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勇,韋富中,李楚瓊
(揭陽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廣東 揭陽 522000)
乳腺穿刺與切開引流治療乳腺膿腫的臨床療效
陳少勇,韋富中,李楚瓊
(揭陽市婦幼保健院乳腺外科,廣東 揭陽 522000)
目的 探討乳腺穿刺和切口引流治療乳腺膿腫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20例乳腺膿腫患者根據患者意愿分為觀察組72例和對照組48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切開引流術,觀察組采用乳腺穿刺和切口引流術,比較2組術后換藥次數、愈合時間、疼痛評分、疤痕長度及術后并發癥(乳漏、乳頭乳暈感覺障礙)、復發及繼續哺乳情況。結果觀察組術后換藥次數、愈合時間、疼痛評分和疤痕長度均較對照組顯著減少。觀察組乳漏發生率、感覺障礙發生率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繼續哺乳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P<0.001);2組復發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比于傳統的切開引流術,穿刺引流術可以縮短愈合時間,減少換藥次數,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便患者繼續哺乳,對患者乳房的美觀影響較小,是治療乳腺膿腫的理想方法。
乳腺膿腫; 穿刺引流術; 切開引流術; 臨床價值
乳腺膿腫是哺乳期女性尤其是初產婦的常見病[1]。切開引流是乳腺膿腫的傳統治療方法,該法需要每日換藥,愈合期長,影響母乳喂養,而且愈合后容易形成瘢痕,不符合現代美學要求[2]。筆者采用對比研究方法探討乳腺穿刺和切口引流治療乳腺膿腫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2013年揭陽市婦幼保健院收治的乳腺膿腫患者120例。納入標準:單胎初產婦;處在哺乳期;經B超確診為乳腺膿腫;自愿參加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膿液<10 mL或>250 mL;中途改變治療方式者;多胎妊娠;非哺乳期患病。患者臨床主要癥狀:乳腺局部紅腫、脹痛,局部波動感。在保證患者知情權的基礎上,由患者自愿選擇治療方法。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120例患者分為2組:觀察組72例,年齡21~38歲、平均(29.5±6.4)歲,淺表膿腫16例(22.22%)、深部膿腫56例(77.78%),單房膿腫40例(55.56%)、多房膿腫32例(44.44%),膿腔大小(5.4±2.6)cm,左側膿腫33例(45.83%)、右側膿腫39例(54.17%);對照組48例,年齡21~38歲、平均(30.2±7.1)歲,淺表膿腫11例(22.92%)、深部膿腫37例(77.08%),單房膿腫26例(54.17%)、多房膿腫22例(45.83%),膿腔大小(5.3±2.4)cm,左側膿腫20例(41.67%)、右側膿腫28例(58.33%)。2組在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均在術前常規B超檢查,掌握膿腫情況。對照組采用傳統切開治療,根據膿腫位置在乳暈旁等部位切約3~5 cm切口,引流膿液。然后用食指鈍性打開分隔膿腔。干紗布擦拭,放置碘伏紗條填塞。術后第2天換藥,一直到痊愈。觀察組采用穿刺引流?;颊咂脚P位,常規消毒,選擇膿腫距體表最近的位置為穿刺點,快速穿刺,抽吸膿液。吸凈后,使用0.9%生理鹽水沖洗膿腔,常規包扎,穿刺后第2天復查B超,如仍有膿液,重復穿刺抽液沖洗,一直到痊愈。所有患者均在術后常規抗感染處理。術后隨訪6個月,掌握患者康復狀況。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術后換藥次數、愈合時間、疼痛評分、疤痕長度及術后并發癥(乳漏、乳頭乳暈感覺障礙)、復發及繼續哺乳情況。其中經治療后,患者全身癥狀、體征消失,無局部紅腫脹痛感,切口愈合良好為治愈。術后疼痛狀況采用模擬視覺評分法(VAS),得分在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劇烈。
1.4 統計學方法
觀察組術后換藥次數、愈合時間、疼痛評分和疤痕長度均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0.001),見表1。觀察組乳漏發生率、感覺障礙發生率均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5),繼續哺乳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P<0.001);2組復發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術后換藥次數、愈合時間、疼痛評分和瘢痕長度比較 ±s

