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吳舒然(學生,熱愛音樂,志向歌手)

From:吳曉波(財經作家 )
當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便問自己,你認為它是美好的嗎?
孩子:
你很小的時候,我就問你一個問題:你長大后喜歡干什么?我一次又一次地問,你一次又一次地更換自己的“理想”,游戲機房的收銀員、海豚訓練師、寵物醫生、文化創意……
十六歲的秋天,你初中畢業后去了溫哥華讀書。第二年,我問你以后喜歡干什么,你突然說,我想當歌手。我提醒你,按現在的成績,你兩年后考進排名全球前一百位的大學,大概有超過七成把握,流行歌手是個與天賦和運氣關系太大的不確定行業,你日后成為一名二流歌手的概率也只有百分之十。你說,我不想成名,我就是喜歡。
其實,我打心眼里認同你的回答。在我小時候,老師布置寫作文“我的理想”,保衛祖國的解放軍、像愛因斯坦那樣的科學家,這是大人希望我們成為的人,其實大人也成不了。有一次,我遇到一位女商人,賺了很多錢,卻說自己很不快樂。我問她,“那么,你自己喜歡什么呢?”她突然怔住了,然后落下了眼淚。她說她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是臺灣黑松汽水的廣告詞。在遇見這句話之前,我一直被職業和工作所驅趕,不知道生活的快樂半徑到底有多大,什么是有意義的。這句廣告詞突然讓我明白了,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于,這次浪費是否“美好”。
后來,當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便問自己,你認為它是美好的嗎?如果是,那就去做吧,從這里出發,我們去抵抗命運,享受生活。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