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對流域徑流規律特性分析研究是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重要前提內容之一。文中以湯旺河左岸支流西南岔河為例,按照當前常用的徑流特征分析方法,對流域內兩個代表站從徑流的地區組成、年內分配和年際變化特征幾個方面進行了計算分析。概括性地提出了流域徑流變化規律特征,即徑流年內分配不均,年際間變化較大,歷年徑流演變趨勢整體上趨于減少等特點。
關鍵詞:西南岔河流域;年徑流量;特征分析;年內分配;年際變化
前言
西南岔河為湯旺河下游右岸第一大支流。流域范圍在東經128°35′~129°25′,北緯46°35′~47°18′之間,流域面積2757km2,屬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流發源于鐵力市小城墻砬子西北1149高地,流經伊春市朗鄉林業局和帶嶺、南岔兩個區,河流全長121km,河寬80~180m。流域地處湯旺河下游,東臨湯旺河,南與巴蘭河接壤,西與呼蘭河上游流域毗連,北與伊春河流域搭界。流域呈西南東北走向,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屬小興安嶺山地,多丘陵和高山,平均海拔300~500m。西南岔河主要支流有半圓河、永翠河、木曾河、石頭河等。
1 徑流來源
大多數河流徑流主要來源于降水,一般河流的徑流主要由融冰徑流、融雪徑流、降雨徑流和地下徑流分別組成。靠降水補給的河流,徑流量主要受氣候及自然地理的影響,在閉合流域,正常徑流量Y0=正常降水量X0減去正常蒸發量Z0,即:Y0=X0-Z0。西南岔河流域以降雨徑流來源為主,地下徑流、融雪徑流和融冰徑流次之。
2 徑流地區組成
由降雨形成的徑流地區分布與降雨的地區分布基本一致,年徑流深得分布受氣候、降水、地形、地質等條件的綜合影響,既有地帶性變化和垂直變化,也有局部地區的特殊變化。分析徑流地區組成時一般選擇流域內若干水文控制站,統計相同系列年限或時段的徑流量均值,上游站與流域出口徑流比例即為徑流的地區組成。表1為西南岔河流域的徑流地區組成,從中可以看出,流域控制站之間降雨量差異較小,帶嶺站徑流地區組成占比較小,但單位面積產水量略高于南岔站。
3 徑流年內分配及年際變化
3.1 年內分配分析
在河流水資源規劃和水利工程設計中,年內徑流分配在實用方面有重要作用,尤其對水庫庫容設計影響顯著。徑流年內分配分析一般采用水文測站的年內分配百分比方式表示,具體作法為:先統計分析范圍內各站實測年份的徑流時段內占全年徑流量的百分比,然后統計各年各時段百分比的平均數,即可得出某站各時段的年內平均分配,見表2。
3.2 年際變化分析
河川徑流年際之間的變化取決于大氣降水的年際變化,其次受徑流補給類型、地貌、地質條件影響。年徑流變化規律分析主要從成因和統計規律兩個方面進行,因成因分析法面臨的問題比較繁雜,目前多以統計學方法分析其變化規律。一般來說,年徑流量是一種隨機變量,年徑流的統計特征包括隨機性、趨勢性和周期性。年徑流的隨機特征一般通過對年徑流的特征值進行統計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流域上游支流帶嶺站徑流Cv值和徑流年際極值比略小于下游南岔站,但兩站的Cv值和徑流極值比相對其他流域來說均較高。以各站年徑流量與多年平均徑流量的比值Ki來反映年徑流變率,其年變率過程線可以看出徑流年際變化的周期性。從圖1可知,兩站年徑流豐枯變化較頻繁,豐枯水年數基本一致。
年徑流特征值隨時間而存在一定規則的變化稱為趨勢,本次采用滑動平均法來分析流域徑流演變趨勢。滑動平均法是通過選擇合適的滑動年限k值,使序列高頻震蕩的影響得以弱化,據此研究序列的趨勢變化規律。為消除年徑流系列周期性的影響,一般選用與系列周期相近的年數作為k值。根據有關文獻研究成果,太陽黑子活動與年徑流關系密切,其變化周期約為11年左右。因此,為方便起見,對年徑流取11年進行滑動平均,從圖2可見流域年徑流近期呈增加趨勢,但整體略呈減少趨勢。
4 結束語
經分析,流域徑流以降雨補給為主要來源,徑流年際變化周期與降雨變化周期一致。徑流年際變化波動較大,極值比較高,流域徑流近期呈增加趨勢,整體略呈減少趨勢。流域徑流年內分配差異較大,汛期6月至9月來水量約占全年徑流70%左右,符合我國北方河流的徑流年內分配特征。
參考文獻
[1]金光炎.水文水資源隨機分析[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35-65.
[2]黑龍江省水利廳.黑龍江省水文圖集[M].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廳,1996.
[3]黑龍江省水文總站.黑龍江省水資源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7-14.
作者簡介:栗彥博(1972,1-),男,內蒙古豐鎮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