表2 2組術后并發癥、復發及繼續哺乳情況比較
乳腺膿腫是初產婦哺乳期女性常見疾病,通常因急性乳腺炎快速發展成為乳腺膿腫[3]。乳腺膿腫患者多表現為局部疼痛、乳腺皮膚紅腫脹痛。切口引流是乳腺膿腫治療的傳統方法[4]。該方法需要引流后每天換藥,而且切口較大,切口愈合時間較長。切開引流術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較大,大部分患者不能繼續哺乳,而且也影響了患者乳房美觀[5-6]。穿刺引流術創傷小,對乳腺深部層次結構的破壞小,方法簡單、操作容易?;颊咝g后愈合時間短,并發癥發生率低,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術后疼痛。對于哺乳期女性,穿刺引流可以讓患者盡快恢復正常哺乳。因此,近年來穿刺引流術在乳腺膿腫治療中得到了較廣運用[7-8]。
本院在乳腺膿腫治療中,針對傳統切開術存在的弊端,尤其是考慮到大部分患者對美的心理需求,加大了穿刺引流術的運用。本研究結果顯示:穿刺引流術較切開引流術,可以顯著地縮短患者術后愈合時間,減少換藥次數,還可以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減少對患者乳房美觀的損害;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瘢痕長度及乳漏、乳頭乳暈感覺障礙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繼續哺乳率較對照組顯著增加,表明穿刺引流術可以讓患者盡早地恢復正常哺乳,有利于母乳喂養。本研究的結果與李雙洋等[7]、劉志英等[8]的結論是一致的。李雙洋等[7]報道,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引流可以縮短乳腺膿腫患者的愈合時間,降低切口長度,并且減少患者換藥次數。劉志英等[8]的報道則證實了穿刺引流可以減少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患者術后疼痛。
穿刺引流雖然較之切開引流更具有優勢,但是在行穿刺引流術中,必須要注意:1)在操作中,要隨時調整穿刺角度與深度,以防膿腔縮小導致針尖與膿腔錯位等。2)要注意術后抗感染。在膿液抽凈后,要使用0.9%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沖洗液清亮后才能停止沖洗。然后常規抗感染處理。3)對部分深部膿腫患者,要注意穿刺次數控制。受制于醫療技術、穿刺水平等,深部膿腫患者往往一次穿刺難以抽凈膿液。因此,深部膿腫患者要仔細檢查,在每次穿刺和抽吸膿液后,都要判斷膿液是否抽吸完畢。如未抽凈,要準備下一次穿刺。
綜上所述,相比于傳統的切開引流術,穿刺引流術可以縮短愈合時間,減少換藥次數,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方便患者繼續哺乳,對患者乳房的美觀影響較小,是治療乳腺膿腫的理想方法。
[1] 徐東梅.中藥配合穿刺治療乳腺膿腫臨床分析[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30(6):478-479.
[2] 梁麗,馬步云,陳啟銳,等.乳腺膿腫行超聲引導抽膿灌洗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5):472-473.[3] 吳曉飛,張弓,張殿龍,等.超聲引導下穿刺并生理鹽水沖洗治療乳腺膿腫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4,34(10):24-25.
[4] 朱熙昀,徐政杰,趙敏.負壓引流術在乳腺膿腫治療中的應用體會[J].寧夏醫學雜志,2014,36(4):362-363.
[5] 楊振明.小切口閉式負壓持續引流在乳腺膿腫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8(18):88-89.
[6] 王征.粘貼式負壓沖吸器在乳腺膿腫切開引流治療中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2):56-57.
[7] 李雙洋,劉命文.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沖應用在乳腺膿腫檢查中的臨床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7(10):1361-1362.
[8] 劉志英,冬國友,王俊然.乳腺穿刺與切開引流治療乳腺膿腫的臨床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3,42(9):1017-1018.
(責任編輯:況榮華)
2014-09-05
R655.8
A
1009-8194(2015)03-0042-02
10.13764/j.cnki.lcsy.2015.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