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下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問題的研究,對新會計制度下的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優化對策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關鍵詞:《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高職院校;成本核算;問題;對策
一、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成本核算意識不足。長期以來,我國高職院校教育、培訓所需經費都是由國家政府財政部門一手包辦的,這為高職院校教育經費的來源解決了后顧之憂,使籌措經費問題成為了政府相關部門需考慮和解決的問題。許多高校在這種慣性思維的影響下,完全不考慮由政府發放的教育經費能否在高校中得到合理的適用,其使用、支出項目是否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也無人關心。這就使得許多高校在應用教育經費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主動開展教育成本核算的動力與意識,教育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逐漸降低。這方面的問題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高校領導多出身于科研、教育專業,缺乏與成本核算相關的財務方面的知識儲備,對開展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以及方法認識不足。二是,高校大多數教職工認為教育成本核算是高校領導層的事與自己無關。
(二)成本核算基本內容研究有待完善。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在對教育成本核算具體對象的確定上,相關研究學者存在一定的爭議,于是就出現了教育成本核算對象難以明確的現狀。其次,當前教育成本核算的具體范圍尚不明確。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大致范圍主要應與培養和教育相關的財政支出和費用有關,但由于高職院校與此有關的費用支出項目較多主要分為學生的助學金和獎學金費用、后勤保障費用、教師的離退休費用、教育科研費用四類,具體哪些費用應被劃入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圍存在一定的爭議。最后,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成本核算方法。當前大多數高校在對其教育成本進行核算時,只是將相關的財務數據進行簡單的整合與堆集,并沒有形成一套統一、有效、規范的成本核算方法。
(三)受舊會計制度的影響較深。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指的是2013年制定實施的全新的會計制度,在此之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長期以來主要受到舊會計制度的影響。《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高等學校財務制度》這三大與高職院校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管理密切相關的制度,都沒有針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成本核算設置與之相關的報表、賬簿、會計科目。且高職院校舊的會計制度在教育成本管理與核算方面并沒有為高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意義的指導意見。此外,舊的會計制度還要求高職院校將收付實現制作為其主要的會計核算制度,由于這一成本核算方法,在對固定資產的核算上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因此這也是導致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新制度下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優化對策
(一)強化教育成本核算意識。在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影響下,高職院校應在充分認識到成本核算對高校發展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在全校范圍內為教育成本核算努力營造一種良性的外部環境,從學校領導層到普通的教師提升學校全體員工教育成本核算的意識,將成本核算管理變為一種文化,在高職院校中進行培育和發揚。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在堅持對現行教育成本核算工作進行改革創新的基礎上,努力朝著教育成本的科學評價和有效控制方向奮進。
(二)明確教育成本核算內容。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內容的明確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對成本核算的具體對象進行明確。由于高職院校主要以為不同類別、專業、層次的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為主,因此,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對象應是國家統一、正規招收的專科生、本科生以及碩博研究生。其中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等學生由于教育成本花費較單一,且只是高校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因此不應被包含在教育成本核算的對象范圍內,應在高職院校的賬務上給予單獨的體現。其次,對教育成本核算的具體范圍進行明確。由于高職院校的后勤保障費用以及教師的離退休費用與學生的培養教育關系不大,因此不應被包含在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圍之內。科研費用由于種類較多,且目的不同,因此應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到學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圍之內。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則全部歸入到成本核算范圍內。最后,對成本核算的具體方法進行明確,主要的核算方法為成本核算法、會計資料轉換法、調查統計法,這三種核算方法都具有各自的優缺點,可用于不同的成本核算情況,對這三種核算方法的合理運用能夠大大的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1] 陳愛萍. 對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及分擔問題的探討[J]. 會計之友.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