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曉玲
2014年11月28日 晴
狼是天生的野心家。
——題記
動物界中捕食目標最大的號稱獸中之王的是老虎嗎?不是,是體重超過300公斤的熊嗎?也不是,人們經過調查發現,竟然是體重只有三四十公斤的狼!
“狼子野心”這個成語在大多數時候含有貶義,但是從另一個層面卻反映出狼的捕食目標在動物當中首屈一指。單個的狼往往敢襲擊大于自己數倍的牛馬等動物,成群活動的狼,“野心”就更大,一群40只左右的狼有時候竟然可以圍殺數百只黃羊!捕食目標之大在動物界中嘆為觀止。
狼的一生就是把不斷地尋找新的獵物作為目標,正是這種“狼子野心”促使著狼群不斷地獵取大量食物,從而雄踞食物鏈的頂層。狼的血液里,奔涌著的是狂亂的野性;狼的胸腔里,搏動著的是一顆不安分的心。狼是地地道道的野心家。人生存的過程其實和狼一樣,也是完成一個又一個人生目標的過程。野心在人的一生中是必要的,是完成夢想的第一步。
野心,簡單點說或者語氣緩和一點來說就是進取的欲望,野心是狂熱,自信與理想的結合體。一個沒有夢想的人是可悲的,而野心是成就夢想的第一步。在松下集團的菲律賓分公司,有一位主管以脾氣暴躁著稱,但是他手下的業績卻是一流的,原因就在于,他在招聘員工或激勵下屬的時候,總是說“很多主管只希望自己的下屬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我不這樣要求你們。我甚至什么都不要求你們,但如果你們不思進取,那么明天這里就沒有你的位置;如果你們有野心、有能力,我現在坐的這個位置就是你的,甚至我給你們當下屬都可以!”
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侖一句看似簡單的話成了千古名言;陳勝還是個奴隸的時候就曾有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壯語豪言;項羽小時候跟隨叔父看見了秦始皇的車駕,說“大丈夫在世,理應如此!”最后他們都成功了,在歷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不僅是他們,歷史上哪一個著名人物不是“野心勃勃”?
現代很多人崇尚“知足常樂”,固然,知道常樂可以作為一種人生態度,但是卻絕不可以當做人生信條,過長時間的安逸生活使得現代人漸漸喪失了血液中存在的類似狼的野性與智慧,沒有野心的人是可悲的,不管他多么有才華,沒有了進取的信念,也終是碌碌無為,所以我們必須挖掘出心中最大的“野心”,狼有“野心”,我們為何不能有?
野心,是進取的動力;野心,是狂熱的導火索;野心,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湖南隆回二中默深文學社
指導教師:卿海逸
推薦教師:劉 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