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GNSS CORS技術應用在地質工程勘察中的應用越來受到關注,本文首先介紹了GNSS CORS系統,然后分析了GNSS CORS技術在地質工程勘察應用優勢,以徐州地區為例,指出了GNSS CORS系統在地質工程勘察圖根控制點和界址點進行勘察作業的注意事項,通過實際測量數據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地質工程勘察的精度驗證分析,本文認為,在地質工程勘察中,選擇的求參控制點要均勻覆蓋整個轉換區域,轉換殘差和檢驗點誤差兩項數值接近,準確反映坐標轉換精度,則認為其精度是可靠的。
關鍵詞:GNSS CORS技術,地質工程勘察,精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 TM 73文獻標志碼: A
1引言
地質工程勘察是工程設計的先決條件,一般地質工程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層界面、斷層、地下水位、風化層厚度以及各種物探、化探資料,這些資科只是一些離散的數據,地質工程技術人員較難直接利用它們再去分析場地中工程地質參數的分布規律。在多數地質工程的勘察場地,幾乎不會有三通一平的情況,由于地形復雜多變,使得傳統的全站儀和水準儀等作業手段,在地質工程勘察中,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隨著GNSS CORS系統技術的完善,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以其擁有的全覆蓋、全天候、方便、快捷、高效的高精度等特點,能夠更好的為地質工程勘察的實施提供技術手段。
2 GNSS CORS系統簡介
CORS系統是衛星定位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數字通訊技術等技術結合的產物,該系統由基準站網、數據處理中心、數據傳輸系統、數據分發系統、用戶應用系統五個部分組成。各基準站與數據處理中心通過數據傳輸系統連接成一個專用網絡。
3 GNSS CORS技術在地質工程勘察應用優勢
與傳統全站儀和水準儀等作業手段相比較優勢如下:
(1)提供三維坐標,實時定位,提高了地質工程勘察作業的定位精度。
(2)能夠全天候作業,降低工人技術差距在地質工程勘察中的影響因素。
(3)對于大范圍內地質工程勘察,測量之間不需要相互通視,節省了設備和作業時間,而且使費用大幅度降低。
(4)測量精度更準確,人工導致的誤差較小。
4 基于GNSS CORS系統的地質工程勘察應用分析
本文以徐州市為例,闡述了利用江蘇省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在徐州地區地質工程勘察中的應用。
4.1 對地質工程勘察作業區進行圖根控制點、界址點進行測量
首先利用均勻覆蓋整個地質勘察作業區范圍的B、C級GPS控制點,求取轉換參數。
1) 將選用的地質勘察作業區GPS控制點的采集成果導入到GPS數據處理軟件TBC 2.81中,通過軟件的工程校正功能輸入各點的徐州市銅山區的所述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成果,進行平面校正,如下表:
(2) 平面控制點采用以下方式進行作業:
1) 地質勘察作業時候,選取的點位應在視野較為開闊處,同時要求保證每個點至少擁有1個以上相互通視的點位。
2)地質勘察作業區點位的選擇,必須遠離無線電發射源、以及高壓輸電線和大面積水域。
3) 在地質勘察作業的時候,要求對儀器進行初始化操作,得到固定解之后,才能繼續作業,如果在短時間內獲得固定解,就需要首先斷開通信,重新對儀器初始化。
4)對地質工程勘察界址點需要觀測兩測回以上,使各測回間的平面坐標分量較差不超過2cm,垂直坐標分量較差不超過3cm。
4.2、地質工程勘察的精度驗證分析
GNSS CORS技術能夠在地質工程勘察中應用,但是必須保證其滿足一定精度,因此為了驗證地質工程勘察的測量精度,本文采用CORS同等精度方式對圖根點進行了檢核,共檢測10個點,最大點位誤差3.3cm,最小點位誤差1.6cm,點位中誤差±2.6cm。均滿足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界址點點位誤差采用CORS等精度檢測,抽檢10個,最大點位誤差2.7cm,最小點位誤差1.3m,點位中誤差±2.3cm。均滿足精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經過以上分析,本文認為,在地質工程勘察中,選擇的求參控制點要均勻覆蓋整個轉換區域,轉換殘差和檢驗點誤差兩項數值接近,準確反映坐標轉換精度,則認為其精度是可靠的。
5總結
綜上所述,GNSS CORS技術應用在地質工程勘察中,是完全可行的,和傳統的地質工程勘察手段相比,其技術上,具有諸多優勢,簡化了地質工程勘察的流程,大大降低作業工人的勞動量,其精度驗證是完全滿足要求的。隨著GNSS CORS系統技術的完善,地質工程勘察作業的成本和工作量也會大大降低。
參考文獻:
[1]王文卿. 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J]. 測繪通報,2009,06:38-40.
[2]何艷萍. 測繪新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應用——以3S技術為例[J]. 科技致富向導,2013,15:305.
[3]張恩朝. 基于GNSS CORS系統的第二次農村土地調查研究與實踐[D].昆明理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