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學習是一種復雜的活動,它既受教師和學生的影響,也受客觀環境和主觀心理因素的影響。數學學習過程中,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智力因素起認識作用,而非智力因素起著制約作用。非智力因素在數學學習中作用和影響,要遠遠超出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師要重視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并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和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非智力因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 非智力因素 教師魅力 樹立信心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人們往往只注重智力因素的開發,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對受教者學習的影響,不能做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時開發,以非智力因素促進智力因素的發展,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何謂非智力因素呢?所謂“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動中,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學生學習成績的取得,不僅僅依靠智力因素,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非智力因素。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學生到了高中階段數學學習出現了較大的障礙,有的學生甚至產生了畏難心理,以至于放棄了數學學習,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今后的終身發展極為不利。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通過運用各種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促使所有學生都能積極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獲得有價值的數學知識,豐富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呢?
一.全面提升教師素質,以教師魅力吸引學生。
教師的著裝儀表、言談舉止、學識風度都會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都能成為激發學生對自己任教學科產生興趣的要素。因此,教師要從內外兼修的高度去要求自己,以教師的人格魅力將學生吸引到自己的數學課堂中來,起到促進教學與學習的作用。
1、著裝整潔,儀表大方。
教師這個行業對教師的個人著裝提出了職業化的要求:大方整潔。在整個授課過程中,教師大部分時間要站在講臺上為學生講解,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學生的目光會長時間隨著教師移動,無意中會關注教師的著裝和形象。如果教師的著裝過于“花里胡哨”,會分散學生本應投入到知識上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思維集中和學習效果;如果教師的著裝過于隨意、邋遢,也會引起學生的關注,分散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我們經常會聽到學生在課下議論:某某老師每天都換一套新衣服,且都是價格不菲的品牌服裝······某某老師衣著邋遢,衣服上有油漬或破洞等等。以上兩種情況,表現教師的著裝不當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都不利于學生課堂學習。因此,教師要以簡潔大方的著裝為主要風格,既不穿新潮的衣服也不穿有損個人形象的服裝。讓學生既能感到教師整潔的儀表,又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學識淵博、執教能力強。
學識淵博是一位教師必備的專業素質,高超的執教能力是一位教師成功駕馭課堂的必備技能。因此,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增加自己的知識貯備,提高綜合執教能力。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得有一桶水。其實,隨著教育外延的拓展,所謂的“一桶水”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對教育者的要求。高中數學是一門相對深奧的學科,需要教師具有系統的學科知識外,還要具有敏捷的思維能力,能夠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學習困惑、疑難問題,教師要能夠及時解答,不出現學習問題的“積壓”。
同時,教師還要具有較強的執教能力。執教能力包括組織教學、課堂調控、教學策略的選擇、講解分析和啟發引導等各種教學能力。這些能力不能自然生成,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并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素質和個人魅力的提升,能激發學生對教師的愛戴和崇拜的情感,進而引發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喜歡、熱愛,發揮情感對學習的促進作用。
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部分學生由于在數學學習上屢次遭受挫折和打擊,認為學習數學是高智商學生的專利,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教師要將我國傳統的“因材施教”和現代的“分層教學”相結合,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對學困生降低學習要求。比如,對于那些考試達到及格水平都很難的學生,不必要求他們與優等生學習同樣的內容,防止學生感到數學學習總是“云里霧里、摸不著學習方向”。只要求他們能夠學會基本的概念、定義、定理、公式等,對于習題訓練也以課本的習題為主要內容,讓學生能夠學會對他們而言有意義的數學。
不但平時要堅持分層教學、分層訓練、分層作業,還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測試。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采用不同的測試題,讓學生的學習和測試保持一致。這樣,即使學生的數學層次相差很大,但是學生每次測試的分數卻相差不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學有所獲的成就感,能有取得不錯分數的幸福感。
降低了學習難度后,差生的學習內容減少了,學習情況得到改善,學習效果得到優化。學生能從中找重拾自信,爆發出更大的學習熱情。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經常遇到低一層次的學生找到自信后,激發出極大的上進心和求知欲,在學習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很快主動學習高一層次的內容,并要求使用高一級的考試試卷,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
教師還要善于借助賞識激勵策略,激發學生超越自我的求知精神。當學生學習狀態有所改善時,要給予應有的肯定,當學生在某一方面表現出色時,教師要指出并鼓勵其持久地堅持;當學生表現出求知熱情時,教師要對其精神進行褒獎;在學習上取得一些進步時,要給予表揚。總之,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來自教師身上的肯定、鼓勵、表揚和希望,汲取積極向上的力量,挖掘出自身的數學學習潛力,最大程度發揮非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
三.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
高中數學學習相對抽象枯燥,趣味性不足,容易引發學生倦怠和厭學情緒,這也是部分學生沒有學習興趣的原因。教師要從以下幾點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激發出更大的數學學習熱情。
1、教師語言表達要生動活潑。
高中數學具有抽象性和嚴密性的學科特點,課堂用語嚴謹。但是,教師應盡量把教學內容及其形象融為一體,用形象化的語言去解釋抽象的數學概念,以推動學生的數學想象。通過恰當的生動比喻、通俗的語言,使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教給學生豐富的數學素養,以便引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以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效果。
風趣、幽默的課堂語言不僅可以激活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還可以拉近師生的關系有利于師生情感的溝通,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2、以新穎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
情境教學既是新課程倡導的新的教學方式,也是增加課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徑。教師要結合數學故事、數學史和數學應用等各方面的內容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發揮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習《等比數列前n項和》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利用數學界耳熟能詳的“國際象棋發明者向國王討要麥粒的故事”創設教學情境,通過生活直覺與數學原理之間的巨大差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二分法”時,利用“非常6+1”中的“競猜價格”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以上僅僅是本人一點粗淺的探究,還有更多的相關內容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我們要將發揮非智力因素對數學學習的促進,作為一個長期的課堂堅持不懈地研究下去,為我們的數學教學助跑、加力。
參考文獻:
[1] 王飛燕. 數學教學融入非智力因素的幾點做法[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4(02)
[2] 張妙壘. 注重師生情感 講究教學藝術[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03(12)
[3] 楊靜. 數學教學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 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03(04)
[4] 王麗亞. 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 提高數學教學質量[J]. 職教論壇. 2003(12)
[5] 張紅霞. 對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J].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02)
[6] 竇勁柏. 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數學教育中的作用[J]. 貴州教育. 2002(12)
[7] 胡崇星. 應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 宿州師專學報. 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