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校園道路主干路為機動車單向通行,存在的問題是部分人行道路被非機動車占用,非機動道路被機動車占用,機動車道路被非機動車、行人、機動車共用的混合道路通行現象。針對校園道路交通組織,應有針對性地提高校園道路交通組織的通行能力。
關鍵詞:道路交通;規劃;安全
學校道路交通是師生通行的載體,隨著機動車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校園的交通方式發生了變化,對校園道路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做好校園道路交通規劃,確保師生道路通行安全。
1 學校校園道路交通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停車位嚴重不足
學校現有地上機動車停車位450個,地下機動車停車位170個,而學校辦理機動車證2000個,遠遠超過停車位數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2 機動車亂停車現象較為嚴重
由于機動車停車位不足,車主停車有選擇就近道路上停放車輛,將機動車停放道路兩側,嚴重影響交通通行,并存在交通安全隱患。
1.3 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道路混合交通通行現象嚴重
學校校園面積小,人員出入在2萬人以上,造成人員密度大,加之道路較窄,出現人行道非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機動車占用,因而造成人車混行現象。
1.4 功能區交通劃分不明確
學校劃分教學區、學生宿舍區、公共生活區和文體活動區等四個功能區,但區域之間無明顯界限,其余各區對于交通功能的設定并不明確。
1.5 車輛停放不規范,專用停車區域不足
非機動車依然是學生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現有非機動車數量龐大,分布教學樓、科研樓及學生公寓樓前,專用區域不足導致亂停放車輛。
1.6 道路交通設施不完善
學校道路交通設施包括交通標志、標線、導向箭頭、減速帶、人行橫道線、反光鏡、護欄、網格線及檔車器等。學校道路交通設施不規范。
2 道路交通規劃
2.1 校園道路交通的設計
校園道路交通應以人為本,機動車行駛時應主動避讓行人和非機動車,考慮現有機動車停車位的需求,確保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各行其道的原則進行設計。應道路交通三位一體,首先,道路交通通行,考慮行人道路、非機動車道路、機動車道路暢通。其次,道路交通功能,考慮道路交通組織、道路交通系統優化、新增機動車、非機動車停放區、標志、標線、檔車柱、人行線、減速帶、反光鏡、護欄等交通設施設置合理性。再次,通過對道路交通管理,對道路疏導,確保道路暢通,以及道路交通設施完好有效。
2.2 校園道路交通組織
目前,學校校園道路主干路為機動車單向通行,存在的問題是部分人行道路被非機動車占用,非機動道路被機動車占用,機動車道路被非機動車、行人、機動車共用的混合道路通行現象。針對校園道路交通組織,應有針對性地提高校園道路交通組織的通行能力。
(1)靜態交通組織。停車位的不足和車輛隨意停放是學校道路交通規劃待解決的問題,在道路交通規劃中,要注重考慮車輛停放問題。
(2)動態交通組織。學校動態交通組織規劃時,依據學校的不同區域劃定車輛限行區、車輛禁停區,避免車輛穿行。
2.3 校園道路交通系統進行優化
(1)校園道路分為主干路,主路是指校園主要道路,在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禁止車輛停放;干路是指校園環路。道路采用黃色虛線為中心線,分為雙向車道行駛,道路兩側為白實線。
(2)定時限制機動車通行。定時限制機動車通行是指劃定高峰時段,為學生上下課及食堂用餐時間段。這段時間,通常是校園道路交通混亂的時間,應限制機動車在該時間道路通行。
(3)新建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區。在不打破校園道路整體布局的情況下,利用綠化帶,以草地磚方式,設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放區,使校園綠化帶和道路交通有機的結合起來。
2.4 規范道路交通設施
(1)機動車停車位劃定。在校園有限的用地條件下,合理的開發新的停車空間,適應停車需求,是解決混合道路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校園綠化帶空間,以草地磚的方式規劃車位。
(2)非機動車停車位劃定。合理的開發新的停車空間,適應停車需求,是解決混合道路的有效途徑。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綠化帶空間,以草地磚方式在學生公寓樓下設露天停車場地,將現有非機動車疏導入內停放。
(3)道路設置標志及標線。校園道路寬度為6米,適宜將道路設置為主干路,道路中心線劃黃色虛線,虛線寬度15公分,長度為2、5米,道路路口前劃導向標識,寬度30公分,長3米,大約多少30個;道路路口處劃人行橫道線,寬度45公分,間隔80公分,長3米,機動車行駛人行道時,應減速行駛,避讓行人。校園道路標志設置在校大門處及各路口處,分為5塊標志牌,禁止機動車停車標志、禁止鳴笛標志、限速標志每小時15公里、機動車主動避讓行人和非機動車及禁止摩托車進入校園標志。
(4)道路設置減速帶及反光鏡。在校園機動車行駛速度規定,每小時15公里,主要目地是讓大家減速慢行,避免速度過快發生交通事故,給行人及非機動車安全帶來相當大的安全隱患。道路安裝減速帶降低機動車行駛速度,安裝的具體位置是彎道或路口處,用以強制車輛減速從而保證行車安全。反光鏡應安裝在車輛行駛視線不佳的地點,為便于駕駛員與行人通過反光鏡起到相互提示作用。
(5)道路設置檔車柱及護欄。在禁止機動車通行區域,在校園無機動車區域安裝檔車柱,防止機動車進入此區域;在校門口處安裝護欄,使進入車輛及行人各行其道。
2.5 規劃注重靈活性
學校道路交通規劃要求現實性的同時,又要有靈活性,要留有發展的空間,采取分期規劃,與學校規劃同步進行。
2.6 道路交通管理
根據校園道路交通管理規定,安排工作人員對道路車輛進行疏導,按照學校交通安全管理規定進行管理。對機動車道路交通違規行為,進行書面告知以及手機提示。同時,對交通設施定期進行維護,確保完好有效。
參考文獻
[1]何炳泉.大學校園規劃中的道路交通組織[J].新建筑,2003,S1.
[2]李海霞.淺談高校校園道路規劃與安全[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