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包括教師通過有目的的,有計劃舉辦特別語言活動,包括進入幼兒園早上問候,交談,孩子放學說再見等各個環節。當然也有其他領域的活動,可以說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是活動涵蓋最廣、涉及領域最多的內容,因此可以把幼兒園的語言教育,大體分為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和滲透性的語言教育活動兩類。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包括互相說話活動、講故事活動、在游戲中進行聽說、文學活動和早期閱讀這五種基本的形式。滲透的語言教育活動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語言交往,自由游戲中的語言交往,其他領域活動的語言交往,還有隨機滲透的日常生活環節中的語言交往。
關鍵詞:幼兒 情感 語言教育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165-02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F代社會,經濟發展,人們交往日益頻繁,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性顯著增加。未來社會不僅要求每個人都能講普通話,但也應有相當水平的口語能力。這種能力必須從小培養,用語言和周圍的人交流,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喜歡與人交流,并具有一定的交際能力。筆者認為,表達語言教育兩方面應該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1)學前期是人類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幼兒期是語言最迅速的發展期,這是最關鍵的時期。語言發展的機會,錯過了就很難恢復。幼兒語言教育可以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語言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嬰兒在掌握語言之前,通過特征識別一個對象,該對象必須是具有詳細的感知特性。人類觀察世界,傳授知識和技能,解釋行為規則,都將伴隨著語言。
(2)良好的語言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促進在該領域的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①選擇幼兒語言教育內容進行自我認識和積累生活經驗。這些來自孩子們自己日常生活的內容是孩子們比較熟悉,通過教師引導合理組織,基本可以讓孩子回憶生活經驗,綜合處理相關信息,將它們組織成一個規范的語言組織表達和交流。在指導孩子們的注意力,總結和交流自我和日?,F象的這是很常見的。如:小:“我的家”玩“爸爸媽媽”,“玩具展”。轉變:“能夠”手“真有趣”。大:“生活中的數字現象”的“硬幣”等。②兒童能理解的語言教育社會信息量。如:“足球比賽、天氣預報、奧運會”的“交通規則”。等內容,讓孩子感到奇怪,孩子們愿意交流自己的表達,耳聞目睹,并經常激烈的討論,甚至爭論。這類語言活動不僅使幼兒的語言發展和社會情緒的改善。兒童的語言和思維都集中在有效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過程中。通過集體學習和小組學習活動,談話,主要使用運行,訪問的方法予以實施。第一,以對話,討論為主要教學活動。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討論,討論的形式,讓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的孩子,在一個更寬松的、民主的氛圍,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愿望,多角度與同伴,老師交流。如“數字現象生命教育活動。第二,操作和對語言教學活動的一致性。那就是,讓孩子們在操作講故事,在操作中,該方法適用于學齡前兒童學習和探索新事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兒童思維的發展。第三,訪問,一般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在戶外找春天,去超市購物,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雄偉的東方明珠。孩子們發現在邊緣,邊緣,邊緣,邊討論交流總結,大腦中的“活”的思想,對表達也很豐富。具體實施細節:聽力活動:A,設置語言區。B,聽游戲。C表達活動:A,日常會話。B,一個小喇叭。C,好朋友。文學欣賞活動:A,電影。B,一個小舞臺。早期閱讀活動:A,圖書館,圖書角。B,圖像閱讀。
(3)日常言語交際和其他領域教育指導也是很重要的。事實證明,只要我們轉變教育觀念,從整體的角度探討語言教育的方法和途徑,注重語言教育,挖掘潛力,正確引導活動,孩子的語言能力的發展更為迅速。從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特點出發,生活是語言的源泉,所以我們必須讓孩子們在生活中所有的活動作為語言教育的活教材。而且語言教育活動不僅僅是指我們組織的一個個專門的語言活動,還包括我們組織的任何一個活動,因為任何一個活動都需要用語言來組織。作為家長,在家庭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①父母應該樹立一個好榜樣,培養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3~4歲的孩子在語言接受能力最強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普通話教育的培養,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和孩子的家長在普通話中的家人交流,以身作則,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們高興地說普通話,尤其是學習和周圍的孩子幼兒園的生活,談論符合孩子的一些語言特征,在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的孩子,讓孩子們高興地說,高興地說,并讓她說普通話,從理論培養孩子的興趣。同時,家長要注意使用標準的語言和兒童日常會話。②充分利用各種環境,激發孩子的愿望,比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書店,游樂場和其他地方,充分利用感興趣的風景來進行語言教育,教孩子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鼓勵孩子敢于跟朋友,銷售人員,管理人員進行對話交流。有時,也讓孩子和小動物,植物說話。這樣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內心是怎么想的。當孩子們有了想說的內容,自然會說話,這樣也為孩子們的想象力插上美麗的翅膀。