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應對新疆公路分布密度和救援機構分布密度稀疏,救援用時居高,救援效益低下,以及影響公路交通事故救援效益的因素眾多,關系復雜的現狀,本文通過對新疆公路網及其交通事故救援特性和救援過程的分析,探討了救援過程機理,為進一步研究新疆公路交通事故量化和可視化的應救援援系統作條件準備。
關鍵詞:新疆;公路網;救援特性;救援過程;機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U4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a)-0000-00
1.前言
新疆公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援交通大部依托公路進行。由于新疆公路分布密度和救援機構分布密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顯現遠程救援的態勢,救援用時居高,救援效益低下。影響公路交通事故救援效益的因素眾多,關系復雜,使救援調度人員認知和決策能力所不及。本文通過對新疆公路網及其交通事故救援特性和救援過程的分析,探討了救援過程機理,為進一步研究新疆公路交通事故量化和可視化的應救援援系統作條件準備。
2. 新疆公路交通事故救援特性
(1)公路交通事故發生地點和事故規模,以及人員致傷程度和數量目前還難以預測,其發生顯現出明顯的時間隨機性和空間離散性特征,造成救援各環節難度較大;
(2)新疆土地面積大,但高等級公路里程少,公路設計、建設和通行受地理、地質、施工條件影響,通行受雪、霧、風等特殊氣象和低溫路面結冰等影響,限速水平普遍不高,行車安全可靠性較低。
(3)新疆機動車保有量分布密度和人口保有量分布密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全國其它同級地區,公路沿線人口及過往機動車稀疏。雖一般人員普遍具備對公路交通事故傷員基本救助能力,但因缺乏救援組織和救助物資,事發現場臨近人員救助效益不高。
(4)新疆有103個地、州和縣、市,由于各級主要救援機構均位于各縣、市主城區,救援機構分布密度也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全國其它同級地區,救援機構之間間距和各救援機構與公路交通事故發生地點間距普遍較遠。
(5)各救援機構多數僅配置一輛裝備有基本醫救設施,能運送1-2名傷員的運送性救護車,以及隨車醫生、護士各一名,駕駛員兼擔架員一名(后稱救援單元)。由于新疆救援單元對公路交通事故救援能力不足,而優化配置救援單元需要較長時間。
3.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過程分析
經實際調研,新疆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過程一般總用時可用式1表達:T=T1+T2 。其中,T1為救援單元現場醫救用時,T2為救援單元往返用時。從宏觀上看,在上述現狀救援特性條件下,現場醫救用時和救援單元往返用時,以及救援總用時均難以減小。
公路交通事故發生后,在現有各類相關應救援援機制和預案條件下,對傷員的救援經9個過程,如圖1所示。
(1)報警響應,用時T1。準確交互提供突發事件基本情況,可辨識地點,傷亡人數,受傷類型與程度,現場參與救援人數等信息。(2)信息分析,用時T2。受傷人員數量及其醫學類型,救援機構優化選擇或組合,救援單元數量及最優救援單元構成判定,救援單元最短安全往返路徑及各路段最高安全車速判定,綠色通道救治需求資源條件判定等。(3)決策調度,用時T3。單目標小規模突發事件條件下,分別確定最近救援機構與調配救援單元構成;單目標大規模突發事件條件下和多目標小規模突發事件條件下,確定救援機構最優組合與調配各救援單元構成;多目標多類型規模突發事件并發條件下,除確定現有救援機構最優組合與調配各現有救援單元外,還需及時啟動國家級或省級應急救援對應等級;確定上述救援單元最短安全往返路徑及各路段最高安全車速;確定綠色通道救治資源條件等。(4)指令發布,用時T4。調度指揮機構向相關救援機構發布準確調度指令。(5)救援單元準備,用時T5。依調度指令,組成救援單元。(6)救援單元去程,用時T6。按路徑和限速指令,救援機構前往現場。(7)現場救護,用時T7。實施現場救助和醫救。(8)救援單元返程,用時T8。按路徑和限速指令,運送傷員返回救援機構。(9)綠色通道救治,用時T9。在依調度指令已備好的綠色通道救治資源條件下進行救治。
由此,總救援用時可從式1轉換為式2:T=T1+T2+T3+T4+T5+6+T7+T8+T9 。各階段用時主要影響因素及其關系復雜,具有多學科關聯性,當前,大幅降低上述救援過程各階段用時尚難以實現。
4.關鍵救援機理
為提高新疆公路交通事故救援效益,降低救援用時,本文從救援過程機理微觀分析入手,分解救援過程,探索主要影響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以縮短救援各階段用時以及救援總用時,挽救更多傷員。
實踐表明,當前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過程具有二個方面關鍵機理:
(1)救援單元現場臨時醫救實際上分為兩個醫學階段,一是救助,用時Ta,二是醫救,用時T0。救助可由公路交通事故中未受傷人員,過往車輛駕駛人及乘員,臨近事發現場其他人員等現場救助力量實施,用時T′a。現場救助是現場醫救的基礎,對傷員最終存活產生正效應。
(2)救援單元往返受交通阻抗制約,影響往返用時,對傷員最終存活具有負效應。用Tf和Tb分別表示救護車正常救援行駛往返時間,分別用T′f和T′b和分別表示往返交通阻抗。
此時,總救援用時可由式2轉換為式3:T=(T0+Ta-T′a)+(Tf+T′f+Tb+T′b)??梢姡诂F狀條件下,通過受訓并具有一定救助物資的現場救助力量的參與及有效路徑誘導,能夠減少救援總用時。
5.結語
本文經對新疆公路交通事故救援特性和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過程分析,所提出基于多學科知識的關鍵救援機理,旨在為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優化組織和基于GIS的精細調度提供基礎理論參考,為后續深入研究新疆公路交通事故量化和可視化的應救援系統作條件準備。
參考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路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DB](2009年)..http://www.moc.gov.cn.
[2] 馬杜強等. 道路交通事故緊急救援體系研究[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4,41(3):87-19.
[3] 王兵,甘琴瑜,孫文磊.. 基于GIS-T的稀疏公路網交通事故應急救援資源調度技術研究[J], 公路與汽運.2010(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