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華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天津 300150)
抑瘤化飲方聯合熱療加順鉑胸腔灌注治療肺癌胸腔積液療效觀察
段建華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天津 300150)
目的 觀察抑瘤化飲方聯合熱療加順鉑胸腔灌注治療肺癌胸腔積液的療效。方法 將56例肺癌胸腔積液患者隨機分為2組,其中治療組給予胸腔閉式引流后行熱療及順鉑胸腔灌注治療,同時聯合抑瘤化飲方口服;對照組僅以熱療加順鉑胸腔灌注治療。2組均連續治療1療程,治療結束4周后觀察2組患者胸腔積液療效、Karnofsky 評分及毒副反應。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為78.6%,對照組為53.6%,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 Karnofsky評分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毒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抑瘤化飲方聯合熱療加順鉑胸腔灌注治療肺癌胸腔積液臨床療效較好,并能減輕單純熱療加順鉑治療的毒副反應,起到減毒增效作用,且臨床安全性較好。
肺癌胸腔積液;抑瘤化飲方;熱療;順鉑;中西醫結合療法
肺癌是臨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晚期常常并發胸腔積液,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縮短患者生存期,預后很差。目前胸腔局部治療是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主要治療手段。臨床多采用局部胸腔化療及配合熱療等方法綜合治療。筆者采用抑瘤化飲方聯合熱療加順鉑胸腔灌注治療肺癌胸腔積液,臨床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來源于2009年1月—2014年12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腫瘤科肺癌胸腔積液患者。入組共計56例,其中治療組28例,對照28例。治療組中男15 例,女13 例;年齡45~74歲,平均56歲,病理類型:腺癌15例,鱗癌13例。對照組中男16 例,女12例,年齡 44~75 歲,平均 57 歲,病理類型:腺癌14例,鱗癌14例。2 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理類型、Karnofsky 評分等各項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納入標準 年齡≥44歲,≤75歲;治療前Karnofsky 評分≥60 分,預計生存期超過 3 個月;經病理組織學和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肺癌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臨床上有明顯胸腔積液體征,經胸CR、B 超或 CT檢查證實胸腔有中量至大量積液,胸腔內未注射過任何藥物;治療前血常規、肝腎功能正常,無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2.2 排除標準 ①心肝腎功能嚴重損害和或骨髓功能異常者不配合完成治療者,身體嚴重衰竭,Karnofsky評分低于50分者;②活動性肺結核患者;③植入心臟起搏器患或治療部位有金屬異物者;④有出血傾向或凝血障礙者;⑤體溫調節障礙及知覺障礙者或神志障礙不能配合治療者。
胸腔積液療效評價:治療前后查胸部CR片、胸腔B 超或胸CT,觀察胸腔積液的變化情況。按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分為:(1)完全緩解(CR):胸腔積液積液消失,至少維持 4 周以上,(2)部分緩解(PR):胸腔積液減少≥50%,并至少維持 4 周以上,(3)穩定(NC):積液減少<50%或增加但不超過25%,(4)進展(PD):積液顯著增加。生活質量療效評價:采用Karnofsky體力狀況評分標準。治療前后評分差值增加≥10分以上者為改善,減少≥10分以上者為下降,增加或減少未超過10分者為穩定。
3.1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熱療加順鉑胸腔灌注化療,同時口服抑瘤化飲方;對照組患者僅以熱療加順鉑胸腔內灌注化療。
3.1.1 熱療加順鉑治療方案 經B超定位行胸腔閉式引流術盡可能引流凈胸水,再予以胸腔內注藥并行患側胸腔高頻熱療。胸腔灌注治療方案:順鉑60 mg+生理鹽水100 mL混合后,地塞米松10 mg,鹽酸利多卡因100 mg分別注入患者胸腔,1次/2周,2次為1療程。注藥后囑患者變換體位,以利藥物與胸腔充分接觸。同時給予水化、利尿、止吐等對癥治療。熱療方案:設備采用深圳和佳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HG2000型體外高頻熱療機,工作頻率13.56 MHZ,電腦控溫功率 800 W,熱療于胸腔灌注化療后1 h內進行。熱療部位為胸腔積液部位,每次加熱1 h,加熱溫度以病人耐受為度,預設輸出溫度43 ℃,每周2次,4次為1個療程,
