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涉國家安全、知識產權及個人隱私。國家安全自不必說,而知識產權和個人隱私與個人的利息息息相關。所以說,防范不利因數影響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既是從維護國家安全,維持社會秩序的需要,也是保證個人或企業合法利益的要求。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 影響因素 防范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5(a)-0000-00
隨著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相關的資料和文檔都以電子檔的形式儲存在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在方便數字化管理的同時,也使其更容易遭受攻擊,所以應加強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防范,以防止相關的信息被非法侵入、瀏覽、刺探、竊取。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不利因素,接著分析相應的防范策略。
1 影響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不利因素
1.1 維護機制不健全
在互聯網時代,個體遭遇黑客攻擊的風險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為黑客的攻擊手段會更多。除了個體會遭遇黑客襲擊,大型基礎設施遭遇攻擊,如電廠、通訊設施、金融系統等。沒有了電,整個世界就得癱瘓。所以說,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安全與否關乎個人、企業、政府網絡安全。不過,我國并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維護機制,不能有效應對病毒、黑客、垃圾信息的攻擊,極容易導致敏感信息的泄漏,影響企業或國家的安全。假如黑客有一天把我國城市的 的交通信號燈都變成綠色,那會是一番怎樣的恐怖景象呢?不健全的網絡系統維護機制不僅會影響到國家層面的重大項目的安全,也會導致普通人的隱私信息的泄漏,所以建立其以以政府主導的安全維護多重機制刻不容緩。
1.2 法律法規不完善
我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有近一半的網民,政府或企業的辦公都需要網絡系統的支撐,然而由于法律法規與互聯網絡的發展嚴重滯后,導致我國近幾年不斷遭受大規模網絡攻擊,政府部門、政黨、銀行和各大公司的敏感信息甚至被敵對勢力所竊取。醫療、航運、金融、交通等社會保障領域以及國家機密,關鍵基礎設施一旦受到非法入侵極容易造成人們正常的生活混亂,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網絡系統遭受非法侵入會 越來越頻繁[1]。當前,我國法律對危害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行為有待加強,法律法規不完善,就不能很好地保護社會領域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所以應加強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立法。
2 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不利因素的防范策略
2.1 建立以政府主導的安全維護多重機制
事實上,在維護網絡安全方面,我國已有多家部門負責,但各部門之間的情報和技術不能是實現及時共享,對此,可盡快成立專門的中央維護小組,居中協調各部門的網絡安全維護單位,對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的安全防護狀況進行徹底的評估,確保其具有足夠的應對能力。由該小組協調各政府部門以及民事機構落實國家的網絡安全政策,協調和整合各個網絡安全專職機構的信息,然后對信息進行集中分析和評估,找出可能的安全隱患,對網絡系統問題的發展做出預判,分析并上報全國網絡空間的運行狀況,做到合理部署,統一行動。
中央的有關職能部門應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以充分調動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以及民事機構的力量應對網絡系統威脅,幫助他們對職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應對網絡威脅、漏洞的能力,盡量把安全事故消滅在地方層級,既避免了事故影響的擴大,又有效降低了中央維護小組的壓力,使其更好地發揮引導、協調職能。組織各級政府和私營部門定期進行聯合行動,對潛在的網絡系統威脅進行打擊,通過這樣的活動或演習訓練來提升官方系統與民間系統聯合對抗網絡攻擊的能力。
2.2 加強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立法
法律法規是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管理依據,指導著具體防范策略的實施。對此,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應加強合作,成立一個負責制定IT安全政策的國家平臺,在國家層面制定戰略方向,為相關法律的制定提供參考意見,建立一套與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有關的法律法規,盡快形成體系。
從國家層面確立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法律法規的發展藍圖,筆者認為分為三步進行,用10年左右的時間打造出一些列完善、全面的法律法規,建立法律制度。第一步從2015-2017年,在這三年內加強對公共領域的網絡安全的研究以及必要的資金和設備投入,設立相關的法律,加大對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力度,使其免受網絡攻擊。比如,頒布《濫用電腦和網絡安全法令》對犯罪進行制裁,為政府、企業和個人維護安全的信息通信環境。從2018-2022年,在這五年內加強網絡襲擊演習或聯合行動,使政府與民間的合作保持常態化、體系化發生,提高全社會的網絡安全意識。同時,成立信息通信專才協會和頒發獎學金等,以立法的形式將保障網絡安全擴大至私人領域,全方位保障網絡安全。比如,頒布《互聯網操作規則》,明確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和內容提供商應承擔自審內容或配合政府要求的責任[3]。從2023-2026年,在這四年內加強關鍵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通過立法促進信息通信專業人的培養,提升個人或企業抵御網絡風險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相關法律應與我國的刑法、國家安全法、反分裂法等法律法規有機結合起來,打擊危害國家和社會安全的行為。總之,在大力發展法制的大環境下,計算機網絡系統不應該是法外之地,也只有系統、體系化的法律才能維護社會穩定和網絡系統的健康發展。
3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的防范日益重要。總之,防范不利因素影響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需要維護機制的建立和法律法規的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遏制網絡系統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彭沙沙,張紅梅,卞東亮等.計算機網絡安全分析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2,35(4):109-112,116.
[2]張濤,胡銘曾,云曉春等.計算機網絡安全性分析建模研究[J].通信學報,2005,26(12):100-109. [3]姚渝春,李杰,王成紅等.網絡型病毒與計算機網絡安全[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9):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