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寧夏石嘴山市氣候資源具有日照充足,光能充沛,自然降水少,風速變化大,局地風能豐富;光熱水等氣象因素匹配合理,但有效利用率低;氣象災害多,危害較重等特點。文章對全市農業氣候資源特點的開發和利用提出一點看法。
關鍵詞: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因素
引言
寧夏石嘴山市位于我國內陸地區,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屬北半球中溫帶半干旱氣候。雖位于我國季風氣候區西緣,但大陸性氣候特征十分明顯。地勢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中間洼。該區內植被稀疏,降水少、蒸發大、風沙多、日照長,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干旱、冰雹、沙塵、霜凍等氣象災害較頻繁。
分析石嘴山市的氣候資源及氣候資源要素的變化規律,及其對農業生產有利和不利的影響,為合理利用氣候資源,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趨利避害,提供可靠的農業氣候依據。
1 氣候資源特點
1.1 光照充足,光照資源豐富
全市年日照時數為3004.1~3112.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66~78%。一年中4~9月日照時數為1680小時左右,約占全年日照時數的55%。此時段正值各種作物生長旺盛季節,充足的光照條件可以促進作物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為農、林、牧業生產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條件,同時對發展日光溫室和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勢。
1.2 氣候溫涼差異大
全市年平均氣溫在8.4~9.9℃之間,氣溫平均年較差在31.1~33.3℃之間。氣溫日較差大,為增加作物呼吸作用,干物質積累提供了較好的條件。全年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3.3~24.7℃,對水稻、玉米等喜溫作物的生長發育比較有利。全年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9.2~-7.0℃,全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0.3~-22.7℃,出現在1月,這對個別地區冬小麥安全越冬有不利影響。
1.3 自然降水少
全市年降水量在166.9~177.4mm之間。主要集中在6~9月,平均降水量為124.2~137.6mm,占年總降水量的70%,冬季和春季降水量相對較少,這時正是作物需水的高峰期,降水量的多少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傮w來說,自然降水偏少,遠不能滿足各種作物需水之求,應此,必須依靠灌溉來彌補水分的不足。
1.4 大風日數多,局地風能資源豐富
全市年平均風速2.0~3.0m/s;年平均最大風速為19.7~30.0m/s;全年大風日數在126~476天之間,以3~5月最多,春季大風、沙塵天氣較為頻繁,成為區域性農業氣象災害性天氣之一。風不僅可以起到熱量、水汽交換,擴散稀釋廢氣污染物質的作用,它還是一種干凈而穩定的新型能源,使用風力發電機,把風能轉化為電能,可以造福人類。因此,合理開發利用局地風能資源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
1.5 相對濕度小,蒸發量大
全市年平均相對濕度在43%~55%之間,季節變化是冬季大,春季小,這與春季大風天氣多有關。年平均蒸發量在1708.7~2512.6mm之間,年蒸發量約為年降水量的10~14倍,其中5~8月的蒸發量為94.4~1447.8mm。占全年蒸發量的55%以上。由此可見,強烈的蒸發不僅使土壤中的水分大量散失,而且也是造成土壤鹽漬化比較嚴重的原因之一。
1.6 光、溫、水等氣象因素匹配合理,但有效利用率低
全市熱量分布具有溫帶季風氣候共有的特征,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降水集中。光、溫、水等氣象因素匹配合理,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農業氣候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但農業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缺乏高新技術的引入,氣候資源有效利用率低。
2 氣象災害種類多,危害較重
2.1 干旱
干旱是全市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氣象災害之一。分為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尤以春末夏初旱表現最為突出,此期間是各農作物需水關鍵期,自然降水少,蒸發大,在個別沿山一帶,春灌和頭水灌溉保證率低,因此,4、5、6月上旬降水量的多少,是決定該區糧食豐收的關鍵。
2.2 霜凍
霜凍是全市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霜凍有初霜凍和晚霜凍之分,初霜凍發生在秋季,主要危害秋作物;晚霜凍發生在春季,主要危害麥類、二秋作物的幼苗、胡麻、果樹等。霜凍不僅使農作物遭受凍害、產量下降,品質變劣,而且還使作物生長期縮短,限制對熱量資源的有效利用。
2.3 干熱風
干熱風是全市春小麥生長后期的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出現在6月下旬到7月中旬,此時正是春小麥開花乳熟期,開花期遇干熱風造成麥芒干枯、葉子萎蔫、穎顆發白,引起授粉不良而產生秕粒;乳熟期遇干熱風使小麥植株體內水分平衡失調,生理機能加速衰老死亡,干物質積累提前結束,導致青枯逼熱,千粒重下降而減產。一般干熱風年可減產5%~10%,重的干熱風年可減產10%以上。
2.4 大風、沙塵暴
全市年大風日數為149~476天,大風經常帶來沙塵暴和浮塵天氣,塵土彌漫,破壞力強。刮走地表肥土,造成作物倒伏,農田被埋,以及花蕊凋萎而不能座果,嚴重時能見度只有幾百米甚至造成人畜傷亡。
2.5 冰雹
冰雹多發生在6~9月,此時正值各種作物生長旺盛季節,一旦發生較大的冰雹,農作物受損十分嚴重,嚴重時籽粒無收,人畜傷亡。
2.6 寒潮
寒潮多發生在11月至翌年4月,以3、4月為多見。這一時期的寒潮降溫對農業、林業的危害較為嚴重,劇烈的降溫??沙霈F霜凍,使作物幼苗、果樹花蕾等受凍成災。
2.7 暴雨、山洪
主要集中在6~9月,多出現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暴雨??梢l山洪,沖毀防洪設施和農田、房屋,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失和災害。暴雨還影響“三夏”和夏糧打碾入庫,嚴重時可造成夏糧發芽霉爛。
3 農業氣象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3.1 水資源
首先開發水資源的途徑:(1)三水(天上、地表、地下水)一齊抓,開源節流并舉。(2)保護現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合理開發空間自然資源,優化農業生態系統。(3)實施節水農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全市水資源有限,應科學進行水資源的調配,提高利用率,同時節水是維持水資源和生態平衡的關鍵。
3.2 光照和風能資源
雖然石嘴山市有豐富的煤炭和電力資源,但是礦物能源其儲存量日益減少,而且日益增加的礦物能源的燃燒,會導致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這就促使我們開發新型能源的步伐必須加快,而太陽能和風能就屬于這類能源。
突出日光溫室蔬菜種植,采取間、復、套種植方法,合理搭配作物種類,最大限度的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全市應用塑料大棚或溫室技術已有20多年的歷史,多用于蔬菜種植。它是冬春季節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提高和利用熱量資源,改變小氣候的方法。靠這種方法每年冬春季節為全市人民提供了數量可觀的新鮮蔬菜,既緩和了冬春季節新鮮蔬菜缺少的局面,又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深受農民群眾歡迎。
風能是一種再生的自然資源,也是全市重要的能源之一。風力機是風能利用的一種理想工具,它的的啟動風速為日平均風速≥3m/s,全市全年有效風速在1793~4017之間,有效風能密度為20~53瓦/平方米,有效風能36~213瓦小時/平方米。若全市有效風能以100瓦小時/平方米估算,則全市風能儲藏量可達400~500億度。由此可見,全市的風能資源對提高我市工農業生產具有廣闊的開發利用前景。
因此,合理利用農業氣象資源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趨利避害意義重大,相信,隨著寧夏石嘴山市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農業氣象資源的開發利用必將發揮其更大、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