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拉哈
人們在腰腿痛、頭痛或身體其他部位疼痛不舒服時,經常會口服止痛藥來緩解疼痛。止痛的藥物種類繁多,市場上常見有布洛芬、撲熱息痛(乙酰氨基酚)、消炎痛、安乃近、去痛片、阿司匹林、萘普生、扶他林、新康泰諾、泰諾、威康等。在使用止痛藥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研究發現,60歲以后的老年人,肝腎功能至少下降10%,80歲之后則下降50%以上,這導致老年人對藥物的解毒、排泄功能下降。與此同時,老年人多患有退行性骨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由此帶來的疼痛是難以忍受的。那么,老年人如何正確使用止痛藥呢?用藥量和用藥時間該如何掌握呢?
簡單一點講,老年人用藥量應少于成年人,年齡越大用藥量越少;使用時間要短于成年人,越是高齡使用時間就越應縮短。美國學者戴爾斯博士認為,止痛藥物(如布洛芬、撲熱息痛等)用于治療發燒時,成年人使用不超過3天,用于止痛則不超過10天。
用藥劑量過大、使用時間過長,會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合成,可導致間質性腎炎,甚至發展為腎功能衰竭而死亡。而且不正確使用止痛藥,還會對肝臟造成損害。曾見到一位67歲的老年男性,患骨關節炎疼痛難忍,每天都要吃止痛藥。一年后出現尿頻、尿急,腰痛明顯加重,去醫院診治時已經出現腎功能衰竭,住院治療3月余死亡。另一位65歲的老年女性患者,因腿痛而常年服用止痛藥,后經北京某大醫院診斷為止痛藥性腎病,經醫治無效死于腎功能衰竭。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每人每天服用2.4克布洛芬,會致使心臟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增加51%。大量使用上述藥物一年之后,心臟病的發作危險性增加更明顯。牛津大學的學者還對35萬份醫療記錄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長期服用布洛芬或雙氫酚酸的人,心臟病、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病率增加,死亡率高達33%。美國的健康網站近日也報道,止痛藥物過量應用會使患心臟病的危險性增加。
人們應當充分認識到,止痛藥物是一把“雙刃劍”。應科學用藥,嚴格控制用藥劑量、用藥時間。長期使用止痛藥物者應定期去醫院檢查肝、腎、心臟等功能,以防傷害身體。endprint