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中元
【摘 要】在當前的學校管理中,遇到的最常見問題,也是對學校管理質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之一,便是教師的工作倦怠問題。分析教師工作倦怠的產生原因,主要有教師工作新意減退、工作效果不明顯、工作內容單調、工作評價不夠、工作的肯定性激勵不足等。本文從教師責任意識、興趣和特長、積極激勵、工作成效期待四個方面提出了學校管理中處理教師工作倦怠的策略。
【關鍵詞】學校管理;工作倦??;策略
學校管理從“人”的管理層面上分為兩個方面,即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由于學生的具體管理者是教師,甚至可以將學校管理中人的管理歸結為全面的教師管理。但是教師是教學與班級管理的執行者,也有其獨立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自己的職業性格,管理不善,容易出現很多并發問題。在當前的學校管理中,遇到的最常見問題,也是對學校管理質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之一,便是教師的工作倦怠問題。分析教師工作倦怠的產生原因,主要有教師工作新意減退、工作效果不明顯、工作內容單調、工作評價不夠、工作的肯定性激勵不足等,這些原因不能被準確的量化,但是在工作中卻處處干擾著教師的工作狀態。如何破解教師工作倦怠的問題,便成為每一個學校管理者都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1厘清工作職責,培養教師的責任意識,用責任促進工作質效
學校中的教師根據崗位的不同承擔著不同的工作任務,所肩負的責任也各不相同。但是由于學校中的事務非常瑣碎龐雜,有些工作需要教師之間配合完成,有些工作還需要教師重復完成。這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事務堆疊到一起,造成了教師在完成工作任務時的職責不清、任務不明,教師之間也因此推諉扯皮,不愿意去完成。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源,一方面是學校管理中對工作職責的劃分不夠明確,教師作為任務的執行者和學生的管理者,必須要有明確的指示方能高質量的完成任務;另一方面是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所導致的,很多工作其實是需要教師之間協調和主動完成的,由于教師自身的責任意識不強,對教育教學工作沒有足夠的責任心,導致了教師工作中倦怠現象非常嚴重,工作不能有效完成。因此,在學校管理中,要想解決教師工作倦怠問題,首先要從管理層面上入手,厘清工作內容和工作責任,為教師有效開展工作提供準確的行為規范。從教師的行為心理來看,一般情況下都能完成內容具體、要求明確的工作。其次是培養教師的責任意識,教師是具體工作的開展者,沒有教師的高度自覺,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必然難以得到保證。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校管理中要把教師的工作職責和教師的工作責任心結合起來,教師的責任能力是有限的,在分配工作職責過程中,學校要善于根據其特點來分配職責,以保證教師在工作中能夠盡職盡責。厘清工作職責,培養教師責任意識是學校管理中解決教師工作倦怠的有效方法之一,對徹底解決教師工作倦怠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2知人善任,有效利用教師的興趣點和擅長點提高教師工作的有效性
每個教師受制于自身的成長經歷、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知識構成等,會表現出不同的興趣愛好,各自所擅長的知識領域也不同。在符合教師興趣愛好的工作上,教師必然能夠高質量的完成工作,而且往往會表現出非常好的創新精神及攻堅克難的勇氣。同樣,每一位教師的擅長點也不同,工作內容如果能夠契合其特長,那么工作的完成效率和質量都會得到保證。這其實是對學校管理工作的一個考驗,是學校領導對教師的性格、特點、人格等全方面進行衡量和判斷的綜合呈現。一般來說,學校管理中會根據教師的學歷水平作為最基本的區分教師崗位和后勤崗位的依據,然后才會根據年齡以及學識、身體素質等來衡量崗位的安排,因此,知人善任才能從教師層面上預防工作倦怠情況的發生。當然知人善任建立在學校對教師工作的全面衡量基礎之上,只有教師在相應的崗位上進行了有效地嘗試之后,才能判斷教師的工作是否有效。是否能夠勝任此項工作;而且教師開展工作的過程也需要去判斷和衡量,不然無法“知人”也無法“善任”。
3注重積極激勵,改善教師在開展工作過程時的心理狀態
從一些教師維權事件可以看出,教師的心理狀態對工作開展的質效具有決定性影響,一旦教師感受不到工作的積極結果,必然會產生厭倦與慢待。更重要的是,教師工作的結果往往并不能立竿見影的體現,因此教師更需要積極激勵。教師的激勵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物質激勵,主要是工資待遇,只要保證工資待遇能夠符合教師的工作強度即可;另一方面是精神激勵,主要是職稱晉級和評優樹模,職稱晉級代表著一個人工作能力的提升,既是對其工作成效的肯定,也對工資的方法有一定的影響,而評優樹模則是對教師的工作成效的最直接、最快速的肯定和表揚,讓教師的工作獲得肯定,其工作必然越來越投入,也會降低職業倦怠感,獲得職業幸福感。同時,學校管理者要注重發現教師在日常工作中的心理狀態,根據教師的一言一行來衡量其心理發展模式,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的進行干預??梢哉f,只要學校管理中能夠妥善處理好教師的心理倦怠問題,那么工作倦怠問題便會迎刃而解。當然積極激勵也要掌握好度,有些問題屬于教師應該完成而且能夠輕易完成的分內之事,則不宜過度的使用激勵策略,只有那些難度較高、且不可替代的工作才需要科學的積極激勵,讓教師感到工作的意義,也保持良好的放松心態。
4加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促進教師有效教學,緩解教師職業倦怠
最近上海一項有關教師效能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專業發展態度、教學有效性、個人教學效能感與教師學習文化呈顯著正相關,它們與教師職業倦怠呈顯著負相關。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可以通過改善教師的某一方面素質來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教師的專業發展態度、個人教學效能等下向因素來緩解教師的倦怠情緒”。根據情境學習理論,教師專業發展應基于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應基于學校本位的有二,一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師專業認知的發展,認知發展的一個前提是獲取和建構一定量的知識,而知識的獲得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情境。對于教師而言,專業知識應該在學校這個生態情境下獲取的建構;二是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獲取大量專業知識,這只是其認知建構的前提階段,實現其認知建構還需要一個條件保障,即在情境中運用知識。對于教師而言,學校無疑是其運用專業知識的最佳情境。所以,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緩解教師職業倦怠學校責無旁貸。學校一方面要重視教師專業學習發展問題,鼓勵教師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科學建立健全學校樣本培訓機制,不斷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的本領和技藝,要創設教師再學習的良好環境,引導、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各種再學習活動,使教師在學習中不斷充實、完善和發展自已,做一名學者型教師;另一方面要重視教師教學理論成為教學生產力的轉化工作,加強教研工作的高效性,不斷增強教師教學效能感,讓教師在工作中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總之,教師的工作倦怠問題一直伴隨著學校管理的始終,并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一舉一動就能解決的問題。學校管理者需要綜合更方面的因素來考慮破解之法,學校管理中也要以柔克剛,方面讓教師的工作倦怠感降到最低,工作效率和質量提到最高。
參考文獻:
[1]吳天武.人性化管理:學校管理觀念的革命[J].成人教育,2006,08:71-73.
[2]劉艷,王德清.為教師“松綁”——論從學校管理角度解決教師職業倦怠[J]. 教育科學論壇,2007,01:61-62.
[3]仝聰.西安市小學教師壓力應對與工作倦怠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
[4]王益富.中小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倦怠的實證研究[D].西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