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制度上的不斷革新,在工程建設造價管理上,也得到了較好地改善。但相比與國際化的造價管理,市政道路的建設企業在體制上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而這些對于工程建設的成本在控制問題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作者就市政道路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以及解決的方案作出論述,以期得到改觀。
關鍵詞:市政道路工程;影響因素;解決措施
1 影響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因素
市政道路工程關系到我國的國民經濟,是一項基礎的建設工程,能有效地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通常市政道路都具有工程投資較大以及施工時間較長的特點,而這些在無形中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建設的管理難度。工程造價可以說貫穿于整個工程,從最初的決策階段直到最后竣工驗收,在這其中所有的開銷,包含著涉及的投資以及材料的投資還有工程的結算還有最后的稅金等費用,進而進行工程造價的控制,最終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
1.1 工程造價的估算機制
造價的估算機制,確立了工程造價中各項估算的資金消耗,在工程建設的最初階段,投資估算是否準確決定了最終工程的可行性以及經濟效益。但在我國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卻存在著估算機制的落后問題,而由于估算機制的落后,就使得建設單位對工程項目動態控制的難度極大增加。而與此同時,建設施工的單位,在市政道路工程造價的預算中存在著一些人為的影響因素著,更有少部分的單位或是部門壓低工程的造價,進而提高項目的通過率,而這是極度惡劣的做法,降低了工程質量的同時,還極大地延長了工期。
1.2 工程造價設計階段的意識
我國大部分市政道路的建設單位對于設計階段的造價意識大多都會忽略設計階段的經濟問題。而一條道路的使用情況,與道路的設計階段有著密切的關系,而只有將工程設計牢牢地掌控,并有效地協調實際的施工條件,才能有效地控制設計階段中的造假問題。就目前來講,我國的市政道路工程中,其設計人員結合各種新型的施工技藝以及材料和設備,在不斷地加強工程的科學性以及穩定性的同時,卻使得開銷極大地增加,使得市政道路工程浪費了很多勞動力以及物品。
1.3 工程投招標的規范
在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環境中,惡性競爭的問題很難得到改觀,該現象不僅僅影響了我國市場的公平性,還對市政道路工程的造價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尤其是在市政道路工程的招投標環節中,由于很多投機分子使用賄賂等方法進行不為人知的暗箱操作,使得不少實力雄厚的單位被不法手段擠出市場。而這種強行壟斷的做法,在我國市政道路工程中極為常見,而不少建設的項目都是由制定的單位來完成,對此,工程的整體質量控制以及造價控制都受到了很嚴重的影響。
1.4 施工階段的管理
上文提到過,一項市政道路的工程在施工的周期上非常長,這就使得市政道路在基礎性的勞動力上,大多都是素質較低的農民工,當然并不是排斥農民工,只是由于農民工缺乏一定的責任意識以及相關的技術不達標,使得工程材料的分配以及使用有一定的困難,進而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增加了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而由于勞動力的業務水平低下,而且沒有相關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及對法律知識的不了解,極易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發生,這使得建設工程的成本增加了很多。作為市政道路的工程來講,除卻施工的周期長以外,由于施工的現場涉及面較為廣泛,這就增加了施工現場的管理難度,很難有效地避免各種材料失竊的現象發生。
1.5 施工階段的客觀環境
對于施工階段的客觀環境來講,大部分的客觀環境來自于自然環境,由于不同的施工條件決定了施工的難度以及施工的周期,而在地質水文條件相對較為低下的地區,通常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員以及相關的投資。例如在崎嶇的山路上,修建市政道路的時候,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高道路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這會使得相關的勘察人員勘察地地質上的工作極大的增加,而對于路基方面的問題,也需要經過大量調查,通過研究探討出有效地解決方案,而這些情況的發生,就意味著市政道路的投資成本大大地增加。而由于其后天見對于工期有著一定的影響因素,例如在北方修建市政道路,經常會由于極寒的天氣推遲工期,進而降低該工程的風險。
2 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造價問題的解決措施
2.1 工程造價的估算
一個市政道路工程的造價管理,為了更好的去實現,首要的因素就在于不斷完善各種估算的機制,并有效地提高工程估算的合理性以及科學化,加強建設單位專業的估算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勢在必行,最終使得造價估算實現交叉性的審核,有效地避免我國市場中的惡意壓價抬價現象的發生。
2.2 資金限額管理
一個市政道路工程中,造價管理中很多項目都存在著資金的限額設計,而為了避免設計圖紙與施工出現嚴重脫節的現象,可以將限額的設計方案應用在道路建設單位。即總預算的范圍中,嚴格的控制各個施工環節的預算成本,在資金的合理分配下進行設計,以期達到技術與資金的和諧發展;之后再分項預算計劃的基礎上,對于每一項的施工環節進行設計,最終利用造價的動態管理對施工的過程進行全過程的管理以及控制,并根據市政道路施工的現場,以實際的條件快速調整相關的設計方案,以及依據市場的動態實時變化,制定出最合理最經濟的設計計劃。
2.3 投招標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中,招投標環節可以說是影響工程造價最為嚴重的因素,其充分地表現出我國建筑行業在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也就是劣根性,而且還充分地將市場的不公性表現出來。在近些年,我國對于貪污腐敗的現象給予了嚴厲地打擊,其目的就是為了避免上文所提到過的各種行賄受賄以及暗箱操作所帶來的不良現象對市場沖擊。一個市政道路建設的單位必須在科學地客觀、合理,公正的原則下,對招投標單位進行全面的資質審核,一切必須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執行,并加強招投標相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對于行賄受賄的現象給予嚴厲地打擊。
2.4 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
因為市政道路工程周期長的特性,使得其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造價的管理問題,遲遲不能達到相應的目標,而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可以從工作人員以及就業審核還有施工過程中來找到答案,例如對勞動力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在提高其專業的技術知識的同時,使得勞動力擁有法律意識以及自我保護能力還有最重要的責任心,最大程度地避免違規操作、野蠻操作現象的發生;對于技術性崗位以及管理部門的就業人員,在聘用之前,必須對人員的專業知識進行相應的審核,不能任人唯親;而施工過程中主要就是對于各方面的資源進行合理有效地分配,盡量避免出現浪費資源的情況發生。
2.5 材料的購入管理
無論是什么工程,在造價管理中,材料的購入都幾乎占據了大部分的投資金額。在近些年中,市政道路工程因材料不合格而強行使用,引發的道路危害進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案例時有發生,而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建設施工的企業只注重小部分的利益,也就是材料購入時圖便宜,對質量不上心等,雖然控制了材料的費用,但日后道路的保養以及維護的資金上,卻大大增加 ,所以只有提高建設企業的戰略性眼光,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的質量,并保證道路工程的持續性發展。
3 結束語
可以說,在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設以及施工過程中,經常會因為估算的不準確以及設計環節不符合施工情況和對招投標的管理意識差等原因,增加了工程預算,而只有利用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對這些問題加以改善,才能從根本上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