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仁波,毛 江,白琴琴
(貴州省江口縣氣象局,貴州 江口 554400)
梵凈山氣候特點及旅游氣候初步分析
謝仁波,毛 江,白琴琴
(貴州省江口縣氣象局,貴州 江口 554400)
為提高山岳型旅游氣象服務能力,利用梵凈山高山氣象站2012—2013年氣溫、降水、相對濕度、風速資料,以梵凈山周邊3縣同期的氣象資料作比照,推算梵凈山氣候特點并進行溫濕指數和風寒指數計算,指出:夏季,在周邊縣城愈是酷熱難當之時,山上山下溫差就愈大,感覺為非常舒適,好比到了火爐中的“綠洲”;冬季,溫度隨高度的遞減率較小,觀賞迷人的北國風光,卻不會感到很冷;春秋季節表現為舒適略偏涼,正好適合徒步旅游;梵凈山是旅游者一年四季的好去處。同時也指出,寒冷指數公式有過分夸大風速作用的嫌疑。
梵凈山;氣候資源;旅游開發;溫濕指數;風寒指數
近年來,旅游季節性已悄然向常年性轉變,對旅游氣候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方面研究開始多了起來[1],袁小康[2]還對數種旅游氣候舒適度指數做了比較,得出了許多有益的結論。但縱觀山地旅游態勢,夏秋門庭若市,冬春門可羅雀,冰火兩重天的現象依然突出。
梵凈山位于銅仁市江口、印江、松桃3縣交界地,保護區總面積567 km2,是2013“美麗中國”十佳旅游景區之一,2014年獲得“中國十大生態旅游景區”稱號。國發2號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把建設梵凈山等精品景區和培育“梵天凈土”等旅游度假勝地納入全省旅游產業的戰略定位。江口縣確定了“一業帶三化”、“三化促一業”發展戰略,通過文化旅游的強勢推進,帶動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同步發展。本文根據梵凈山自動氣象站(2 255.0 m)所獲得的氣象記錄與周邊3縣同期記錄進行對比分析,找出它們的氣候差異和氣候資源價值,為促進本地山地旅游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用信息。
2.1 豐沛的降水資源
受地形抬升的影響,山地降水一般要多于平地。梵凈山高山站測得年平均降水量為周邊縣城的2倍,一般年降水可以達到2 500 mm,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圖1)。

圖1 梵凈山降水年內分布
由圖1可見,梵凈山降水豐富,水熱同期。暖季雨水明顯偏多,這種水熱分布條件特別有利于植被生長,所以梵凈山森林覆蓋率高達80%以上。加之地形復雜,垂直氣候顯著,適合多種動植物生長,生物種類繁多。
由于降水充沛,梵凈山區流泉飛瀑隨處可見,成為景觀之一,在梵凈山環線公路上即可欣賞。
2.2 獨特的氣溫優勢
受太陽輻射和周圍大氣的影響,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山地氣溫逐漸降低。通常情況下,海拔每上升100 m,氣溫降低0.6℃左右。梵凈山周邊縣城盛夏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候十分炎熱,盛夏7—8月,周邊縣城與梵凈山上最高氣溫差異最為明顯(圖2)。

圖2 梵凈山與周邊3縣最高溫度比較
由圖2可知,梵凈山日最高氣溫月平均值比3縣要低4~14℃,開春以后,氣溫逐漸回升,溫差也逐漸增大,到7、8月份時,梵凈山的氣溫比3縣要低13~14℃。
通過逐日最高溫度比較還顯示:2013年7—8月,銅仁市遭受了嚴重的夏旱,梵凈山周邊3縣縣城高溫不下,有的還突破歷史同期記錄,但梵凈山居然沒有30℃以上高溫出現,個別日子的最高溫度差值達到了18℃。這就更顯示出梵凈山以其海拔高的優勢和茂密的植被,空氣涼爽宜人,是避暑的良好場所。
最低溫度也是旅游考慮的因素。圖3給出了月平均最低溫度的比較情況,基本情況也是屬于冷季溫度差稍小,暖季溫度差稍大。

