渠道;
(2)學生角色轉換的適應性: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以被動接受知識為主,而開放型項目教學則建立在建構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參與項目的開發,解決實際問題來完成學習的過程;這種轉變在剛開始往往有的學生不知所措,很容易出現隨大流的情況,個人的積極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
(3)與項目同步的教學內容的抉擇:課程內容按照社會職業崗位過程來序化知識,即以工作過程為參照系,將陳述性知識與過程性知識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整合真實的工作環境;這一過程需要整合較多的學習內容,可能會完全打破教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同時注意課程時間安排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
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可以深入一線企業進行調研,擴大校企合作,在社會項目來源穩定的基礎上,將學生真實的帶入到社會工作崗位中,并融合到專業教學內容中,從而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就業的社會競爭力。
參考文獻
[ 1]蔣述東 .項目教學的特征及適應性研究 . 教育與職業.2012(18)
[2]肖勝陽.在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開展項目教學法的研究.電化教育研究.2003(10).
[3]趙丹丹,趙志群.我國職業教育課程變革綜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