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a寫意

上世紀 70年代末生。曾經的外企職業經理人,今天的自由撰稿人、專欄作家。著有散文集《你有權以自己的方式長大》。
我家旁邊面包房的主管姑娘,想必深諳以上的道理。我再次去買面包的時候,已經見不到上次那位收銀小妹了。
和女友通電話,她沮喪地說:“我老公空降失敗了。”
聯想到最近層出不窮的飛機事件,我被嚇了一跳。過了半晌才明白,原來她說的不是飛機,而是飯碗。她老公半年前被獵頭挖到一家企業當空降兵,可眼下就快不歡而散了。
空降兵是職場上屢見不鮮的現象,大到微軟,小到我家門口的面包房,都有空降兵帶來的人事暗流。買面包的時候,我親耳聽到收銀小妹對西點師抱怨:“那個女人有什么了不起!憑什么一來就當主管!”
我循著她的目光看向 “那個女人 ”,那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姑娘,默默站在面包房的一角,用忙碌對抗著周遭的冷漠尷尬。
看起來和我見過的大多數空降兵沒什么不同。
許多人光是看到空降兵的高待遇,卻沒有看到空降兵面對的嚴酷世界。據統計,在中國企業,空降兵的平均存活期限只有八個月。俗話說 “病去如抽絲 ”,可空降兵們往往得不到這么多的耐心,一旦他們所被期許的價值在短期內得不到體現,面對的只有請你走人的下場。在這方面,企業對一個十年養成的 “子弟兵 ”,和一個臨空駕到的空降兵的忍耐力,絕對是截然不同的。
為什么空降兵這劑國際管理中的靈丹妙藥,在中國企業內卻行不通呢?在剛剛過去的 2015上海 CIO峰會上,我遇到的一個民企老總給了我最好的答案:我們中國企業的管理,靠的不是流程,而是人情!指望一個初來乍到的人憑空推行一套流程,就好比把一個在真空環境里測試成功的實驗,搬到日常環境里進行,能行得通,才怪!
空降兵背好補給包,滿懷著愛心和信心跳下來,著陸之后才發現,下面等著的,沒有要糖的小手和陽光的笑臉,只有懷疑戒備的眼光,和冷不防伸出來絆你一跟頭的無影腳。怎么辦?要我們女人來說的話,還是人的事。你想要他人怎樣對待你,首先就得先怎樣對待他人。別把其他人都當成傻子,這年頭,誰也不比誰傻多少,都是人精。你那呼之欲出的救世主姿態,怎怪別人想看你摔一跤呢?
就拿我女友的老公來說,他自恃一向是混高爾夫圈子的,如今進了這家民企,管理層之間的交往方式是打麻將,他自然不善、也不屑與之為伍。他對自己說:公是公,私是私,我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可在中國,這只能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話而已。
當然,對于空降兵來說,一味地適應服軟行不通,該出手時就出手也是必要的。該做的都做了,有人就是自詡資格老,非要和你對著干怎么辦?答案只有一個:趕他走,而且越快越好。別說什么雖然態度不好,能力還是挺強的。能力再強,不是你的兵,只能有害無益。
我家旁邊面包房的主管姑娘,想必深諳以上的道理。我再次去買面包的時候,已經見不到上次那位收銀小妹了。主管姑娘一邊調教著新來的收銀小妹,一邊時不時和西點師打情罵俏幾句,真是一手硬一手軟,精彩非常。
看來這位姑娘,注定是空降兵平均存活期上游的那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