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大幅度促進了我國的發展,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帶來了巨大效益。但是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怎么最大程度的平衡經濟建設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之間的利益,成了我們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應對措施
1 小型水利水電工程概述
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大幅度提高,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電。目前,我國的水電開發率只有百分之十幾。我國正處于經濟建設的高速增長期,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仍然需要修建水利水電工程,但是大型水電水利工程對水量、位置要求特別大,所以出現了許多小型水利水電站。小型水利水電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的電力壓力,同時可以灌溉當地的農作物,有利于當地經濟建設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有利于防洪工作的開展,同時也有利于水上運輸業的發展。
2 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雖然小型水利水電工程給我們到來了特別大的幫助,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好的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庫區部分造成的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水庫因為水勢淹沒周邊地方以及這些移民的安置問題。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主要變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氣候的影響:一般情況下,一個地方的氣候狀況受大氣環流的影響。但是建立水利水電工程,另外在灌溉工程后,原來的陸地就會變成濕地,就會使這些地方的空氣變得濕潤,影響附近地方的氣候狀況,主要變現在降雨、氣溫和其他天氣情況。水庫里面就會匯集大面積水,在太陽的照射下,就會加大這些水的蒸發量,就會使空氣變得濕潤,從而導致水庫和周邊較近地區的降水量減少,而有一定距離的地方降雨量增大,導致雨水分布不均勻。同時會使水庫周邊地區年平均氣溫升高。另外,水庫的建立,使水庫兩岸地下水位也跟著抬高,造成水庫兩邊的農田次生鹽堿化,影響作物生長。
(2)對水體的影響:原來流動的水進入水庫后,會進行短暫的停滯。首先影響航運的正常工作,比如船經過水庫時,水庫需要開閘,這些都需要時間,所以船不論是上行還是下行,在速度上都會受到影響。水庫內的水流速度減小了,會降低了水、氣界面交換的速率和水里面污染物的轉移擴散能力,影響水庫里水的自凈能力;還會導致沉降作用加強,使水體重金屬的沉降加快,導致水質重金屬污染嚴重。
(3)對地質的影響:在水利水電工程修好以后,也會誘發地質危害。例如,水庫蓄水后,水量的大幅度增加,使這些水對地面的壓力也會增加,就會引起地殼的應力增大,水如果深入到斷層里面,就會增加斷層之間的潤滑度,也會增加巖層中空隙的水壓力,誘發地震災害。如果水庫蓄水的水位高了,相對應的,兩岸坡土的抗剪強度就會降低,容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危害。
(4)對土壤和陸地上的植被的影響:水庫蓄水會引起水庫周圍的土地沼澤化、鹽堿化,是作物不能很好的吸收肥力,影響作物生長。
(5)會破環大量的林地、草叢、農田等植被:水利水電工程需要占用大面積的土地,就會破環大量的林地、草叢等,會導致一些動物失去自己的家園,同時也會占用大量的農田,一些作物會被損壞掉,影響人民的收入。另外在修建水利水電工程時,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污水。污染物會影響空氣質量,污水流入河道里,會污染水資源,對河道兩邊生存的作物和生物造成損壞。
(6)會導致動物遷移:河流區域周圍,植被多種多樣,在里面生存的動物也數不清。大量的植被被破壞,造成動物大量減少,同時水利工程的建設,使周圍區域的環境系數改變,破壞了一些動物的生存條件,使一些動物遷移,破壞了生態平衡。
(7)對魚類的影響:我們這里所說的魚類不是平常的魚類,而是特指一些魚。目前,我國最關注的就是大壩建設對洄游魚類的影響。洄游魚種類繁多,其生存環境也各不相同,并不是每條河流都有洄游魚生活。世界各國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對待洄游魚類會采取兩種方法:一種是采取工程措施,建設魚梯、魚道等;另一種是對洄游魚進行人工繁殖。另外,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河流上建設大壩,對魚類的影響也會不同,我們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8)對人類的影響:一個地方的水環境發生變化,就會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例如丹江水岸,新安江水庫建成之后,改變了原來的土地性質,由原來的陸地變為濕地,有了有利于蚊蟲生存的環境,就引發了瘟疫的蔓延。另外,一些農田被迫壞,減少了人們的收入,而且一部分房屋被占用,迫使人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園,往其它地區遷移。大量人員遷移,國家要拿出一部分資金給予安置,造成國家資金的流出。如果水利水電工程占用的土地上有文化古跡或景觀,就要引起更大的重視。水庫建成后,可能會對它們造成破壞,有的文化古跡和景觀是不能修復的,對國家文化也是一大損失。
3 應對措施
目前,全球環境惡化,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注重環境保護,要在不影響環境的條件下,發展經濟建設,使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統籌發展。只要遵照“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規劃,精心施工,加大科學管理,一些不好的影響是可以避免的。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雖然給環境帶來了一些影響,但我們可以盡量把這種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消除,面對這一問題,我國在多個方面采取了措施。
(1)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一些不適宜進行建設水利水電工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森林公園、世界遺產區、生態功能區以及其他需要進行保護的區域內。劃定保護河段和保護流域區,禁止進行水電工程建設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設。應重視地區的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對嚴重破壞生態環境。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等的水利水電項目,進行重新評估。如果水利水電工程建成后,弊大于利的項目,我們就應該禁止。
(2)建立環境評估機制: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指在某地區進行可能影響環境的工程建設,在規劃或其他活動之前,對可能造成的對周圍地區環境的影響進行調查、預測和評價,并提出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對策,以及制定相應方案。我們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前,要對環境進行調查,例如當地的氣候、壞境、水文、水質、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然后根據做出的調查,對修建水利水電工程可能造成的影響給出一個明確的預測,然后考慮這個工程建成會帶來的有利的地方,對這個工程進行綜合的評價。
(3)把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到水利建設工程中去。我們能源的開發,不能只是注重眼前的經濟利益,要考慮長遠利益,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利益。我們要因地制宜,確定適當的開發目標。以前的時候,對水力資源進行規劃時,會對流域進行100%考開發,導致因為移民和耕地的補償費用越來越高。我們在進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時,要兼顧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讓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統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生雪.水利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北方環境,2011.
[2]杜國強.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
[3]谷永祥.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期刊論文,2011.
[4]李友輝.修河干流大中型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J].江西水利科技,2005.
作者簡介:柯強(1975,7-),男,漢,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小型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