3.1.2 中藥治療方案 抑瘤化飲方組方如下:白花蛇舌草30 g,黃芪30 g,太子參15 g,蒼術15 g,柴胡12 g,桂枝10 g,瓜蔞皮10 g,薤白10 g,茯苓皮15 g,豬苓15 g,澤瀉15 g,生地30 g,炙甘草12 g,生姜10 g,大棗4枚。隨癥加減:喘促加葶藶子10 g 麻黃15 g;咳嗽加蜜紫菀15 g,枇杷葉15 g;咳血加仙鶴草30 g,三七粉3 g(沖服);胸背痛加郁金15 g,元胡30 g;納呆加焦山楂10 g,雞內金10 g;口干加玄參15 g,麥冬15 g;惡心嘔吐加半夏10 g,蘇葉12 g;心悸胸悶加丹參20 g,生牡蠣30 g(先煎)。水煎濃縮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日1劑,連服4周
3.2 安全性評價 治療前及治療后每周查一次血常規、肝腎功能,并隨時記錄患者不良反應,采用《抗腫瘤藥急性和亞急性毒副反應分度標準》[1]評價2組的毒副反應。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進行數據處理,兩組治療前后的變化采用卡方檢驗或非參數檢驗,毒副反應統計采用等級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4.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4.2 2組患者生活質量療效評價 治療組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提高優于對照組,2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生活質量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4.3 毒副反應分析 治療組中無發熱癥狀,對照組中發熱4例。治療組中出現惡心嘔吐0例,對照組 4 例,2 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予以對癥治療后癥狀緩解,未影響治療。治療組對血象無影響,對照組出現輕度骨髓抑制,經對癥治療后好轉。兩組均未出現明顯肝腎損害。
胸腔積液是肺癌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因其產生迅速,多為血性,且易反復發作,難于有效控制,患者及其痛苦,嚴重影響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若不及時治療,患者預后往往很差。目前臨床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采用多種手段綜合治療,以局部治療為主,臨床常常采用胸腔閉式引流術后予以化療藥物胸腔灌注或同時加以熱療聯合治療。順鉑為臨床最常用的周期非特異性抗腫瘤藥物,其特點是抗瘤譜廣,骨髓抑制較輕。體外高頻熱療目前也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目前臨床常常兩者聯合使用具有協同效應[2]:①化療對富氧細胞的敏感性高于乏氧細胞,熱療對乏氧細胞的敏感性高于富氧細胞,可用化療配合熱療來達到既殺滅富氧細胞又殺滅乏氧細胞的目的。②熱療可增加血供,促進化療藥物在局部積聚、攝取和加快反應速度。③熱、化療促使癌細胞凋亡的發生,熱、化療后的癌細胞凋亡率明顯高于單純熱療與單純化療之和。④)熱療增加藥物(如順鉑)與DNA交聯,增強對癌細胞的殺傷。王焱等[3]以熱療聯合胸腔內化療治療肺癌合并胸腔積液,近期療效高,患者易接受,但仍存在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影響了患者的治療效果。惡性胸腔積液屬于傳統中醫學“懸飲”的范疇,中醫辨證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癥,其病因病機多為肺、脾、腎三臟氣化功能失司,三焦氣化不利,飲邪停于胸脅所致。治宜扶正兼顧祛邪,治則當以健脾理氣,疏達三焦,瀉肺利水。肺癌患者素體虛弱,且多經過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體質辨識多以正虛為本,邪實為標,此時更應注重固護脾胃之氣,重視后天之本,扶正健脾理氣以助化飲。筆者自擬之抑瘤化飲方,方中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散結利尿抗癌之功,現代研究其抗腫瘤活性的成分主要有三萜類、黃酮類、甾醇類、多糖等[4],臨床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惡性腫瘤,黃芪、太子參、蒼術健脾益氣以建中焦,桂枝配炙甘草辛甘化陽以利氣化,瓜蔞皮、薤白通陽寬胸以宣達上焦,柴胡入肝經以疏泄氣機,茯苓皮、豬苓、澤瀉以利下焦,生地養陰生津以防利水傷陰,生姜、大棗調和諸藥。全方共奏健脾理氣、暢達三焦、抗癌化飲之功。本次觀察結果顯示抑瘤化飲方配合熱療加順鉑胸治療惡性胸腔積液臨床效果較單純應用熱療加順鉑治療效果較好,起到了中西醫結合抗癌治療及配合化療及熱療減毒增效的綜合治療作用,改善了患者生存質量,臨床安全性較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孫燕.內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995.
[2]丁素銀,肖廣顯,李青山.熱療的方法及對放化療的增敏作用[J].醫學信息,2010,23(12):124-127.
[3]王焱,曲卓慧,付志龍.熱療熱療聯合胸腔內化療治療肺癌合并胸腔積液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2):104-106.
[4]望琴,倪峰.白花蛇舌草舌草抗腫瘤有效成分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3,25(4):23-25.
R734.2
B
1007-2349(2015)07-0045-02
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