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六十年代,當懷特在堪薩斯大學讀書時,正值民權運動風起云涌。他到外地打球,總會有敵隊球迷向他們乘坐的巴士丟石塊,拉拉隊有時甚至還會穿上裝扮大猩猩的服飾,外頭罩著懷特的球衣。
“隨他們去吧。”懷特說,“這些是我控制不了的,我惟一能夠控制的,就是自己的行為。”
他一直遵守著這條準則,相伴終生。
1969年,當懷特穿上凱爾特人球衣時,他所面對的是一支即將翻開嶄新一頁的球隊——拉塞爾已經退役,哈夫利切克是新的領袖,懷特需要跟他一起將這支王者之師的優良傳統延續下去。
幾乎整個七十年代,懷特都是綠衫軍陣中不可或缺的一員。1971到1977年間,他連續七次入選全明星陣容,只是星光,往往被兩位巨星隊友哈夫利切克和考恩斯所掩蓋。懷特的強項在于耐力,從1970到1977年間,他總共只缺席了10場比賽,而且平均上場時間幾乎達到40分鐘!從1972年1月5日開始到1978年2月1日結束,他甚至還保持著連續出戰488場的隊史紀錄。

1976年總決賽凱爾特人遭遇由保羅·韋斯特法爾、阿爾萬·亞當斯領銜的太陽,兩隊在第五戰中激戰三加時,最終波士頓128比126驚險獲勝。在那場被譽為是史上最偉大總決賽之一的比賽中,懷特不僅得到33分,而且足足打了58分鐘。后來,凱爾特人在第六場再度擊敗太陽,捧走總冠軍獎杯的同時,懷特也榮膺FMVP。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年總決賽第五場結束后,懷特一度累得躺在更衣室地板上起不了身。他真的很愛籃球,只是身在那樣一支底蘊深厚、英杰輩出的球隊中,往往容易被忽視。
但懷特人生最大的考驗,還不是在球場上。2009年11月,他突然感到身體有點虛弱,體重在兩個月之內掉了30磅(大約14公斤),而且進食越來越困難。初步診斷后,醫生也摸不著頭腦,于是建議他做更進一步的核磁共振攝影(MRI)。
懷特的夫人黛博拉依然記得那一天,醫生打來電話時,她正在開車,醫生叫她先把車停在路邊,然后告訴她在懷特的左后腦發現了一顆腫瘤,盡管只有顆胡桃大小,但卻會嚴重影響行動能力,所以需要手術。
將近六個小時的手術,懷特熬過來了。盡管其后一度失去很多能力(比如不太會進食、沒辦法走路等),但他努力康復,期間波士頓當地著名作家兼律師馬克·博揚還每周都會去拜訪他,詢問一些從前的事情,并最終完成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活的值得——偉大球星喬·喬·懷特的人生》。
2012年6月1日,手術過去兩年多,凱爾特人同熱火的東區決賽第三場開打前,懷特靠自己的力量走進北岸花園球館,全場為他起立鼓掌。這是他退役后生命中最激動的一個瞬間,并自此開始拾起往日一些工作,還偶爾參加社區活動。
關于入選名人堂,懷特說:“心情也很激動,但當初打球又絕不僅僅是為此,從籃球中我能尋找到很多樂趣,我真的很愛它,這最重要。”
這就是一位圣徒的心聲,即便年華匆匆,也絲毫動搖不了那顆虔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