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夢晨
摘 要:隨著當今科技的發展,中國開始邁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在這種形勢下,城市景觀變得越來越重要,把握生態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景觀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如何完成這項任務?如何推動城市和國家的發展?如何在新時期新環境下把握城市景觀的發展核心?為解決這幾個問題,就要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就要把生態與科技緊密地結合起來,使二者相互促進。
關鍵詞:景觀設計;生態景觀;景觀文化;生態環境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7.021
1 “天人合一”自然景觀
人類是自然景觀的設計者、改造者和管理者。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文化的起源地和歷史的延續都與一定的地理環境和生態景觀有關。從石器時代到今天的科技時代,人類對自然的作用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中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發展中,從部落到多國并立,最終形成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從各自不同的由地理環境發展起來的地方文化發展到最后的中華文明。
中國的景觀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當一個民族文化發展到某一程度,就有了自己的景觀法則。傳統的園林景觀是由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產生的。中國傳統的景觀設計觀念是把自然當作參照,模仿大自然,具體表現為“雖有人造,宛若天開”的造園思想。比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強調了傳統景觀對自然的倚重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把人和自然看成一個系統,重視整個系統的協調運轉。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生命力,才會有美的感覺。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日益重要,人們開始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但是,對于營造出更適應人類居住的環境,還要特別注意與當地本土的自然環境以及本土特征相結合,因地制宜,更多地利用自然條件而不是改變自然環境。
2 “足下文化”本土景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城市景觀設計也更多地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全國各個城市逐漸掀起一股“復制”風潮,在引入國外景觀設計文化上還停留在生搬硬套的水平,并沒有我國特色的設計觀,而在城市之間更是盲目地復制,最終形成千篇一律的景象。因此,俞孔堅教授提出本土景觀設計的理論,從本國、本地區出發,從傳統的景觀文化中尋求設計靈感。從地質形態、本土植物、地區資源等方面著手,建設適合每個城市自己的景觀,營造結合本土文化和良好生態環境的人居環境就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發展“足下文化”,利用本土景觀創造有利于各地區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環境。
足下文化與野草之美是對整個設計過程的說明,是城市景觀設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分別從場地的理解、文化傳統的理解以及對自然和設計的理解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提出一些比傳統景觀設計更新的理念。提倡設計師珍惜足下文化的設計理念,并表達出對時間之美、工業之美、野草之美以及人性之真的追求。其形式和思路完全不同于中國傳統園林和西方古典景觀設計,更多的是城市更新和生態恢復的手法。比如,中山市岐江公園保留了那些刻寫著真誠和壯美,但是早已被歲月侵蝕得面目全非的舊廠房和機器設備,我們能看到那些被熟視無睹的人們,推開被時光湮沒的“單位”之門,迎面吹來的和風和勞動人民的歌聲。
3 “科技生態”人文景觀
科技的發展總會對設計藝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并同時作用于我們的生活。3D打印技術正在影響著世界,各行各業掀起一場新的革命,城市景觀設計的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運用成熟的科學技術和新型材料來開拓多樣化的生活空間,科技將更加生活化、人性化,生活將更加科技化、智能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科技將成為景觀設計的元素之一,成為景觀設計的組成部分。如今新技術的發展和創新使得更多的尖端技術在景觀設計中得以運用,不僅大大地提高了效率、攻克了各種設計難點,而且還規避了許多盲目和不可預見的誤區。而針對如今資源缺乏、污染嚴重、環境惡化等現象,人類的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也受到威脅,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給人們帶來了新的思路,人們對未來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的途徑也越來越明晰。科技融入中國城市景觀設計,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生態融入城市景觀設計也是社會發展的結果。而只有科技與生態結合共同作用于中國城市景觀設計,才能確保生態景觀積極健康地發展。在設計中,還應當科學地分配各種資源,合理利用資源,這也是科技景觀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當代的城市景觀設計中,科技帶給我們的變化也是革命性的,對于高新技術的合理利用或是景觀設計自身的科技含金量,都會成為評價城市景觀設計的重要指標之一。另外,科技也是促進其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無論是在理論創新中,還是在實踐創造中,景觀與科技的結合帶來的是促使當今世界城市景觀設計煥然一新的源泉。在一些城市景觀設計中,利用現有科學技術或新型材料,呈現出高精尖的當代工程,不僅賦予其空間上的動態展示,還在視覺和觸覺等方面也展現了新視感、新體驗。
21世紀,城市景觀設計將迎來發展高潮。未來的每一天都不一樣,科技將揭下神秘的面紗,帶來美麗的城市景觀,也將更多地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4 結束語
生態與科技的融合是現代城市景觀發展的必然趨勢,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物質和文化,而文化和物質又依托于科學和藝術,科學和藝術二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動著我們的物質文化的發展,豐富著人們的生活。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科學逐漸與藝術結合起來,并且相互影響、相互滲透。藝術是根,藝術是源泉,而生態與科技結合就是城市景觀設計發展的不竭動力,它推動社會的發展,引領時代的潮流,并迸發著未來城市景觀的強大生命力。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2]余謀昌.生態倫理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王霞〕
Abstract: With today's technology, the Chinese began to enter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situation, the urban landscap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grasp the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How to accomplish this task?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the state? How to grasp the core of the urban landscape of the new era in the new environment?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we must realize "Heaven," the state, we should ecology and technology closer together, so that the two mutually reinforcing.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landscape; 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