③睡前故事。睡前故事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溫暖,最快樂的時候就是孩子依偎在媽媽懷里,聽有趣的故事,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還可以讓語言教育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父母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幫助孩子理解故事,讓孩子表述故事中所要表達的觀點或一個特征,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④讓幼兒充滿自信做好每一件事,多鼓勵幼兒,包括一些很小的事,對其進行贊美,他們定會有所發展,有所進步,我們班有個小朋友發音不是很清楚,我們對他不斷的進行糾正,只要他有點滴進步,我們就給予表揚,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現在,發音有很大進步,這些贊美的就像一個個小光環一樣,籠罩著他們健康成長。發展幼兒表達能力,還要培養幼兒的文明禮貌的言行規范,使孩子直觀地理解禮貌用語的含義,并會正確使用。此外,我覺得還要音調和諧、悅耳動聽。如果說話結結巴巴,效果就必然降低。我以前上課說話音調高,而且過快,園長聽完課就對我說“不要說是孩子了,我聽起來都覺得非常吃力,感到喘不過氣來?!痹诨卮饐栴}時,幼兒還沒聽清楚問題就要回答了,所以舉手的是那些反應快的幼兒;在做練習時,要求又聽得不明確,教育效果當然不好啦。因此,教師說話要高低、快慢適中,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語言效果。眼神、表情、手勢等,這些都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4)在現實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①有的幼兒自控能力稍差些,會在教室里隨便走來走去,這樣的舉動影響了很多幼兒。②有的幼兒還存在著焦慮不安的情緒,哭鬧不止,使本來已經稍稍平靜下來的幼兒也跟著哭了起來。③可能由于陌生,幼兒不愿意跟著老師進行朗讀,在做動作時有的幼兒也不愿意跟著你做,非常被動。④剛入園的幼兒理解能力可能略差,教師提出的問題,很多孩子會回答這個問題。⑤部分小朋友還是很認真地聽老師講課,但是當老師表揚一個小朋友,大家都會爭先恐后地問老師表揚自己。在課后我仔細想了一下,之所以會出現這么多的問題,因為幼兒由于剛剛入園,還沒有完全適應幼兒園的生活,還不太習慣集體生活,有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強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為了避免再次發生以上的一些情況,我想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安慰小朋友,用自己的愛心去關懷每個幼兒,用手輕輕地摸摸他的頭,不時地對他們笑一笑,也許就可以緩減許多焦慮的狀況;此外,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在語言活動中,設計一些有趣的游戲是非常必要的,而游戲必須能夠鼓勵孩子積極參與語言活動。因此,必須重視游戲與語言教育目標相結合的樂趣,讓生動有趣的游戲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運用語言。在游戲中,通過文獻獲得的語言經驗,語言能力的發展;另外,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也很重要,小的兒童早期聽力習慣不是很好,游戲可以在不知不覺中聽力能力的兒童的語言活動中發展幼兒,兒童參與游戲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和語言游戲是基于語言來傳達游戲的情節。語言信息孩子必須聽游戲合作伙伴的溝通,使我們可以在游戲。所以語言游戲的基本規則是有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孩子們為了參加比賽,試圖執行的游戲規則。所以把他們聽的要求變成自己的自覺行為,同時,使他們能夠專注于游戲的活動。因此,游戲的形式對兒童的聽力能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的開發利用。我也會好一些,適合游戲設計語言教學活動的傳統語言,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5)用愛去創造一個溫暖和愉快的氣氛。剛入園的幼兒,由于環境的變化,對周圍的人和事都覺得奇怪,孩子的情緒不穩定,缺乏安全感,導致一些兒童成為“沉默寡言”。因此,我們在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時要創設不同的語言環境提供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多元化的活動材料,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去認識各種事物,獲取新的生活經驗和其他方面的學習經驗,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形成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如:在分享閱讀中“聽”的讀本中,幼兒通過教師對讀本的分析和梳理,使幼兒了解聲音不僅是美妙的,而且是一種傾訴、交流方式—— 小鳥和森林、小河和小魚、雨滴和屋檐等等并用聲音和他們之間的關系來創編新的內容、感受新的意境。引導孩子經常保持活躍,對周圍事物的積極情緒,對知識的渴求,愛動腦筋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事物的關系,初步判斷和正確地概括,從而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
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要求幼兒教師要一步一步的指導和領先一步,采取有效手段的教育,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并為孩子創造機會,讓孩子自由表達,交流,討論,滿足孩子“說”的愿望,這樣,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會更好。
參考文獻
[1]董沼.幼兒文學修辭藝術及其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
[2]宮勝意.修辭藝術在幼兒語言文學教育中的運用[D].延邊大學,2005.
[3]陳莎莉.關于幼兒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角色的質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
[4]李惠玲.從認知角度論幼兒語言習得規律與國際幼兒漢語課堂教學[D].揚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