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吳軍
魯迅留下的書信有1000多封,不同的信,魯迅在信尾所用的問候語是不同的。
1925年7月16日,魯迅給許廣平寫了一封信,信中就北京女師大學生反對校長楊蔭榆封建家長式的統治和許廣平討論,語言詼諧幽默,信尾用的是“順頌嚷祉”的問候語,祝福她在吵嚷中得到幸福快樂。
魯迅早期的信多用文言文,結尾常用“此頌曼福”“即頌時餒”等句。后來,魯迅用白話文寫信,如收信人從事著譯工作,信尾寫的是“即頌著祺”“即請撰安”等句。是教師,用“并請教安”;是學生,用“即頌學安”。如是夫婦,便“即請儷安”。如是離家在外者,用“即請旅安”。寫給母親的信,要“恭請金安”。如果在春節時寫信,會“即頌年禧”;若是春夏季節寫信,就用“并頌春祺”“順請暑安”。此外,魯迅還根據不同的信,在信尾寫“日安”“時安”“刻安”等問候語。
1935年7月,作家葉紫(1910-1939,湖南益陽人)給魯迅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我已經餓了”,“借我十元或十五元錢,以便救急”。7月30日,魯迅給葉紫寫了一封回信,給了他一些錢,信尾問候語是“即頌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