圖3 梵凈山與周邊3縣最低溫度比較
從圖3還可以看出,1月、2月、12月月平均最低溫度都低于0℃,但僅僅屬于“輕寒”的標準,配合一定的天氣條件,是一個觀雪景、觀雨凇、觀霧凇的好去處。
圖4給出了月平均溫度比較情況。從平均溫度來看,梵凈山的平均溫度1月和12月屬于“輕寒”的標準,2月為“微寒”,3—4月,10—11月為涼,5—9月都是春天般的感覺。
從圖4還可以看出,隨著平均氣溫的升高,溫差越來越大,7—8月的梵凈山較3縣縣城低11~12℃。

圖4 梵凈山與周邊3縣平均溫度比較
2.3 較大的相對濕度
一般認為,山區相對濕度總的來看隨海拔增高而增加。圖5給出了梵凈山站與周邊3縣月相對濕度的變化情況。

圖5 梵凈山與周邊3縣相對濕度比較
由圖5可以看出,梵凈山相對濕度年內變化較為平緩,且維持較高的水平。
2.4 舒適的微風
一般認為輕風到微風感覺比較舒適,梵凈山的平均風速在3 m/s,較周邊縣城1 m/s而言,對運動中的人感覺很舒適。
3.1 溫濕指數分析
溫濕指數有多種表示方法,按(1)式[2]給出的溫濕指數公式計算,得出表1。
THI= (1.8t+32) -0.55(1-f)·(1.8t-26)
(1)
從表1可看出,通過常規日統計來計算梵凈山的溫濕指數,發現:6—9月為清,舒適的情況,居然沒有特別非常舒適的月份,這與多次登山旅游的感覺差別較大。通過分析,梵凈山旅游活動都是在白天舉行,一般07時后開始售票,19時前游客必須下山。而晝夜溫濕氣象要素有明顯差異,因此,僅對每日08—19時的氣象要素進行統計,得出的結果見表2。

表1 梵凈山平均舒適度指數

表2 梵凈山白天舒適度指數
從表2可知,夏季6—8月梵凈山屬于涼,非常舒適的級別,是避暑旅游的理想地。
進一步考察,4月、10月,從月份上看,屬于偏冷,較不舒適的情況,但晴天的中午到午后有3~5 h屬于(清,較舒適)或(涼,非常舒適)的情況,略占總天數30%。而在夏季7—8月的午后平均會有5 d左右屬于偏熱較舒適的情況,未出現悶熱不舒適及以上偏熱情況。
3.2 風寒指數分析
由于梵凈山冬天容易出現風杯被凍住的情況以及缺測的情況,參照文獻的方法初步對資料做預處理,考察每個小時(正點),溫度在0℃以上時,是靜風的保留靜風(出現的概率很小),溫度在0℃及以下且風速為0時,認定為風杯被凍住,用人的步速1.3 m/s代替。考察白天(08—19時)平均溫度與平均風速,通過Siple-Passel風寒公式[3]((2)式)和朱瑞兆提出的風寒指數4((3)式)

(2)

(3)
計算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沒有任何月份的白天達到很冷、極冷、凍傷的標準,而且通過逐日計算發現:寒冷時段不連續,間斷性明顯。

表3 梵凈山各月風寒指數
通過分析還發現,因為山地風的變化較為顯著,用各小時溫度和風速進行計算,小時間有風和無風計算出來的數值相差很大,感覺程度有明顯跳躍性,寒冷指數公式有過分夸大風速作用的嫌疑。
①梵凈山境內的山地具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氣候景觀,夏季6—8月屬于涼,非常舒適的級別,是避暑旅游的理想地。沒有任何月份的白天達到很冷、極冷、凍傷的標準,況且寒冷時段不連續,間斷性明顯,利于觀雪景、賞霧凇。
②由于梵凈山很多氣象景觀具有時限性和瞬時性,建設實景觀測系統,進一步研究如“梵凈佛光”等特別景觀景象出現的氣象條件,必將為梵凈山旅游帶來新的增長點。
[1] 鐘有萍,舒國勇,晏理華.梵凈山對局地氣候的影響分析[J].貴州氣象,2011,35(6):25-28.
[2] 袁小康,谷曉平.旅游氣候舒適度指數比較分析[J].貴州氣象,2013,37(3):7-9.
[3] J.C.Dixon,M.J.Prior,周毅.風寒指數研究[J].氣象科技,1988,16(6):28-32.
[4] 朱瑞兆.應用氣候手冊[M].北京:氣象出版社,1991,333.
2014-09-14
謝仁波(1966—),男,高工,主要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1003-6598(2015)02-0034-03
P46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