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
年輕時,我非常崇拜美國商界的傳奇人物艾柯卡。艾柯卡曾受雇于福特公司,但被福特二世無故解雇,飽受屈辱,后來成為克萊斯勒的總裁,帶領公司起死回生。艾柯卡有一本書,最早引進到中國時簡體中文版的書名叫“反敗為勝”,后來更名為“艾柯卡傳”。當年,讀到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時,我深受感動: “我理解,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用付出代價就能得到的午餐。我理解家庭溫暖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我認為,即使遇到天崩地裂也要勇往直前。”
在做企業的道路上,這段話一直激勵著我前行。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我總會想到艾柯卡身上的那種企業家精神——反敗為勝、百折不撓、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企業家需要這種信念和精神,因為做企業不可能一片坦途、繁花似錦,企業家會經常站在懸崖峭壁邊上。所以英特爾公司的前總裁安迪·格羅夫說:“即使到今天我還是戰戰兢兢地經營,如履薄冰。”
除了艾柯卡之外,日本戰后也涌現了一大批耀眼的企業明星,像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等,他們身上也都有著濃郁的英雄主義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家群體快速崛起,涌現出很多企業領軍人物。比如大家關注和熟知的柳傳志、張瑞敏等,都可以被稱為時代的英雄。
當前,中國已邁入了大企業時代,這個時代需要更多的優秀企業家和企業英雄。西方有艾柯卡、喬布斯,中國也應有自己的企業英雄和世界頂級企業家。有企業英雄,才有英雄的企業,有英雄的企業,才有英雄的國家。
我認為,企業英雄有很多共通之處,既要有英雄精神、英雄情結,還必須具備卓越的經營管理能力。
對于企業家來說,英雄精神就是企業家精神。我理解,企業家精神是創新精神,是冒險精神,更是堅守精神。英雄情結是指企業家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真正的企業家應該站得更高,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社會的發展,敢于承擔責任,具有職業精神,把經營企業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而不是升官發財的跳板。
從經營管理的能力來看,企業家身上應具備一些基本特質:
第一,方向感。企業家必須有戰略眼光,能為企業指出正確的前進方向,站得高,總攬全局。目標和方向判斷對了,才能帶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但是,為企業把好方向盤并不容易,不僅需要超高的悟性和超強的耐力,還要勤奮學習。
第二,感染力。我一直認為,企業家應該是個愛做夢、會做夢,愛講故事并能講好故事的理想主義者。夢想是旗幟,是動力,是今天通往明天的道路。作為企業家,不僅要為企業找到目標,把目標變成激勵員工共同奮斗的美好愿景;也要帶領員工創造更多精彩的故事、把夢想變成現實;還要善于向公眾講述企業的故事,使企業獲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贏得良好的輿論環境。所以在國外,很多頂尖企業家都是演講高手,一上臺就能講清自己的觀點而且很有感染力,這是企業家的專長,也是必備的本領。
第三,責任感。企業家應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召大家,時時修身正己,成為企業的精神領袖。對待事業勤勉盡職,認真執著,凡事追求完美。對待部下溫和親切,讓大家有安全感、溫暖感、幸福感。對待利益應能先人后己,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對待問題則要勇于面對,敢于擔當,千斤重擔一肩挑。
中國明代思想家呂新吾在其論著《呻吟語》中說:居人之上者“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情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辯是第三等資質”。三個資質依次對應的是人格、勇氣和能力。這句話被稻盛和夫在《活法》一書中引用了,他認為一流的領導應具備高尚的人格。
第四,決斷力。企業家要善于做決定,關鍵時刻能做出必要的取舍。俗話說“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對于一件事,做與不做往往都有道理,但如果不做決定,好的想法就會在反復的討論中不了了之。所以, 企業家面對重大機遇時要當機立斷,絕不能猶豫不決、拖拖拉拉、貽誤戰機。
培養企業英雄不僅需要企業家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有良好、寬松的社會環境。企業家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政府官員,即使是最優秀的企業家也只是在做企業方面具備專長,所以對他們的要求不能過高。企業家更不是神,因而也不能要求他們面面俱到。企業家在創業過程中往往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即使有一些工作過失,我們也應該理解和包容。就像對待運動員一樣,不能贏了金牌就贊揚他們,輸了就奚落他們。希望社會能給企業家一片沃土,讓更多的企業家健康成長。
培養一個企業家不容易,應該把企業家看成是國家的財富,對企業家倍加愛護。一個成功的國家,一定是一個企業家輩出的國家、尊崇企業家的國家和弘揚企業家精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