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萬利
摘 要:公路工程檢測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對質量控制和質量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公路工程檢測的要點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提高檢測水平的措施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公路工程;質量檢測;原材料;水穩定性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6.133
在公路工程檢測中,利用各種技術手段針對材料、半成品、機器設備和成品等進行定量檢測,并對工程質量加以評定,這樣能為工程質量控制工作提供各種參數和依據支持。
1 檢測要點
1.1 檢測施工材料
對于公路工程而言,材料質量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施工材料不能直接運往施工現場,一定要由專業人員在現場對關鍵的施工材料進行檢測。在對公路工程進行檢測時,一定要保證地基與公路的相關建設要求相符。此外,填料時一定要有較高的壓實度和良好的水穩定性;可利用取土試驗的方式對材料的最小強度和最大徑粒進行檢測;可以利用工程檢測針對工程用砂的顆粒級配、含泥量加以檢測,以確保其質量。
在壓制碎石時,要對壓碎值、級配、堅固性和密實度等加以檢測,并將隨機檢驗與動態檢查兩種方式結合起來對材料進行檢測。如果發現問題,一定要及時反饋,同時,要監督改善過程,使材料檢測具有更高的實際價值。
1.2 檢測路基壓實度
路基土和路面基層的壓實度即為工地實際干密度與試驗中得到的最大密度值之比。在瀝青路面中,壓實度即為現場實際密度與室內標準密度之比,可利用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子密度選取。此外,還有基層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和混合料密度的確定等。對混合料的相關標準密度進行檢測時,主要從拌和廠取樣,以馬歇爾密度或試驗段密度作為標準。如果利用前者檢測,則壓實度標準比較高。在運用這2種方法時,都要對試件密度進行測試,并結合混合料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比如,水中重法、體積法、表干法和蠟封法。
1.3 標準試驗
檢測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藝是否與我國規范和行業標準相符時,可利用標準試驗法,但要在工程施工前進行檢測。應對工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材料和配合比進行實驗性檢測,從而對材料和工藝與我國規范的相符性進行評定。在檢測中,一定要利用合適的標準和檢測方法。比如,如果路基土的粒徑<30 mm,則要采用重型擊實法對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進行檢測。此外,對于石灰、水泥穩定粒料等各種材料而言,也可利用這種方法檢測。如果溫度較高,則瀝青路面會出現塑形變形現象,極易變軟,強度下降;如果氣溫較低,則脆性會增加,所以,在冬天常會有裂縫產生。在對瀝青檢測時,一定要了解相關規范和標準。對于瀝青而言,混合料配合比決定了技術性指標,在瀝青混合料中,其框架由粗骨料組成,同時,還有一定的細骨料,它的作用是提升密度。
1.4 探地雷達監測
探地雷達監測是公路工程檢測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對特高頻電磁波進行發射和接收。雷達脈沖信號在地下傳播時,遇到各種電性介質交界面后,雷達波能量會在反射后到達地面,探地雷達接收到能量后,會利用相關硬件和軟件系統進行仿真分析,從而得到準確的檢測結果。對于探地雷達而言,它主要對介質交界面的各個反射波進行分析。雷達數據即為雷達脈沖子波與反射波相關系數序列之間的褶積,前者的決定因素是雷達系統,后者是對地下介質信息的反映。這種方法會對反射波到達地面所用的時間和波幅進行記錄并分析,從而得到地下介質的具體分布狀況,還能對路基質量進行有效檢測。如果局部地段出現破損,則可利用這種方法檢測。
1.5 超聲波檢測
對于公路橋梁而言,在對空隙位置進行檢測時,可以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其主要原理為瞬間應力波。這種技術主要利用小鋼球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撞擊,從而形成低頻應力波,并將其傳導到結構中,從斷裂面或界面反射,從而依據反射波的具體形態判斷。這種方法能對結構完整性和裂隙位置進行判定。在對公路橋梁進行綜合檢測和維修時,可以利用這種方法對梁、板和樁結構進行檢測,判斷管道中是否存在空隙,從而及時修補或灌漿。從目前的情況看,管道處于相交狀態或相鄰狀態時,如果管道中存在蜂窩體、水和空氣,則可利用這種方法檢測,但檢測結果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在對路基的密實性進行檢測時,使用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要對這項技術進行改進。
2 提高檢測水平的有效措施
2.1 完善施工控制工作
在公路工程中,施工單位要制訂施工方案,確保其具有完整性和合理性,并依據施工技術和檢測的相關數據操作,從而確保規范性。在施工前,要對施工材料、設備、半成品和成品等進行檢測,對檢測數據和相關參數進行記錄,并上報審查;在施工階段,要開展定期檢測,全面做好質量監控工作,對可能產生的質量問題做好防范措施,如果在檢測的過程中發現產品質量存在問題,則應返工;在完工后,要對各個環節做好檢測工作,檢查是否達標,同時,還要評定工程質量。只有對施工全階段做好質量控制工作,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2.2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對于公路工程而言,要想確保其質量,就要對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進行完善。從當前的情況看,雖然我國在公路工程方面出臺了一些行業標準和規章制度,但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材料和新設備不斷更新,公路工程相關的質量保證體系已無法滿足當前公路建設的具體需求。我國應對相關法規制度進行完善,對工程檢測相關標準加以規范,確保質量保證體系的形成。同時,還要做好監管和檢查工作,嚴格遵守相關要求,施工單位要做好自檢工作,對公路工程進行監控,確保其達到質量標準。
2.3 配備新的檢測設備,提高人員素質
在我國的公路工程中,多數施工設備較為落后,人員素質也比較差,進而在施工時無法達到高質量和高標準。檢測過程的準確性和規范性會對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造成直接影響,檢測結果又會對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因此,施工單位一定要在施工時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測試方法;定期組織相關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專業知識、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從而確保施工人員依據設計文件和技術標準操作,減少因人為原因而造成的檢測誤差,最終使檢測的精確度和準確性得到提升。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公路工程而言,工程檢測是質量判斷的重要依據。因此,要確保工程檢測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利用工程檢測對公路施工過程加以控制,從而保證工程的整體質量。施工單位一定要對工程檢測這項工作予以重視,進一步深化工程檢測工作,從而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促進公路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佘麗華.公路工程檢測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2(22):144.
[2]張衛雄.公路工程檢測中常見問題的思考[J].中華民居,2014(07):201-20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