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目前我國實驗室存在的競爭激烈、以政策性業務為主、創新不足等現狀及存在問題出發,提出了實驗室流程創新、運營創新等相關思考。流程創新提出了以工業流水線、標準化作業替代檢驗工程師項目負責制;運營創新則提出了由在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檢驗開拓到去到工程現場或應用現場進行質量檢測檢驗及質量鑒證、由實驗室對企業的一對一服務拓展到對行業協會、產業協會或產業聯盟或科技園區、產業集中地乃至省市政府的打包服務等多方面進行創新。
關鍵詞:實驗室;經營;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000-00
1.實驗室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競爭激烈
實驗室作為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計民生提供了重要保證, 需求旺盛也催生了實驗室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成長,目前我國實驗室主要由政府主管部門系統內實驗室,系統外實驗室如行業實驗室、境外進駐國內實驗室等組成,以及民營實驗室等組成。實驗室數量的發展壯大和不同性質的實驗室紛紛加入,使實驗室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
1.2政策性業務
目前,我國有相當一部分的實驗室的業務來源是為政府監管部門提供政策性產品檢驗支撐服務,例如強制性產品認證檢驗、監督抽查任務檢驗、特種設備檢驗、生產許可證任務檢驗、進出口產品檢驗等等,這些業務的開展是實驗室為支撐政府所應該做的,也是實驗室自身發展需要而樂意承擔的,同時也是實驗室應該持續做好的一塊業務,與此同時,實驗室也應注意到對政策過于依賴可能帶來的風險影響,適當注意各種業務類型的合理組構。
1.3 創新不足
由于近些年實驗室數量的發展壯大和不同性質的實驗室紛紛加入,實驗室之間的競爭加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實驗室創新的迫切性和創新步伐,近年出現的實驗室上市融資的案例,也是實驗室加快自身創新和發展的側影,但無論從數量以及效果來看,我國實驗室特別是本土實驗室創新能力都較為不足。
2.實驗室創新初探
2.1 流程創新
工業流程化是實驗室檢測工作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年實驗室檢測大多是以檢測工程師以項目形式承接和處理完成檢驗任務,檢驗工程師手上同時有多個檢驗任務,這些檢驗任務較多時,工程師無法協調保證各個任務進程,從而可能引發客戶進度抱怨和質量保證相關問題。而且任務情況主要由個人控制,其他同事無法及時了解內況,可能在工程師出差、請假等情況帶來問題。
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創立者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直接促成了管理學的誕生,極大的提高了勞動效率和管理效率,根據科學管理的創始人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專業分工和流程分工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 實驗室引入以勞動分工為基礎的工業流程化是提高檢驗效率,保證檢驗進度的有效路徑。
將檢測工作工業流程化是基于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和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將檢驗工作專業化流程化,由固定崗位的檢測人員專門做好本職崗位的單個檢測項目,最終由工程師對單個檢測崗位完成的檢驗結果匯總,這種流程再造會實現由工程師項目負責制到專業分工崗位為工程師服務的轉變,實現由工程師自行協調并同時負責多個檢驗任務到多人多崗位標準化進行任務分解檢驗任務的轉變,
在此基礎上,通過開發檢驗報告出具的自動化及其標準格式化軟件,實現檢驗報告常規數據的自動生成,最后輔之以工程師的綜合補充評定來達到快速高質出具檢驗報告的目的。最終節省出大量的高水平的工程師投入到科研和新項目研發等創新活動中去,從而實現實驗室的良性創新循環。其結果是一方面提高了檢驗效率,另一方面又更加專業化、標準化,從而保證檢驗進度和檢驗質量,為實驗室承接更多檢驗任務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打下基礎。
2.2 運營創新
隨著實驗室競爭的激烈化和客戶服務要求的日益提高,實驗室在運營方面需要不斷創新,不斷轉變:
由在實驗室對產品進行檢驗到去到工程現場或應用現場進行質量檢測檢驗及質量鑒證的開拓;實驗室進行的傳統檢測通常是在實驗室內部進行,這種服務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客戶因產品特點或系統安裝等原因而希望實驗室派出人員到生產現場或工程現場或應用現場進行服務的需要,可以預計這個領域的檢測需求會越來越大。
由對制造業的產品檢驗到為其它服務行業提供相關服務, 如:為金融業、電子商務業、商業、保險業、公用事業、通信業等行業提供檢驗服務或質量保證業務。
由單一實驗室檢驗地點到分散布控檢驗地點,為企業提供貼身服務。各實驗室紛紛在外地建立本部以外的實驗室分部。貼身服務還包括到產業集中地或科技園區,商業集中區等提供貼身質量服務。
由實驗室對企業的一對一服務到對行業協會、產業協會或產業聯盟或科技園區、產業集中地乃至省市政府的打包服務。
由傳統檢測業務到爭取在新的檢測領域開展業務,特別是戰略新興產業的質量服務,由于是新興產業,故而存在諸多共性質量問題需要專業實驗室提供服務。
由爭取國家授權的政府業務到主動為政府提供支撐服務。
由主要為第一方提供檢測業務到為第二方及其他第三方的服務, 例如,在汽車行業,第二方的角色舉足輕重,因應這個特點,與第二方開展按照第二方標準規范要求提供相關質量服務。
由國內業務拓展到國際業務拓展;由業務銷售到品牌營銷的拓展;由實驗室自身發展到與其他實驗室的互補合作共同發展。從廣度上講,由相對單一的產品類別或行業領域向多類別多領域發展,從提供檢測檢驗服務到提供檢測、計量、認證、失效分析以及整體解決等一站式服務;從深度上講,則是由單一品種向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相關服務發展,由針對產品的檢驗到整體質量解決方案、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提供。
實驗室注重為企業提供標準服務、資訊服務、培訓服務、信息服務等服務。
實驗室以科技創新帶動業務創收,實現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檢測實驗室檢測業務的發展,實驗室質量控制與質量風險管控也益發重要,質量保證創新應考慮由源頭開始就注重質量的有效保證。
3 結束語
實驗室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自身特點,在競爭不斷加劇的態勢下,實驗室應加強創新,不斷探索創新之路,以實現實驗室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創新管理,趙炎等編著,2012-10-01,北京大學出版社
2.管理學原理,羅賓斯等著,高俊山改編,2013-07-01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檢測實驗室管理,楊劍主編,2012-08-01,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4.中國生產性服務發展戰略,楊玉英著,2010-10-01,經濟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